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建于中国西汉的录囚制度,是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史上一种颇具影响的监狱管理制度。录囚制度又被后世各朝统治者沿用,并且在各朝统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探究其兴起原因,主要是因为统治者将“仁政恤刑”的司法理念运用到当时的司法实践中。对它的深入研究,对于中国现今的依法治国,特别是在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的大背景下,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代法律制度的发展又标志着中华法系的成熟与完善,本文力图从唐律中"拷囚"制度入手,评析唐代这一颇具特色的刑讯制度,以揭示出在刑讯这一古代司法制度领域中,唐律所体现出的成熟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司法文化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永东 《法治研究》2010,48(12):37-49
尽管在专制政体下,中国传统司法制度从整体上看仍然偏于严酷,但其中不乏含有人道性因素的具体制度,如录囚、直诉、调解、会审、赦宥、存留养亲、死刑复奏等等。上述司法制度的形成或确立与儒家“仁”道(人道)思想的影响不无关系,它们体现了对人的生命价值的重视、对人的人格价值的尊重以及对人的正当利益的关注.其人道内涵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意义.这正是我们今日构建人道化司法文明所应借鉴的。  相似文献   

4.
“录囚”“虑囚”考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录囚”“虑囚”考异马作武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录囚"与"虑囚"是同一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录囚"条:"中国封建时代一种由君主或上级长官向囚犯讯察决狱情况,平反冤狱,纠正错案,或督办久系未决案的制度,亦称虑囚"。这一定义在文学上是否妥当另当...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古代审判管辖、审判方式以及证据制度等古代具体司法制度的流变研究,总结我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四大成功经验,并深刻检讨司法制度的传统对现今的法律理念的有益启迪。  相似文献   

6.
悯囚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监狱制度的组成部分,在古代行刑和狱政管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儒家德治思想为指导的恤刑悯囚思想贯穿于中国古代的监狱司法实践,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悯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悯囚文化尤其是许多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对当前的监狱改革和现代化文明监狱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唐代监狱的管理达到了相当完善的程度,并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管理体系,这套体系为以后历代监狱管理所借鉴和继承,唐代的监狱管理制度主要体现在系囚制度、狱具制度、居作制度、录囚制度、行刑时限及违反监狱制度的惩治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审判制度是国家的重要司法制度之一。在古代,司法制度主要指审判制度。在近代,由于国家职能分工的发展,司法制度逐渐分为审判、检察、侦查等制度。20世纪以来,司法制度更发展为功能多样、结构复杂的大系统。在我围,司法制度包括审判、检察、侦查、劳改、律师、调解、仲裁、公证等项制度,而其中,审判制度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审判是国家的一项特殊职能,它不同于行  相似文献   

9.
古代刑事救济程序包括上诉复审、申报复审、死刑复核和录囚等内容。我国古代刑事救济程序具有一系列鲜明特征:推崇实体真实、强调国家权力、程序设置周密多元以及注重伦理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古代司法传统,我们应该兼具继承和革新的思维,摒弃消极因素,吸纳积极因素,唯有如此,方能对现行刑事诉讼救济程序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世界范围内而言,中国古代君主权力异常强大。但是中国古代君王权力也受到某些方面的制约,例如儒家思想、官谏诤制度、司法制度等。  相似文献   

11.
明代监狱的设置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种。明朝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化的监狱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系囚制度。狱囚生活处置之进一步制度化、录囚制度等三个方面。“明刑弼教”是明代在狱政方面区别于前代的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2.
略论中国古代司法公正保障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明 《法学论坛》2000,15(5):99-105
中国古代司法公正保障制度是中国封建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封建统治者为了封建国家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安定,防止司法官吏任意性的权力行使及罪刑擅断而建立、完善的一整套制约冤滥、保证司法公正的机制,它主要包括法官责任制、录囚复审制、御史监察制、法司会审制和申诉与死刑奏报制等,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审判制度的特点.本文同时分析了封建时代能够形成这套机制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张琮军 《政法论坛》2013,(1):144-153
伴随着刑事证据的运用,汉代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据证乞鞫、俱证奏谳及验证录囚为核心的刑事司法监督制度。在这一司法监督制度中,乞鞫是对案件事实的监督,奏谳是对法律适用的监督,而录囚则是对案件事实与法律适用全方位的监督。通过对案件的督查,促使官吏公平执法,避免冤滞案件的发生。尽管汉代刑事司法监督制度尚不完备,但其历史贡献是巨大的。它为后世司法监督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当代审判监督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仍不乏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针对以老弱病残及孕、妇、幼为主体的弱势群体的犯罪,中国古代法律在发展完善的过程中,确立了一系列的优恤制度,主要集中在刑罚原则以及监狱管理制度方面。不仅确立了老幼废疾减免刑罚的原则,而且建立了日益完善的悯囚制度,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恤刑慎罚的思想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调解是古代中国最具有文化代表性的司法制度,历史悠久。本文指出作为古代中国解决纠纷的主要机制,调解制度经历代发展而不衰,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清代是我国古代司法制度较为完备的时期,一些司法制度已与当代国家法内容极近相似。取保候审制度作为刑事司法中所普遍采用的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在中国古代史籍中已初现端倪。本文试以《清代新疆档案选辑》"刑科"所记载的"保状"为考察依据,对清代取保候审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1987年1月,湖北省楚国故都纪南城北的荆门十里铺包山岗二号楚墓发现了大批竹简,这批竹简记录了战国时楚国的司法制度,如受期制度、读告制度等等;同时这批竹简也为了解楚国的司法职官制度提供了重要线索。楚国的司法制度有很强的地方文化特色,对于我们全面了解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面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蒋传光 《法学家》2005,(6):111-119
中国是一个有着宗教传统的国家,宗教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形成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本文着重从中国远古时代"神权法"的产生、宗法制传统宗教的"孝"和礼仪、宗教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指导思想的渗透和影响、宗教观念在具体司法制度中的体现这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古代宗教与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死刑复奏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点的死刑执行制度.该项制度确立于北魏,定型于隋唐,完善于明清,体系完整,制度完备,功能明确,是中国古代司法实践经验的总结,是防止错杀无辜的一项完善的司法制度,其合理"内核"可为完善现代死刑执行程序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儒家德治思想与监狱行刑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古代监狱在强调重刑治狱、严刑峻罚的同时,又主张“以德治狱”,以恤刑悯囚为策略,鼓励宽仁治狱,其思想基础是儒家的“德治”思想。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儒家德治思想对中国古代监狱制度的影响,探索其中的合理成分,为当前的监狱改革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