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学》1991,(9)
土改后,农村的房屋一般都按户颁发了“土地房屋所有权证”,明确了房屋的所有权归属,但经过土改取得房屋所有权的原户主,其家庭成员内部发生房屋继承,分割时应如何认定房产权是归参加土改的家庭成员所共有,还是归土改确权不变的原户主所有(其户主家庭子女无论是否参加土改均不享有所有权份额),这在审判实践中颇有争议。第一种观点认为:房产权应归被确权户的家庭成员共有,其理由和依据是:1.土改时颁发的土地证并未区别分到房屋的贫、雇农户(全部或部分取得)相房屋情况没有变化的贫下中农户,故其效果应当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一直未建立农村房屋所有权登记制度,宅基地房屋则历经土改登记、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以及农村村民不断新建、翻建、改扩建的演变。因此,在确定宅基地房屋权属时,应综合考虑土改证、宅基地使用证、建房用地审批等文件上核定的人员,以及房屋新建、翻建、改扩建等情况。尤其在析产继承案件中,更应注意宅基地房屋共有人的确定,在此基础上进行涉宅基地房屋析产继承案件的正确司法处理。  相似文献   

3.
来信我与先夫沈××结婚时,他前妻留下的一个孩子才七岁。我又生养两男。现沈家兄弟三人为遗产继承人。土改时,继子年已二十多岁,先夫不懂政策,怕房屋被“没收”,把继子也登记为“业主”(解放前本宅契证业主为先夫一人,土改才加上继子名字。) 长期来,继子既不承担对我的赡养义务,并阻挠对遗产房屋合理继承。说什么我“无权处理遗产”,若需分割,应以土改契证为依据,他应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1985)豫法民字第5号《关于经土改确权的祖业房产能否按参加土改的人口分析以确定遗产范围的请示报告》收悉。 据你院报告称,被继承人马希良家有十六间祖遗房屋,土改时由其母马韩氏、马希良夫妇及其次女、三女(长女土改前已出嫁)五口人填登了土地房产证。一九五三年马希良收马海庆为养子(当时一岁)。三个女儿离开家庭后,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房屋期权抵押与房屋产权抵押作了清晰的比较和区分, 同时针对房屋期权抵押实务中的一些核心问题, 包括房屋期权抵押物权属、价值的认定以及抵押物的处分等,提出了富有实践参考价值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汪洋 《当代法学》2023,(5):42-53
遗嘱继承是居住权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运用场景,其功能主要着眼于为遗孀以及未婚女等家庭成员提供生活扶助。以遗嘱方式设立的居住权呈现出“意定设立+保障功能”的体系定位,属于遗产范畴且需要与必留份制度协调。设立居住权的死因行为包括遗嘱继承、遗赠以及继承协议等方式,居住权劣后于其他遗产用于遗产债务清偿。应当区分继承的两个阶段界定居住权的物权变动,在第一阶段立遗嘱人死亡时,居住权依据《民法典》第230条直接设立,暂时归属于遗产承受人共同体所有。在第二阶段遗产分割时,居住权人对遗产管理人享有协助居住权登记请求权,居住权依据第368条自首次登记时设立。居住权人在遗嘱生效后、首次登记前,有权对房屋占有、使用、收益以及申请预告登记。办理居住权首次登记可以先于、同时或者后于房屋产权转移登记,登记时间影响登记申请人的范围以及所需申请材料的详略程度。  相似文献   

7.
在处理继承案件时,认定有关法律事实的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时间,对正确确定继承人、明确遗产范围以及认定继承权的取得和丧失,都有极为重要的关系。现就这一方面的问题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水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国家,本文通过对水资源权属制度使用范围的界定以及对水资源权属制度权利义务问题的思考,对水资源权属制度的理论进行了浅析,拓展了国家保护水资源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阎巍 《中国公证》2003,(6):29-30
非诉讼标的行政行为是指与诉讼标的相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一种证据载体.它在诉讼中可以起到直接影响审判机关对诉讼标的作出认定和判决的依据作用.如民事判决中作为证据使用的房屋权属证书.  相似文献   

10.
我国法律并未对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权属进行明确规定.实务中出现了将宅基地使用权人和房屋出资建造人认定为农房原始取得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判决.支持以宅基地使用权人作为农房所有权人的观点主要援引了原《物权法》第142条(《民法典》第352条)、添附规则以及"房地一致"原则,然而上述判决均无法推导出宅基地使用权人当然取得房屋所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农地的权属进行了界定,提出农地权属认定是决定农民土地权益的深层原因的观点,并进一步阐释了农民土地权利出现残缺的具体表现;以法学的视角深入分析了农地转为城市用地过程中产生的巨额利益及其分配格局;探讨了农地征用制度的改革路径,对完善农地征用法律制度、切实保护失地农民权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韩强 《中国司法》2006,(12):66-67
自上世纪90年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我国房地产市场得到了快速迅猛的发展。随着商品房的开发、房改政策的实施、住房私有化制度的推行,特别是房屋二三级市场的开放,个人房产的市场流转比重日益增加。由于个人房屋权属来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共有房屋的认定和处理成为一个  相似文献   

13.
一、深入查明事实,依法确定房产权属 查明房产权属是正确处理房屋纠纷的前提。柳州市中、基层法院受理的房屋纠纷案件中,因权属不明引起的约占三分之一。他们在查明房产权属方面主要抓了以下三点。 第一,弄清房产契证与房产权属的关系。房  相似文献   

14.
2010年至2011年,北京涉拆迁村庄300多个,涉及农房数万套。家庭成员之间为争夺拆迁利益引发的农房权属纠纷急剧增多。〔1〕基于房屋与土地的高度附和性,房屋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的主体应当一致,此为"房地一体"原则。但在我国农村地区,宅基地使用权人原则上仅限于本村村民,而农房所有权的主体可能因继承、共建、  相似文献   

15.
刘媛媛  余韬 《人民司法》2012,(24):42-44
【裁判要旨】当前,我国法律规范对日租房尚无明确的界定。开办日租房盈利,形式上既符合一般的房屋租赁,又与经营旅馆业相类似。司法审查过程中,对公安机关认定日租房开办者未经许可,擅自经营旅馆业而予以治安处罚的,法院应在甄别经营旅馆业与普通房屋租  相似文献   

16.
【裁判要旨】执行中,当被执行人名下只有唯一住房时,不能当然认定该房屋系被执行人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而不予处分,应以平衡保护权利人的债权与被执行人的生存权为原则,从房屋的基本属性、居住情况以及被执行人的生存能力等方面综合考量界定涉案房屋是否为其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  相似文献   

17.
李木、李土系同胞兄弟。其父李代土改前住地主房屋八间,土改时,该八间房屋及三间房一屋的宅基地确权在李代、李土等在家中共同生活的十人名下。当时李木在外,未参加土改。 一九五三年,李代考虑到长子李木将  相似文献   

18.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房屋权属管理,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保障房屋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国有土地范围内的房屋权属登记。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房屋权属登记,是指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代表政府对房屋所有权以及由上述权利产生的抵押权、典权等房屋他项权利进行登记,并依法确认房屋产权归属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房屋按揭制度是现代化社会的产物,其本质是一种担保融资购房的方式。据调查,在我国的离婚诉讼案件中,相当一部分涉及按揭房屋的分割。鉴于房屋之于社会家庭生活的重要性及司法实践存在的种种问题,2011年我国出台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其中第十条对按揭房屋的分割作出了统一规定。但是现有的法律规定仍然不能完全涵盖私法实践中出现的各类婚前按揭房屋纠纷,加之因房屋的具体情况不同其分割方式也会不同,所以针对于各类按揭房屋的权属认定及分割方式的研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驰名商标认定与保护制度在理论与实践上仍存有许多争议问题。对驰名商标的界定不应包含商誉要素,驰名商标在本质上是商标所呈现的一种事实状态。在对待驰名商标认定的地域范围上应采用国内地域性为原则,并辅之以对等保护原则为补充。正确界定驰名商标认定的时间点。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借混淆之名引入反淡化保护乃司法智慧的表现,应处理好司法解释与行政规范对待注册驰名商标保护基础的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