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丽 《侨园》2015,(Z1):74-75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近年来,唐卡作为神秘藏族艺术品的代表,正渐渐走近大家的视野。而其自身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也吸引了大批藏文化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关注和喜爱。香港佳士得2014年11月27日凌晨公布,此前预估值为8000万港元的巨幅明代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在拍卖会现场,得到场内外买家激烈竞投。通常拍卖一件拍品需时约1分钟,而该唐卡则历时22分钟竞拍角逐,最终通过电话委托以3.48亿港元的天价成交,创下了中国艺术品在所有国际拍卖行拍卖的  相似文献   

2.
感悟唐卡     
孔誉璇 《党政论坛》2008,(14):22-23
唐卡于《藏汉佛学词典》中译为“卷轴画像”或“卷轴画”。藏话唐卡为藏语音译,有彩绘、描金、描银、织锦、丝绸、油画等多种,一般在二尺至二尺之间,大者达十余丈。它仿佛与“水陆画”相类,是将壁画画法与形式移到布帛上,以便随时随地展开以叩拜,或悬挂家室以供奉。唐卡作为藏族文化艺术的一种绘画形式,以严谨的造型、大胆着色、流畅的线条,以及繁复而有条不紊的制作过程,让人们惊叹感喟、驻留观常。  相似文献   

3.
李文武 《学理论》2009,(30):209-209
现代美术的特点是“创新”,而创新则意味着变革、否定和批判,最终导致的就是艺术的不断变化。一个事物的灭亡意味着另一事物的产生,新事物总是在与旧事物的不断斗争的基础上产生的。现代艺术就是在与传统艺术的挑战和斗争中不断地发生发展的,而这种斗争与挑战必将会导致现代美术对传统审美理想的颠覆。  相似文献   

4.
周园 《民主》2012,(9):35-37
有一种音乐,可以持续一天一夜:有一门艺术,融合了东方和西方的多种元素:有一种文化.记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它就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千百年来.木卡姆的旋律融合了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古典音乐精华,它见证了西域古老文明的交融.也逐渐被世界所认知。  相似文献   

5.
正浮世绘即日本的风俗画,是在江户时代(1603~1867)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它以市民生活、花街柳巷、演员艺伎等为主题,是一种可大量生产的廉价版画。就是这种起初被认为难登大雅之堂的绘画形式,在300余年之后,被认为是日本绘画艺术殿堂中最闪亮的一颗明珠,也是日本人民对世界艺术作出的最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对云南石林彝族(撒尼人)传统刺绣图案的传承与发展,是保护、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构成部分.从地域性的旅游消费符号角度,结合石林风景区游客的消费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彝族(撒尼人)传统刺绣图形、图案在旅游产品发展中出现了他者化发展的趋势,这对保护、传承这一稀缺文化资源不利.要使石林彝族(撒尼人)传统刺绣开发出良好市场前景并保持长久生命力,一方面要向传统方向延伸,另一方面要向现代延伸.但开发中对少数民族文化他者化现象的关注并制约,是保护独具特色的云南少数民族图形、图案文化资源并使其具有长远应用前景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刘巍 《学理论》2010,(19):184-184
宗教与艺术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宗教艺术无疑是宗教与艺术区分及联系的枢纽。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宗教艺术是以表现宗教观念,宣扬宗教教理,跟宗教仪式结合在一起或者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哲学美学中的"艺术终结"问题成为了20世纪西方美学和艺术哲学的一个预言,一些重要理论家基于不同的文化语境对"艺术终结"的预言作出了不同的阐释,成为了当代关学和艺术哲学的热门话题.探讨黑格尔以来关于"艺术终结"问题可知,"艺术终结"问题是对不同历史时期艺术发展的不同诠释,体现的是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阐释的开放性,而不是作为一种人类活动的艺术的结束.  相似文献   

9.
声乐与文化     
麻文连 《学理论》2008,(13):34-35
声乐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歌唱是听觉艺术,它的艺术感染力最终要靠演唱来体现,歌唱者把音符和文字符号变成声音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度创作”。一首好的、甚至经典的歌曲的诗词和音乐终归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只有通过歌唱者把它唱活才能使听众充分感受。因此,作为一名歌唱者应该从各个方面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素质,脚踏实地地进行艰苦的艺术再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10.
语法病句就是违反语法规范的句子,它不能清楚地表达言者的意思或者把意思表达错了.但一些语法病句从语言运用技巧的角度看又是一种艺术的语言,它们隔壁而居,互为表里.主要探讨了艺术语言和语法病句在浅层上的相似性,艺术语言亿朽为奇的特异性,并分析它们在深层的差异性,指出导致二者差别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合唱是一种声乐演唱的形式.它具有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力度变化大,气息充分等艺术特点,在所有的音乐表演形式中,合唱属于音乐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社会的音乐普及程度和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正曾对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刺绣项目进行田野调研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研究所李宏复,对桮(bēi)小丽民间刺绣给予高度关注,不只是刺绣技艺的针法与图样,更令她深感兴趣的是桮小丽口中那娓娓道来的俗常世界。在桮小丽的口述中,有不同于"红配绿唱大戏"的新鲜祈福,也有"看花容易绣花难"的实践真知。在一次非遗展示活动中,我邂逅了桮老师,便有了这篇口述整理稿。  相似文献   

13.
苏珊 《侨园》2015,(1):22-23
大家知道,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有极其辉煌的历史。但无论是古巴比伦、古埃及还是古印度,他们的灿烂文明都中道崩殂,唯有中国例外。中国五千年文明的上下传承,就是因为有文字记载。因此,中国是文字的文明,中国的历史文化,是江山锻造文字,是文字淬炼江山。中国的文化艺术大多与字画有关。  相似文献   

14.
王策 《学理论》2010,(25):171-172
平遥推光漆器是中国四大漆器之一,其漆器艺术在继承传统漆器工艺的基础上,经过几代人的潜心钻研、创新发展,创造出了描金彩绘、堆鼓罩漆、手掌推光等独特的技艺,并把漆艺与绘画完美的结合。形成了它独特的"推光"漆器艺术,创造出诸多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艺术价值的工艺美术品,成为中国漆器艺术中一颗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15.
江汉英 《学理论》2013,(21):293-294
广西的民俗艺术种类繁多,如壮族民歌、壮剧、壮锦、侗族农民画、刺绣、织染、北海贝雕、东兴石雕等,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反映了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心理特征,承载着广西地区民族独特的历史。民俗艺术就其现实教育功能而言,是理解民族审美理想和民众情趣喜好的具象引导,是把握地方艺术特色的重要依据。利用本地资源加强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发挥地方艺术教育资源优势,以地方和民间艺术教育为切入点,在现有的条件下有效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对广西民俗艺术传承教育课程研究也是对大学艺术设计课堂知识外延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6.
矢量潮流设计近年来风行一时,受到了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追捧和喜爱.其作品本身凸显了时尚潮流的大众文化,遵循了游戏品格,符合了现代艺术作品重形式以及"形式至上"的艺术立场.当中各种元素的使用由于文化背景的变更也朝着通俗、时兴的艺术方向进行转型.比如字体元素在其中的运用也不再是为了阅读,而是成为被解构的视觉元素并加以合理放置.再如古典元素本身原有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转为一种更为强调对于表面的修饰,变成一种表现的艺术,在创造新文化的同时也是一种对传统文脉的承接.这是从形式上入手而进行的归纳体会,体现了当代设计审美理念背后的文化精神.表明了当前如何使不同元素进行视觉合理组合是当代艺术设计的视觉重构和现实转型,是当代前沿设计师应该把握的设计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冯艳 《学理论》2010,(3):57-58
洮绣这一历经了百年沧桑、融合了多民族文化的珍贵传统刺绣艺术,随着时代的变迁却因为各种原因遭遇了发展、传承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戴斌 《学理论》2013,(20):166-167
涂鸦艺术是现代绘画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种偏向民众的通俗化艺术,但由于各种原因,它长期被忽视,被边缘化。从涂鸦艺术的产生背景、艺术特征等方面论述和说明涂鸦艺术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钟发远 《学理论》2009,(29):244-245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一篇反映孔子教学思想的杰作,其中包含了出色的课堂表扬艺术和批评艺术。批评艺术主要体现在对子路的点评中,这种批评一针见血,直截了当。表扬艺术主要体现在对冉有公西华曾皙的点评中,具体表现有三:(一)表扬有理,以小见大;(二)表扬有方,火候精准;(三)表扬有度,含而不露。总之,正是表扬艺术和批评艺术的成功调用,使得孔子作为至圣先师的风采毕现,使得本章具有情味悠长、意韵隽永、理趣无穷的教学经典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存梅 《学理论》2008,(8):76-77
“假定性”一词,源自何处,无从考证,一般人认定“假定性”一词,最早是运用于中国舞台艺术,不过“假定性”一词却较早被运用于艺术申,且东西方艺术在运用过程中侧重点有明显差异,西方偏重于艺术的再现,东方侧重于艺术的想象与情感的融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