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心静下来     
我的一位领导很少对我讲大道理,却经常提醒我:把心静下来。起初我不以为然,觉得自己平时很少出去推杯换盏,没事就铆在办公室,应该算是个坐得住的人。一次,我把一份写完的新闻稿件拿给这位领导看,他看完后,笑着对我说:“你的心还是不静!”接着,他把稿子中的错漏处一一点出来。说,一看就知道你心思没在稿子上。一语让人汗颜。  相似文献   

2.
正每个人都是对自己最好的人。这是个毫无争议的原定理。我过去总是想用飞黄腾达的方式对自己示好。我想让自己优秀得出乎意料,巨有钱,巨有才,巨有地位,以便让别人对我刮目相看。我得把自己捯饬得巨有能耐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看电影的时候,银幕上的李连杰身手太不凡了,一个营的人和他过招他也不怕,把所有  相似文献   

3.
张锐 《瞭望》2008,(37)
我要让大家知道,残疾人并不只是让别人帮助,是有自己的价值的 (金牌)只是水立方的一部分,我想对所有人说,能够参加奥运会,我已经无怨无悔.9月11日,中国盲人泳将杨博尊在男子400米自由泳  相似文献   

4.
他怎么了?     
《侨园》2016,(4)
正他对老婆说的真话越来越少了,明明去吃请,他却说找老同学聊天。老婆问,男同学还是女同学?他说,当然是男同学。他说的次数多了老婆就不信了。因为他带回来的一些遗迹令老婆生疑,比如女人的吻痕和香水味什么的。今天他跟老婆说去开会。果不其然,手机关机了。但子夜老婆却接到他的电话,让她带5000块钱过来。老婆把钱送到了派出所,人却  相似文献   

5.
父爱如山     
娄岩 《侨园》2011,(9):55
在我的眼里,父亲是个有点不通情理的严父.平时他除了工作就是工作,仿佛根本就没有家的概念.但每当我在外面惹是生非时,皮肉之苦就会如影随形,而且都是拜他所赐,也从来不问青红皂白.为此,我心里很抗拒,又无可奈何,谁让他是 我爹呢.但不知为什么,我却从来没有恨过他,也许这就是血缘关系的伟大之处.文革期间他被批斗时,我甚至想代替他受苦,虽然这只是出于一个男孩朴素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娄岩 《侨园》2011,(12):20-21
(接上期)许多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很没用,尤其是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过去总以为自己像八仙过海似的无所不能,但却每每在孩子的问题上连走麦城!面对渐渐长大的睿,总是会有太多的无奈,太多困惑.有时我站在马路上,看着身边匆匆过往的行人,突然变得很茫然.我觉得别人生活目标都很明确,活得也很充实,起码他们知道要去的地方.而我却仿佛是茫茫大海之中,沉浮于波涛之间的一叶扁舟,看不清方向,而且还随时有被突如其来的风浪淹没、颠覆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一 秦桧早年是一个很励志的愤青. 秦桧的出身说草根不草根,说官二代也谈不上.他爹只是一个普通的县令,这个出身可以让秦桧衣食无忧,却无法让他飞黄腾达.秦桧很容易地谋得了一个教师的职位.获得了教师编制的秦桧认为自己大材小用,明珠暗投,处心积虑地想出来.  相似文献   

8.
娄岩 《侨园》2011,(6):28-29
儿子睿8岁出国,先后在加拿大和美国读完小学和中学,18岁时宣誓成为美国公民。同年在得知自己被美国名校录取时,他曾感慨地对我说:"如果我出生在美国,一定要去参加美国总统选举!"遗憾的是作为父母,我们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在中国的童年生活睿从小到大,我几乎没有管过他,更别说像其他家长那样言传身教了。当别的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参加画画、弹琴、跳舞、武术等补习班时,我却为所谓的事业陪客人  相似文献   

9.
思想漫谈     
日前,从一张并不出名的报纸上读到一位并不出名的党员的事迹报道。说报纸并不出名,因为它只是一张地方行业周报;说党员并不出名,不是指他只是个副处级干部,而是他的事迹是在例行的离任审计时才被发现总结出来的。之所以对他发生兴趣,是他的“不好意思”感动了我。 时下,不少干部为了升职晋级,都想方设法找个什么学校一读,以求镀镀金拿个文凭。这机会也让这位名叫李允启的干部碰上了。可当领导把学习的指标给  相似文献   

10.
被称为“画坛鬼才”的著名画家黄永玉,无论其画作、文章还是日常生活,都充满幽默.有人说他“以诙谐和调侃的方式笑谈人生或冷眼旁观这个多少有些滑稽和荒诞的世界”.他曾写散文集《比我老的老头》,而他就是个“好玩”的老头,常常妙语连珠,幽默风趣,段子脱口而出,真逗煞人. 黄永玉一生轻看功名,不入仕途.谈到从政,他说:“从政犹如踢足球,关键要有几个漂亮的进球,还要传几个好球,让别人也进球.只不过进球的过程中要避免踢人,还要防止被人踢.更要提防背后踢过来的脚,这一脚,可能会让你永世不得翻身.”他说,躺在地上过日子,贴着土地过日子,有个好处就是,摔也摔不到哪儿去.  相似文献   

11.
古时候,有个人一生气就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圈.有人问他原因,他说:"我一边跑一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跟人家生气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就消了,然后拿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干活."到了晚年,他的房子变大了,地也增多了,可一遇到生气的事,还是绕着房子和土地跑圈.别人就问他为什么还跑圈?他笑着说:"我一边跑一边想:我房子这么大了,土地这么多了,又何必跟人家计较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就没了,然后快乐地生活."  相似文献   

12.
面具     
唐春翔 《侨园》2015,(Z1):97
5个很要好的同学聚会。那年大家都22岁左右。我先到达,不一会进来4个声音熟悉的陌生人,顿感惊诧。4人坦然落座后皆摘去面具露出芳容,原来就是那4个同学。其中有一女生,和我同桌,那时我偷偷地喜欢了她,如今见了还是心跳。"啊,戴面具何为?"我诧异道。"保护自己!"4个同学异口同声,又劝道:"你也戴上吧,社会需要。""社会需要面具?"我惊讶道。"怎么说呢,"一位喜欢哲学的同学深沉道,"说社会需要也  相似文献   

13.
曹静 《各界》2007,(4):29
诺尔曼·白求恩,一个在中华大地传颂了半个多世纪的英名!中国人民对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可以说是妇孺皆知.我最早了解白求恩还是在中学课本里,那时只是觉得白求恩伟大、了不起,虽然知道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但是却并没有真正读懂这位非凡的人物.  相似文献   

14.
我穿了五年警服,有许多痛快的事情,也有不痛快的事情。当兵,也有酸甜苦辣。 怎么想起要当兵的?记得高中毕业后一次酒会上,一位女同学说:好男要当兵。她这漫不经心的一句话,对我却颇具蛊惑力。几位同学也跟着嚷:“当兵去,当个将军才算好兵。”我的心里,就象喝了一口烈性酒,热乎乎的。你知道,天底下有那么一号人,总想做人尖尖。我就是这号人。 最初几天,我没敢报名。因为听说到北京当武警身高、体重等条件和其他兵种不同,特别是政审,要求更严格。一位同学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在电话里鼓捣了半天,我想,干嘛不试一试呢? 这一试,竟被录取了。我自己吓了一跳,一股当将军的“野心”又怦怦跳个不停了。 到了警营,我的妈,这哪象同  相似文献   

15.
现在大家都在议论提拔中青年千部。说起这件事,我扰想起了有远见率识的李顺达。 一九六二年,我到山西省平顺县西沟大队采访。那个时候李顺达已经把大队第一把手的位里让给了二十出头的张俊虎,自己却挂了个大队长的名,算是二把手。 李顺达一九三八年入党,是西沟最有威信的党员,但走他却说服大家选了张俊虎。当时李顺达才四十多岁。人们问他:“你舟强力壮,为什么要张俊虎当一把手?”他笑了,说:“扰得在自己身强力壮的时候,把年轻同志弄上来。这样,如果.将来不行,我们还来得及把他们‘请,下来。现在不弄,将来老了,临时弄几个上来,万一不行也来…  相似文献   

16.
伸手要表扬     
乐意受到别人的表扬,大概属于人之常情。正常的表扬,可以使被表扬者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和激励。自然情况也有不同。有的人原不着意于获得表扬,只是觉得应分如此,便那样做了,表扬之来只是一种自然的结果。也有的人在某种行为之始,就存在着追求表扬之心。不用说,前者的境界要超过后者。然而即使是后者,那表扬,仍然只能是一种自然的结果。而现在,我们却看到了另一种情况,即祈求或强索别人的表扬,形象一点说,即伸手要表扬。 伸手要表扬的事,我自己曾碰到过,但以为事属偶然,过后也就淡忘了。最近却在短短的二十天之内,  相似文献   

17.
程青 《瞭望》1999,(26)
从通第一次电话,我就感觉出马啸老师是一个充满热情的人。他说他给下岗的朋友开心理调适课,只是为了能给他们一点帮助,自己并不愿意被宣传。最终他没有拒绝我的采访,恐怕只能说是他被另一种热情打动。但他跟我说好,发表时不登照片,也不用他的本名。我理解一个质朴的人希望过一份质朴的生活的心情。而通过对他的访谈,我也理解了一个质朴的人希望别人也能过上跟他一样质朴美好的生活的心情。马啸是成人教育的老师,1996年以来他利用许多时间和精力研究下岗职工的心理状态,在崇文区成人中等职业学校中为下岗职工开设的免费培训班上讲。…  相似文献   

18.
卫鞅(即商鞅)听说秦国国君招贤纳士,准备收复(被魏国占领的)失地,重建秦缪公的霸业,便来到秦国,凭借着和秦孝公宠臣景监的关系,求见秦孝公。秦孝公接见了卫鞅。尽管卫鞅长篇大论,讲得头头是道,孝公却不停地打瞌睡,一点儿没听进去。卫鞅走后,秦孝公很生气地对景监说:‘您请来的这位客人是无知狂徒,不堪一用。’景监听后,便去责备卫鞅。卫鞅辩解说:‘我向他讲五帝之道,可他心思不在这呀!’过了五天,卫鞅又求见孝公,谈的比上次更多了,但还是不对孝公的心思。会见结束后,孝公又来责备景监,景监也去责备卫鞅。卫鞅说:‘我用三王之道规劝他,他也听不进去。恳求您帮忙,再让主上接见我一次。’第三次晋见孝公后,卫鞅侃侃而谈,孝公听了很满意,但却  相似文献   

19.
说“进步”     
有一个机关干部,在40岁刚出头的时候,就被提拔为正处级领导干部,而且还是一个地方的“一把手”。因此,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其他很多同学都向他表示祝贺,说他是全班“进步”最快的一个,将来一定会大有前途。吃饭的时候,在大家的恭让之下,这个同学也理所当然地坐在了最上席的位子。而同样是公务员,至今却连“副科”都没有达到的同学,  相似文献   

20.
生而为人,那么,人的价值是什么?有的人可能向自己或向别人提出过这个问题;也有些人活了一辈子,却从来不曾想过这个问题,但他们仍以其人生实践表明了他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可以说,人的价值问题是谁也避不开绕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