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辽宁朝阳之所以有号称"东北第一塔"的朝阳北塔,与当地历史悠久的厚重的佛教文化不无关系。朝阳北塔高42.6米,始建于公元485年前后。北魏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为其祖父北燕王冯弘祈福,在三燕和龙宫殿旧址上修建了"思燕佛图",此木塔后来毁于火灾。隋文帝仁寿年间,当地官民奉诏在其旧址上又重建一座砖塔,称为宝安寺塔(即今朝阳北塔),并葬隋文帝所赐释迦牟尼舍利两粒。唐天宝年间曾修葺一新。辽代又两次维修,更名为延昌寺塔,形成了现今以三燕宫殿夯土台基为地基,"思燕佛图"为台基,隋唐砖塔为内核,辽塔为外表的朝阳北塔。其独特的"塔上塔""塔包塔"的构筑  相似文献   

2.
蒲继刚 《各界》2011,(8):36-36
梁武帝一生活了八十六岁,在位四十八年,“几可谓以佛法治国”。在他统治期间,佛教被抬至国教的高度。他不但修造了大量佛寺佛像,而且还翻译和撰写了大量佛教著作,亲自召集佛法大会讲经说法。  相似文献   

3.
茗贺 《侨园》2012,(1):33
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增长迅速,但印度几乎被忽略。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印度政府推出一项旅游推广活动,目标就是中国这个世界上佛教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他们的促销口号很直接:访问印度,连通你的信仰。印度之前推出了"佛教圣地环游列车",列车停经印度北部一些朝拜圣地。印度官员希望在中国宣传这一列车,以促进中国赴印旅游人数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泰国位于东南亚地区,是以佛教文化为主的宗教国家,佛教文化的旅游景点也是泰国重要的第三产业来源之一,佛教文化是组成泰国文化的重要部分。佛教文化不仅渗透在泰国教育的方方面面,而且深刻地影响着泰国人文道德的形成。佛教文化中乐善好施、积德行善的理念对泰国的教育形成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融合了佛教文化的精髓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具有泰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对佛教在泰国教育影响和发展特点进行分析,为我国完善德育的现状提供了一定的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柴歌 《侨园》2012,(5):44-46
丰富的旅游资源 朝阳的旅游资源以牛河粱红山文化、化石文化、佛教文化、三燕文化为主导品牌,堪称世界级瑰宝,还有以八百里大凌河为纽带的凤凰山、大黑山、清风岭、努鲁儿虎山、槐树洞、大凌河风景区、燕山湖、龙鸟湖景区等二十多个风光绝美、景色可人的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6.
崔玉卿 《理论探索》2007,(4):132-134
考察清代历史,有必要研究政治与佛教的关系.清代统治者入关后,沿袭了明朝的政策,设置僧录司,并运用相应的律例规范僧尼的活动,并废除了沿续千年的度牒制度.顺治帝、雍正帝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利用佛教加强了清王朝的统治.顺治统治时期,金印册封达赖对稳定蒙藏地区起了积极作用.雍正所著佛教著作则较系统的阐述了佛教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7.
和琴 《学理论》2013,(6):44-45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侵略中国东北的9·18事件,为了掩盖其侵略行径成立了伪满洲国。在日本统治的伪满洲国,佛教一直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日伪当权者肯定佛教在人民大众中的分量,因此不敢贸然采取取缔方法,而加以利用为其殖民统治服务。伪满洲国建国以后对佛教进行大调查,掌握佛教的派别、布教所、布教者、信徒数好掌控佛教,以便服务于反动统治。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与佛教均来自异域,在经历了中国化之后,都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有本质区别,但在中国化方面又具有某些共性。佛教中国化的成功可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某种程度上提供借鉴。作为后来者,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又面临如何对待业已中国化的佛教,两者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相通之处为二者的和谐相处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张文学 《学理论》2009,(17):109-111
本文运用田野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以福州开元寺个案,归纳分析都市佛教社会参与的变化,观察都市佛教在社会功能上的转型。本文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目的是以之为都市佛教在现代社会的存适提供一个个案研究实例的参照。研究结果表明,以佛教社会学的角度。对僧团进行多学科的个案研究,以反映出都市佛教不断转型的历史轨迹,也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0.
甘南佛教文化资源丰富,拉卜楞寺和郎木寺等藏传佛教寺院及其精美之建筑、塑像、壁画、唐卡、佛经、法舞等,逐渐形成独树一帜的人文景观、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并成为甘南旅游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挖掘、开发这一旅游资源,打造体现甘南藏区民族特色的佛教旅游品牌,以促进甘南宗教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增加甘南藏区旅游收入,推动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民国时期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衣保中  林莎 《理论探讨》2001,5(2):47-49
1912年辛亥革命后到 193 1年九一八事变前 ,是东北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历史时期。当时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是 :农业商品经济十分繁荣 ,民族工业迅速崛起 ,市场经济极其活跃。与此同时 ,日本也在东北地区加强了投资和贸易 ,其经济侵略势力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6,(6)
婆罗门教和早期佛教是古代印度影响力最大的两个宗教。早期佛教产生于婆罗门教兴起之后,早期佛教中的一些思想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婆罗门教的影响,两教教义之间既有差异,又有相通之处。重点分析婆罗门教和早期佛教在创世理论和轮回解脱思想上的异同,对加深佛教思想理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伟涛 《学理论》2012,(23):75-76
互联网对佛教传播既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又有着消极的负面影响。一方面,互联网有利于佛法的传播,有利于增进社会的和谐。另一方面,歪理邪说也借助互联网得以迅速地传播并流毒甚广,这不仅影响了佛教的声誉,而且还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需要尽量减少互联网对佛教传播的不利影响。对策是:政府要优化环境;政府要完善法律体系;强化对互联网的监管;寺院要加强网站建设。  相似文献   

14.
罗豪 《学理论》2012,(21):36-37
在中外文明交流史上,仅有佛教和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中国化,并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对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进行简要阐述,总结佛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启示,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释迦牟尼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创立佛教学说并使之流传发展千年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奥妙在何处?原始佛教如何在婆罗门教控制下的印度一路走来,即使脱离创始地依旧能在世界各地立根发展。"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学说的创立的思想渊源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指向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试通过对佛传的解读结合历史研究资料多角度对释迦创教的原因和佛教发展。必然性做出分析力图使佛教的产生脱离神话色彩从而证明原始佛教思想产生和发展有其历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赵雁 《学理论》2012,(21):41-42
佛教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时代背景、生长环境、时间长短等几方面存在明显的异同,对佛教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进行历史的考察,找出它们的异同,并以佛教中国化为借鉴,看其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关于"幸福"的中西方哲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幸福的探讨最早源于哲学领域.在西方哲学视阈下,幸福观按不同时期和内涵分为感性主义幸福观、理性主义幸福现、基督教幸福观.在我国传统哲学中,儒家、道家以及后来引入的佛教分别提出了儒家幸福观、道家幸福观和佛教幸福观.对比中西方幸福论的发展与异同,追根溯源寻找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时幸福的认识历程,将有利于我们全面深入理解幸福.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十分关心东北地区的振兴发展。习近平同志到中央工作后,七上东北,黑吉辽三省均考察了三次。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到东北三省代表团,共商振兴大业。2018年9月25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东北三省进行考察,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从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和深度,着眼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就全面深化改革和践行新发展理念提出六个方面的要求。这是东北改革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是新时代东北振兴的根本遵循,标志着东北振兴进入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9.
王轶男 《民主》2010,(9):37-39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悠久的历史、辽阔的疆域、众多的民族.特别是那具有中国特色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经过数千年文化积淀,已凝结为深厚的文化传统。这其中,五台山就是中国文化景观与思想内蕴结合的杰出代表。五台山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庙建筑之一。自东汉永平年起,历代在此修造的寺庙鳞次栉比。  相似文献   

20.
才项南加 《学理论》2012,(2):119-120
公元8世纪藏王赤松德赞时期是藏族历史上文化改革的一个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佛教在藏王和其政权的大力弘扬和支持下得以传播和发展,同时,恰恰也是在这一时期,因明也逐渐进入了藏区文化当中,使得藏族文化更加丰富和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