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侨园》2012,(3):33
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李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位.是中国大陆人口第一多的姓氏.李姓人口总数超过1亿,占中国总人口的719%多.河南周口是李姓的发源地,河南省也是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  相似文献   

2.
《侨园》2013,(5):49-49
<正>许性起源1.出自姬姓,为颛顼后裔吴回生陆终,陆终长子曰樊,樊为已姓,封于昆吾,为昆吾氏,尧舜时期昆吾氏首领许由为当世大贤,死后葬于箕山,后人多以许由为许氏始祖。2.出自姜姓,以国为氏,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许氏与齐氏同祖,为上古四岳伯夷之后。3.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文公之子姬其许,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4.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5.源于其他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相似文献   

3.
《侨园》2012,(2):50
历史来源1.出自上古八大姓之一的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2源于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的后裔;3.出自妫姓,是帝舜的后代4.出自复姓侯氏和荀姓;5.出自芈姓,为春秋时楚国令尹孙叔敖之后;6.出自田氏;7.出自子姓;8.出自他族改姓。  相似文献   

4.
《侨园》2012,(4):35
寻根溯祖在《百家姓》里,周姓居第五位.按现在人口统计,周姓为中国第九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2.1%.周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有很多姓氏都是从周姓发源的.周姓源于姬姓,是黄帝的后裔.周姓氏来源较多,有以下几种一,出自姬姓,用国名作姓氏的.二,周平王有个儿子叫姬烈,被另封于汝南(今属河南)被当地人称为周家,后来演化成周氏.三,东周庄王时,周公姬且的后代周公黑肩企图杀死庄王而改立王子克,事泄被杀,其后代亦称周氏,这也是出自姬姓之周.四,鲜卑族复姓中有贺鲁氏,后改为周氏.五,周姓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改姓,北魏时魏献帝的次兄晋乃氏改为周氏.孝文帝迁都洛都后改鲜卑姓为汉姓周氏.六,周氏除上述来源外,北周、唐、后梁时又有因改姓、赐姓而姓成的,还有冒为王姓而成的周氏.  相似文献   

5.
《侨园》2012,(7):44
寻根溯祖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即西伯侯姬昌)之后,第十五子毕公高后裔毕万的封地冯城,属于以居邑名为氏.冯氏系系承毕公高,始祖冯文孙.2出自归姓,出自春秋时郑国大夫冯简子的封地冯邑,属于以居邑名为氏.据《世本》记载,春秋时郑国有大夫冯筒子,因封邑在冯而得氏,其后子孙以冯为氏.  相似文献   

6.
《侨园》2012,(10):49
卫姓起源①出自姬姓,以封地为氏.据《广韵》、《通志·氏族略》及《元和姓纂》所载,周文王少子康叔封于卫(故城在今河南淇县东北之朝歌城),秦时灭国,子孙以国为氏.②出自姚姓,以国名为氏.据《郡国志》所载,古有卫国,舜之后裔,亡国后,子孙以国为氏.③由郑姓改姓而来.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等所载,汉时卫青,本姓郑,后改为卫姓.④出自他族.《后燕录》载,昌黎卫姓出自东汉时鲜卑人;《后汉书》载,长水卫姓出自东汉时匈奴人;《九国志》载,五代时辽州刺史卫氏为吐谷浑人;今台湾土著、土家、满等民族均有卫姓.  相似文献   

7.
《侨园》2013,(4):51-51
<正>尤姓始自10世纪,在百家姓中排第19,在当代姓氏中排第124位。尤姓起源1.源于芈姓,出自五代时期闽越国沈氏族人,属于因谥改姓为氏。2.出自他族汉化改姓而来。清满洲人姓,世居沽河、辽阳等地.赫哲族尤可勒氏,汉姓为尤;台湾土著、蒙古、佤、苗、羌等民族均有此姓。3.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子仇牧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相似文献   

8.
《侨园》2012,(5):47
寻根溯祖1.以吴国号为姓,出自姬姓,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2.上古时已有吴姓.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与吴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3.相传为上古颛顼帝(高阳氏)时吴权的后代.4.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为吴氏.5.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产生吴姓.锡伯族、柯尔克孜族、朝鲜族、赫哲族等均有为吴姓者.  相似文献   

9.
《侨园》2013,(6):63-63
<正>姓氏起源1.出自姜姓,以国为氏,其始祖为吕侯即吕尚,又称姜子牙。相传上古部族首领神农氏炎帝,因居姜水流域,便以之为姓,称姜姓。后来姜姓羌人发展出四支胞族即"四岳",吕部族就是其中一支。该部落的首领在夏时被封为吕侯,建姜姓诸侯国吕国(在今河南南阳)。春秋时,吕国被楚国所灭,其后子孙以国为氏,称吕氏,史称吕姓正宗。古时,在今河南新蔡,又有一吕国,史称东吕,实为南阳吕国分出的一支。春秋时,东吕为宋所灭,其后裔也以国为氏,称吕氏。2.出自魏氏。春秋时晋国有吕氏,系从魏氏分化而来。3.出自少数民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原鲜卑族之代北复姓叱吕氏、叱丘氏改为汉字单姓吕氏。五代后周时又改代北三字姓俟吕陵氏为汉字单姓吕氏。  相似文献   

10.
《侨园》2012,(6):48
姓氏起源王姓是占中国人口最多的三大姓之一,其姓源十分复杂.1.出自姬姓,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为王家,延用成姓.2.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3.出自子姓,是成汤的后人.4.出自田姓.5.出自春秋时魏献子之后.6.出自燕太子丹之后.7.出自少数民族.8.出于自改姓为王氏的.9.由复姓简化而来.这种情况的王姓较多,据统计至少有14个,既王子、王父、王官、王人、王史、王叔、王孙、王周、成王、威王、五王、西王、小王、乐王.  相似文献   

11.
《侨园》2013,(3):45
秦姓起源1.出自赢姓,为颛顼帝的后裔,以国名为氏。相传颛顼帝有个孙女叫女修,有一天,她捡到一只燕子蛋,吃下去后就怀孕了,生下了儿子大业。大业之子大费(伯益)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姓赢。伯益的后人有个叫大骆的,他的庶子非子被周孝王封在陇西秦亭为附庸国,让他恢复赢姓,称为秦赢。秦国后来成为战国七雄之首统一全国。秦灭后,王族子孙以国名作为姓氏,称为秦氏。2.出自姬姓,为文王的后裔,以邑为氏。周公旦之子伯禽的后裔食采于秦邑,其后有以邑为姓,称秦氏,史称秦姓正宗。  相似文献   

12.
《侨园》2014,(4):55-55
寻根溯源 陶姓来源有六: 1.出自唐尧.据《元和姓纂》和《姓苑》所载,尧担任部落首领之前,以制作陶器为业,其后子孙有以其职业技艺命氏,称陶姓. 2.亦出自唐尧.据《辞源》所载,相传尧帝初封于陶(故城在今山东定陶西南),后徙封于唐(故城在今河北唐县),其后子孙以封地为氏.  相似文献   

13.
《侨园》2020,(2):53-53
姓氏起源上古夏朝,夏启始,有巫师掌管卜筮;周时,掌管卜筮的官称卜正(亦称大卜),其子孙便以职官为姓,世代姓卜。1.据《通志·氏族略》载:(卜氏)周礼卜人氏也。鲁有卜楚丘,晋有卜偃,楚有卜徒父,皆以卜命之,其后遂以为氏。如仲尼弟子卜高徒是也。卜姓系以职官、职业为姓,属于以技为氏一类,皆出于古代从事占卜职业者。古代大凡出猎、征战、风雨、年成、祭祀、婚丧、疾灾待事,都想预知吉凶,便采用卜甲和卜骨的形式来进行占卜。卜甲多用龟的腹甲或背甲,卜骨多用牛、羊、猪的肩胛骨。先把甲或骨钻上眼,然后再用火烧,从甲或骨上裂开的纹路来看是吉或是凶。古代有卜巫,又称巫师,是专门从事占卜事务的人。  相似文献   

14.
《侨园》2012,(11):27
蒋姓起源 1.出自姬姓,周公姬旦的第三个儿子叫伯龄之后,以国名命氏.据《左传》、《唐书·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等所载,西周初期,周公姬旦的第三个儿子叫伯龄,被封在蒋,建立蒋国,是周朝的一个小国.后来蒋国被楚国所灭,伯龄的后代子孙就以原国名命姓,称蒋姓.《元和姓纂》中记载 "周公第三子伯龄封蒋,子孙氏焉,国在汝南期思县."期思县因期思公复遂而得名,治所即今河南淮滨县城东南13公里得期思集,北邻死河,系春秋时楚灭蒋后所置,属于汝南郡,魏、晋时改属弋阳郡.因此,蒋姓祖根在今河南省淮滨.  相似文献   

15.
《侨园》2013,(11):49-49
<正>严姓起源严姓是2010年新百家姓中排行第一百一十二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4%。1.出自庄姓,为避明帝刘庄之名讳,改姓严。据《通志·氏族略·以谥为氏》所载,东汉时,庄姓为避明帝刘庄之讳,改姓严。到魏晋时期,姓严的人中,有一部分又恢复了原来的庄姓。这样,就出现了庄、严姓并存于世的情况。故有"庄、严本一宗,同姓不可婚"之说。2.出自芈姓,为战国时楚庄王之后,以谥号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芈姓,楚庄王支孙,以谥为姓。"而芈姓又可追溯到黄帝后裔颛顼帝。  相似文献   

16.
《侨园》2013,(8):49-49
<正>姓氏起源1.出自黄帝之后代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及《元和姓纂》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2.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3.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据《读史方舆纪要》所载,  相似文献   

17.
《侨园》2012,(1):45
寻根溯祖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将钱氏列入以官为氏类,说:颛帝曾孙陆终生彭祖,裔孙孚,周钱府上士,因官命氏焉。据《史记·楚世家》记载,陆终是颛顼的曾孙,他的妻子怀孕三年,剖腹产,生出6个儿子,三日彭祖。彭祖是有名的大寿星,《世本》说他姓笺,名铿,在商为守藏史,在周为柱下史,年八百岁。他的后裔彭孚,在西周任钱府上士(钱府,掌管钱财的官署;上士,官名,周代士有上士、中士、下士),彭孚以官职为姓氏,就是钱氏。因西周建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彭孚在京为官,故钱姓形成于陕西。  相似文献   

18.
《侨园》2013,(9):57-57
<正>孔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二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9%。姓氏起源①为商汤王之后裔,以原姓和祖字结合为氏。据典籍《广韵》中的记载,契是商族的始祖,为子姓,历经十四代,传到成汤,灭夏桀。成汤名履,字天乙,是一个圣明的君主,其子孙中有一支为了纪念先祖子天乙的丰功伟绩,便将  相似文献   

19.
《侨园》2013,(10):55-55
<正>姓氏起源根据《元和姓篡》的记载,中国的曹姓最初是颛顼赢姓的后代。综合各种史料,曹氏的源流有三:第一,起于黄帝姬姓的后代。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叔振铎被封于曹,建都陶丘,成为始封之君,也就成为曹氏的始祖。第二,由邾姓改姓为曹。提起曹氏姓源,往往同朱氏联系起来。这是因为朱姓源于周时的邾国,而邾国本来是曹姓所建。颛顼帝的玄孙陆终生有六子,其中第五子安被周武王封在邾国。古代邾国贵族一直以国为氏。后来邾为楚所灭,安的子孙,一部分改姓朱,一部分则改  相似文献   

20.
《侨园》2015,(Z1):55
姓氏起源1.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以国名为氏,始祖为姜子牙。西周初,姜子牙受封于齐,建齐国,是为齐太公。鄣国被齐太公收为附庸国,后齐太公将鄣国及临近的齐国分封给庶子。春秋时鄣国被齐灭掉,鄣国的后人以国名"鄣"为氏,因认为国家已不复存在,又去掉表示疆邑的"阝",成为今天的章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