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您是我生命中的一座灯塔,在我迷茫时期为我照亮了前进的方向,让我顺利驶向了彼岸!"这是一位贫困学生的感恩之言. 走进中共宾县县委宣传部,有一位这样的女领导,她如跳跃的音符一般跃进你的视线,她就是吴淑晶.20年前的一天,她作为宾州毛巾厂的一名政工干部由于表现出色被调到县委宣传部工作,并且一干就是20年.这期间,她先后任学习室副主任、主任等职务,现任正科级副部长,分管理论武装、社会宣传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20年来,人们眼中的她是伏案疾书的她、台上宣讲的她、善于组织协调的她、参加各种宣传活动留下匆匆身影的她.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五年,一位女大学生从上海市外语学院毕业以后,被分配到上海外贸系统某公司,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以及她所学的特长,公司安排她到办公室搞"打单"(英文打字)兼任处理一些日常事务.但是,该同志认为自己毕业于正规外语院校,专业水平较高,特别是英语口语方面造诣较深,单位安排她做"打单"工作太简单,觉得组织上是委曲了她.由于她的思想一直未通,所以  相似文献   

3.
江青与李讷 李讷1940年8月3日生于延安(为江青所生).江青不止一次跟工作人员说:"共产党员只有工作、工作,不应该生孩子,生孩子是党外人士的事.我生下李讷就是一个失误.我怀她的时候就不想要她,可是主席喜欢小孩子,我也只好生下她了."  相似文献   

4.
唯唯 《侨园》2009,(4):70
初到美国不久,阴差阳错,使我和一位瘫痪的美国老太太邂逅,留下一段难忘记忆.   她叫格劳莉娅,67岁.一头金发,淡蓝色的眼睛,薄薄的嘴唇.两年前,一次上楼梯她突然摔倒.到医院检查,她患的是脊髓多发瘤.手术后第7天,她女儿为她找家庭护理遇见了我,我简直喜出望外.我那时身无分文,有一份管吃管住的工作,怎么能轻易放过.辽宁省最具发展和投资潜力20强之一……  相似文献   

5.
斯里兰卡总统钱德里卡·库马拉通加是亚洲唯一在任的女总统.不久前,记者在科伦坡市中心“庙树”(总理府)采访了这位女总统.钱德里卡自去年11月就任总统以来一直在总理府办公,而没有去总统府“上班”,许多人并不了解其中奥秘.因为这里是她父母——所罗门·班达拉奈克和班夫人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也是她从小熟悉的地方,这里给她留下了金色童年的美好回忆.  相似文献   

6.
2015年3月2日,葫芦岛市外侨办来了一位神情焦急的女士,这个人是建昌县一留学人员的姐姐张贺英.她在秘鲁学习工作的弟弟已经与家里失联半年之久,连春节都没和家人联系,这是从未发生过的情况.以前即使再忙或条件不允许,她的弟弟也会通过腾讯QQ软件给家人留言报平安,她和父母十分担心,来到葫芦岛市外侨办寻求帮助.  相似文献   

7.
今年8月,我到北京开会,邂逅了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谢觉哉的夫人、老红军战士王定国,她是迄今健在的、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唯一女性. 王老今年已经96岁高龄了,她耳聪目明,思路清晰,看上去还是那么精神矍铄.她17岁开始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岁参加红军,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室副主任等职,是全国政协第五、第六、第七届委员.  相似文献   

8.
刘娟 《瞭望》2022,(10):60-62
"快点,再快点!" 认识刘艳的人都知道,这位中国建设银行营业部总经理是个急脾气,留着一头利落的短发,嘴里总念叨着"快点,再快点",走路步履匆匆,做事风风火火.但正如硬币皆有两面,理性坚定的背面是她如水般柔软的仁者心. 在基层经营管理工作多年,刘艳用她的快带动周边不断提速.她在1 1年前就组织团队与解放军某医院合作研发了...  相似文献   

9.
江青与陈伯达是从延安开始认识的.那时,陈伯达是毛泽东的政治秘书,江青涉及政治工作较少,她主要负责照顾毛泽东的生活.所以,江、陈之间没有矛盾.据陈伯达说,江青曾两次向他表示想离开毛泽东,一次在延安,一次是解放初期在北京的西山.一段时期江青因身体不好,毛泽东就送她去苏联治病.  相似文献   

10.
她来了,像一片云.她走了,似一阵风.她在中国和美国间穿梭,用心血耕耘着她的理想,固执而忘我地在文学领域拼搏. 她就是沈阳籍旅美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冰人.  相似文献   

11.
林艳 《民主》2020,(3):41-42
2月15日,是民进会员、武汉石牌岭高级职业中学体育老师林艳49岁的生日,她是石牌岭职高方舱医院物资保障组成员,是物资"管家"。从2月4日至今,她在方舱医院工作已持续半个多月。最早一次是晚上9点30分下班,常凌晨1点了还在联系物资。方舱医院的"管家"主要做什么?这些天她是怎么度过的?来听听她的自述.  相似文献   

12.
李铁 《瞭望》1995,(34)
谭玉涛,女,42岁.75年毕业于新疆伊犁师范学院音乐班,现任甘肃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音乐教师.自1987年以来,她在兰州一些中小学从事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实践与推广工作.1993年8月,她作为中国唯一代表,参加了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大学召开的国际柯达伊音乐研究会(IKS)第十一届专题讨论会,并在大会上宣读了自己的论文.  相似文献   

13.
小木头 《党政论坛》2014,(22):61-61
突然想到一个朋友,我们六七年前认识,这些年她换了几个工作,最后索性离开帝都回到了家乡。会想到这位朋友,是因为钦佩她的勇气和魄力,无论是换工作,还是离开生活了十多年的城市,她的每一次决绝可能对其他人而言都是沉重的,而她却举重若轻。她当初接受这些工作,大约也没想过会做一辈子吧?  相似文献   

14.
六月天说热就热,C医师起床后,觉得头有点沉,手心潮潮地往外发汗.这两天里里外外忙活得厉害,虽说年轻人动的时候不觉得怎样,但一躺上床,骨头就象散了架,死死地睡去,不到上班的点,真不想起床.今早,天有些闷热,她更觉得没睡足,身子软软地直想往下倒.可是,上午医院里有一例妇科手术,要由自己负责麻醉等工作,迟到怎么行呢?想到这里,她挺起精神站直,总算把瞌睡压了下去,半个小时里,梳洗用餐完毕,然后换上工作衣,当最后一个钮带系好的时候,她知道:和往常一样忙碌的白天又开始了.  相似文献   

15.
朱啓  王中亮 《侨园》2009,(4):10-11
冰人, 一个走向世界的中国女作家.她用一个秘密的蒙娜丽莎微笑,抓住了本质描摹无休止的故事.她在游牧中国与美国之间乃至全球村,她的崇高和纯洁,像一个干净清澈的河流,环绕原始的荒野.她瀑布般的黑色长发与她黑白组合的服装,将她柔弱的躯体拥抱着.她特别的个性如此深奥,似乎很难与她沟通,但相反她有一个泡沫柔软的声音,使任何沉闷的谈话都如同舂天的歌曲.她的真挚和善良计人感觉温暖,让人难以忘却.……  相似文献   

16.
纪坡民 《各界》2008,(8):90-91
李小林约我为纪念她父亲李雪峰写点东西,这使我有点为难.对我父亲纪登奎过去工作上的事,我知道得很少,对李雪峰和我父亲之间曾经有过什么工作关系和交往,也了解不多.我想,我就从李雪峰最初在我心中的印象谈起吧.……  相似文献   

17.
接上期 二次拯救 宋亚琳多次想过自杀.如果女儿也患有艾滋病,她就出院后带着女儿一起自杀.可是,此时,她已知道,女儿没有染上艾滋病毒,女儿是个健康的宝宝.这让她大喜,同时更大悲.她已绝望,怎么养女儿?可女儿是健康的,她不忍心带着女儿自杀.但绝望的她,又怎么养大女儿?她想到了丈夫.这时丈夫来了.  相似文献   

18.
高凡 《侨园》2009,(1):16-18
一个在中国大医院工作的女医生,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工作和优厚的待遇,凭着一股冲劲和闯劲来到了美国.为了重拾旧业、行医美国,她不懈努力,终于取得高级注册护理师和医生资格,成为一名美国医生.这就是解曼,一个不走寻常路的美国医生.……  相似文献   

19.
张东亮 《侨园》2011,(7):16-17
那是她第一次出名,然而不久后她就"失踪"了.她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人物已是十年后,她唱的<忐忑>视频在网上蓦然走红.龚琳娜做梦都没想到,丈夫为她写的这首无词之曲,竟会引发包括天后王菲在内的无数网友和名人的翻唱狂潮.  相似文献   

20.
孔力 《侨园》2012,(2):24-25
出生铁路职工之家1929年7月14日,柯岩出生在郑州一个铁路职工之家.后随父亲工作调动,柯岩全家搬到了离北京二十多公里的长辛店.当时,京汉铁路北段的修车厂设在这里.柯岩在郑州和长辛店度过了她的童年岁月,那是一段让柯岩铭记于心的时光.据柯岩生前回忆,她童年很寂寞,父母整天为衣食奔波,哥哥和姐姐为拿奖学金拼命读书.没人陪她玩,于是她就常常一个人跑出去,难免被大孩子欺侮、挨打.母亲知道后,心疼她,不再让她出门,就给她讲木兰从军、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等故事,引人人胜的故事情节让柯岩如痴如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