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7世纪对北美清教徒而言是一个特殊的世纪,一方面他们摆脱了欧洲的迫害,开始了新大陆全新的旅程,另一方面北美特殊的地域和环境,也促使清教主义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文学成为承载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工具.通过对新英格兰殖民统治的考察,论述了17世纪清教文学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2.
裘真 《学理论》2008,(11):69-70
历史下降,自公元十三世纪初至十七世纪上半叶,中国历史上的元、明两朝代对哈尔滨地区实施了有效的管理经营。但从总体上看,他们都没有对这一地区进行大规模地实质性开发,故而也没有留下像金代女真人那样辉煌的民族史迹。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种新的理论都是以前人给他们提供的思想材料和特定的历史条件提供的实践材料为其基础的.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正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与当代中国的实践基础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所具有的时代性、实践性和开拓性,充分体现了这种结合的特性. 一、时代性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新科技革命的发展,以及由此推动的世界经济乃至政  相似文献   

4.
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社会主义丛书"问世了."21世纪社会主义丛书"是由靳辉明、周新城、顾海良三位教授主编的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它包括六本书:《社会主义历史、理论与现实》、《世纪中国》、《苏联东欧国家的演变及其历史教训》、《越南、古巴社会主义现状与前景》、《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及其历史走向》、《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流派》.这是一套系统研究社会主义历史、现状并展望未来的理论专著.丛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总体上对20世纪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回顾和总结,研究和分析了社会主义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尤其是社会主义在理论上的发展和创新;全方位地研究和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及其历史演化,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走向;论述了中国、越南、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革新)开放的历程,预测了21世纪的前景;冷峻地分析了苏联东欧国家演变的历史过程,总结了其历史教训;系统地研究和阐发了当代国外颇具影响的社会主义流派,分析了其中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5.
(一) 斯大林问题,无论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还是对于研究20世纪的国际政治、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世界历史,都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在当今世界上,无论研究者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也无论他们抱有什么样的观点,从赞成马克思主义、拥护社会主义的人们,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人们,以及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者或社会主义者,看法尽管千差万别,甚至绝对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深刻揭示了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选择改革开放的必然性、正义性和进步性。历史虚无主义者对这段历史的真相和本质进行全方位歪曲的和彻底否定,是为了从历史根据和逻辑前提上否定当代中国的指导思想、根本制度和前进道路,给他们的"另觅自由主义出路"制造依据。  相似文献   

7.
当历史的车轮即将驶入21世纪的关键时刻,作为炎黄子孙,不能不关注21世纪中国的发展,因而不能不关注现时代中国青年,即第五代中国青年。第五代中国青年是横跨两个世纪的一代,是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和栋梁,他们掌握着未来中国发展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8.
曹燕妮 《学理论》2012,(27):3-4
西方马克思主义既是20世纪具有国际性影响的西方社会思潮之一,也是一种具有非马克思主义倾向的非正统马克思主义.其发展经历了形成、鼎盛和转型三个阶段,并形成了众多流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历史理论、历史辩证法、意识形态和异化等多方面的研究都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9.
"法治国"概念是德国19世纪法学家的创造,为了能在主权归属问题上寻找一条中间道路.他们解决的方式是将国家政体问题与法律秩序问题分离,从而回避对主权归属问题的回答.这与德国19世纪的历史语境密切相关.1848年三月革命是德国"法治国"概念发展的重要拐点.自此革命后,论述"法治国"的法学家们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形式法治国"概念,而不是"实质法治国"概念,更重视行政问题,而非政治问题.实证主义法学家的方法论为他们的这种转向提供了灵感.英国"法治"理论的首位系统阐述者戴雪却用《英宪精义》一章的篇幅认为行政法与"法治"不相容,戴雪的主要错误在于没有区分"裁量"与"专断".对德国"法治国"概念起源、流变的分析有助于中国发展起一种合理的法治理论.  相似文献   

10.
日本右翼势力1月23日在“大阪国际和平中心”演出了一幕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的反华闹剧。他们举办所谓的“20世纪最大的谎言─—南京大屠杀彻底验证集会”,企图彻底否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恶历史,并且反诬受害的中国人民制造了人类20世纪最大的谎言。这是日本右翼势力又一次跳出来兴风作浪,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向历史事实、人类良知和世界和平挑战,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高度警惕。谎言制造者正是日本右翼势力自己 究竟是谁制造了“20世纪最大的谎言”?请看看日本右翼势力围绕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胡言乱…  相似文献   

11.
金璞 《各界》2009,18(12)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又一次规模空前的大统一,蒙古入主中原的一个世纪是诸文化大融汇的时代,因此元代作为文化实体之一的社会婚姻形态也具备这种多样化的特点,元代的婚姻制度有其复杂、独特的特点.元代蒙古族的婚姻习俗有许多特殊之处.同时,蒙古族长期受到汉族封建纲常伦理的影响,他们的婚姻习俗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12.
"概念法学"和"自由法学"的辩争催生了法律确定性和灵活性这对永恒矛盾.法律发展的整个历史就是交替赋予法律更多确定性或灵活性的历史.欧美冲突法在20世纪的不同演变轨迹,体现了人们在法律确定性和灵活性之问寻求平衡的尝试与努力.欧美冲突法的发展历史表明.将灵活性置于比确定性更为重要的地位是当今乃至21世纪冲突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瑞典在20世纪和刚刚开始的21世纪取得了巨大成功,创立了举世闻名的"瑞典模式".但不能把瑞典的成功仅仅归结为瑞典社会民主党及其所走的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瑞典作为世界现、当代史上少有的个案,它的成功是各种有利因素绝佳结合的结果,如民族因素、历史因素、资源因素、地缘因素、社会民主党因素等.一方面应承认瑞典社会民主党的骄人业绩.另一方面应清醒认识到瑞典在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与中国的差别,既要注意学习借鉴瑞典社会民主党的执政经验,又要反对照抄照搬.  相似文献   

14.
孙蓉 《学理论》2009,(28):161-162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是与人类文明史上的个性解放、情感自由的历史阶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自在自为的意义上被认为是绝对的、自由的、无限的。郭沫若与徐志摩是20世纪中国新诗创作中浪漫主义的典型代表,文章从情感与想象,主观性写法,形式意境三个方面来分析他们诗歌浪漫气质的承继与连贯,以及他们对新诗创作的影响,通过对郭沫若与徐志摩诗歌创作特色的比较,展示出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的开放形态。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现代化大潮的裹挟下,中华民族进入近代化现代化的航道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国的一部近代史绝不只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阶级斗争烽烟后面,是小生产不断瓦解、大生产不断发展和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历史.而发展商品经济的带头人正是中华民族的企业家.在大约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的企业家由少到多,日趋活跃.他  相似文献   

16.
列宁与江泽民都有相当丰富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前者指导了 2 0世纪初的俄国 ,后者指导了 2 0世纪末和正在指导着 2 1世纪初的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他们的思想在加强文化建设的紧迫性、重要性、指导思想和纲领等方面存在着一致性。由于江泽民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坚实的科学依据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因而更具有科学性和独创性。  相似文献   

17.
今年1月23日 ,日本的一伙右翼分子在“大阪国际和平中心”上演了一场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的反华闹剧。他们打着“彻底验证南京大屠杀”的旗号 ,公然把南京大屠杀说成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 ,彻底地暴露了他们篡改历史事实 ,美化侵略暴行 ,破坏中日友好的险恶用心。铁的历史事实表明 ,制造“世纪谎言”的不是别人 ,恰恰是这一伙居心叵测的反历史、反和平的右翼分子。“大阪事件”说明了什么日本右翼分子挑起“大阪事件”决非是孤立的事件 ,而是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政治原因。首先 ,这次事件是近年来在日本政治趋于保守化、右倾化的背景…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94,(3)
世界各国文物保护的历史发展概况世界各国在文物保护方面.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不断探索和总结,逐步形成了一些为国际社会普遍确认的共同原则和方法。他们的经验和教训,都为当代中国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进入了高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学简介     
中国学,旧称汉学或东方学,国外研究中国的统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中国学,主要研究中国的哲学、宗教、历史、经济、政治、文学、语言、艺术等各门社会科学和部分自然科学;狭义中国学,主要研究中国的文献、语言和文字.十六七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扩张,各国传教士蜂拥来华,在他们中间产生了第一代汉学家.早期的汉学著作,都由他们完成.1581年,意大利籍传教士利玛窦来华,著有《天学实义》、《西字奇迹》、《关于耶稣会进入中国》,还与徐光启等合作译述了《几何原本》、《万国舆图》等,被称为"西方汉学的先驱".金尼阁(1577-1628)继承了利玛窦开创的事  相似文献   

20.
王立芳 《侨园》2005,(5):56-57
秘密会社概况及其 在新加坡的传播 18世纪末期,英荷殖民者出于开发海峡殖民地的需要,从中国沿海的闽粤地区招募大量华工运到新加坡.这些华工身处异邦,举目无亲,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工作,还要遭受英国殖民者、种植园主、矿场主和当地封建土侯的虐待.清政府也把他们看作"弃民",对他们不予理睬.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好采用民间的方法来保护自己.源于中国的天地会正好适应了这一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