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成为政府、社会关注的焦点,就业问题的客观分析成为关键;“以创业促就业”上升为国家意志,推动大学生创业发展;创业型经济的提出为解决就业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考察创业、创业型经济与大学生就业问题联系,提出了就业是市场经济普适性命题,创业不仅推动就业,而且引领就业,从就业与创业的博弈导出大学生职业取向.  相似文献   

2.
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是推进全民创业的重要抓手。创建创业型城市,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总体要求,指导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以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为抓手,对于稳定当前就业形势,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进一步从优化创业服务、完善创业政策、加强创业培训、加大资金投入、加强部门协作及营造创业氛围等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3.
结合我国中长期人才战略规划内容,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创业型经济发展趋势,需要培养大量创业型人才.创业活动是创业型经济发展的引攀,创业型人才是创业活动中最核心的要素,创业型人才人力资本不足是创业型人才培养中的突出问题.应以人力资本提升为导向,从人力资本投资及其结构角度对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构建,以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创业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春生  魏澄荣 《学理论》2009,(31):82-83,137
创业是最积极、最主动、最有效的就业,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是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解决就业问题的必然选择。要培养创业意识,营造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社会氛围;要完善创业政策,增强创业资本的可获性;要改善创业环境,使创业的门槛最低化;要加强创业教育和培训,使创业者的能力最大化;要健全创业服务体系,使创业的成本最小化。  相似文献   

5.
发展创业经济是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任务的必要前提,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根本途径,有利于扩大就业以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发展。我国现行创业政策体系存在的主要缺陷为创业政策缺乏整体协调性、政策取向核心不突出、缺乏灵活性。加快推进创业型经济发展扩内需保民生,应从以下方面努力:培养和提高公民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完善创业型经济发展政策法律体系;要对教育培训结构和体系进行研究与反思;重视引导和扶持农民创业经济发展;制订实现创新、创业、就业协调发展的创业专项计划;着力加强制度建设与创新,为创业型经济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大力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积极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6.
青草 《学理论》2008,(11):65-65
在目前就业形势依旧严峻的形势下,国家和各级政府都积极鼓励社会成员自主创业。“格子店”这种新的创业形式应运而生,它对“格主”没有学历、专业、技术、年龄等方面的限制。因而备受欢迎。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大批创新创业型人才,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骤增,创业教育作为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得到了空前重视。而创业意识是创业者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也是即将踏上职场的大学生应具备的素养。加强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育与创业实践能力的提高,既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河南农业大学创业教育的四点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全国  茹广欣 《团结》2012,(1):40-42
创业教育是一种培养和提高生存能力的教育,推动建立高校毕业生培养过程中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机制,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问题,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培养实用的、留得住的各类创业型和创新型人才,是更好培育人力资源,健全和完善市场化就业的基本选择。  相似文献   

9.
侯东喜  乔长水 《学理论》2015,(5):194-195
大学生就业难是不争的事实,各高校纷纷通过开设创业课程成立大学创业基地等措施提高学生创业和就业能力。近年来大学创业基地受到广泛关注,它通过开设创业课程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第二课堂来开展创业教育,通过创业实践开展提高学生的创业实战能力。大学创业基地通过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开展能够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6,(12)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应积极掌握和利用政策,努力搭建鼓励创新、推动创业、促进就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促进创业型人才的迅速成长。搭建创业型人才培养平台的对策如下:准确把握创业型人才的成长特点,做好培养平台的设计规划;有效整合培养资源,形成搭建创业型人才培养平台的合力;立足已有经验,积极探索搭建创业型人才培养平台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高校大学生作为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同时,大学生也是最具创新意识和创业潜力的人群。以创业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调研等手段,以当代大学生的创业价值观作为着手点,对大学生的创业价值观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并提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推进大学生创业价值观教育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成为高校、政府、社会的一大热门话题,积极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是对就业形势的改善,更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校创业教育与服务面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发展问题,要适应其发展形势并采取相应对策,实现自身的生态发展,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多,国家政府报告中提出: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对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站在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的视角,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方式,发现创业实践教育中的问题,从而通过有效创业实践教育途径,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完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姜正林 《学理论》2015,(5):54-55
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难、创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创业面临的问题与产生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因素有哪些?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思考,提出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价值取向;鼓励、支持、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为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下,大学生就业遭遇寒流.许多大学生选择了创业.大学生成功创业不但能解决本身的就业问题,而且可以将新的科技知识服务于社会,可以增强国家的经济活力,增加社会价值.当前,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省只有4%,如何培养成功的创业者,夯实创业教育基础是高校教育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时至今日,经济赋权仍是考察妇女赋权的关键指标,而创业是实现就业和妇女赋权的有效手段。从世界各国的经验可以看出,创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增加就业机会的最有效方式,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解决就业难题的基本思路。如何更好为女大学生营造公平有序的创业环境,是保障就业、改善民生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宋玮  侯彦彬  姬振亭 《学理论》2010,(12):269-270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其中英语专业大学生就业存在着自身独特的问题与困难,然而英语专业毕业生具有一些特殊优势使创业成为可能的选择。因此,有必要深入思考英语专业大学生创业问题,有针对性地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观念体系、教学体系和组织保障体系,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就业成为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现实问题。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各高校与相关机构研究的重点内容。创业不仅可以解决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还能为市场带来新鲜活力。本文主要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和创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张德亮  吴文龙 《学理论》2011,(14):281-282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剧增,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对缓解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就现实看来,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比较薄弱,创业所需要的经济、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相对缺乏;创业所需要的社会实践经验、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也呈现出明显的不足。这些都需要建立完整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创业培养,为他们日后的成功创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唐奋 《学理论》2014,(9):238-240
就业和创业是当下热门的话题,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今就业形势及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当前社会就业和创业的现状怎样?对于当前贵州高校学生的创业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可以提供什么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当前社会的创业环境和高校创业教育怎样?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新时期贵州高校(以贵阳为例)学生创业素养现状进行了调研,力图能找到有利于提高新时期贵州高校大学生创业素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