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鲁迅先生与朝鲜爱国青年康基柱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反帝战士。他深切同情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下的朝鲜人民,热情支持朝鲜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艰苦斗争。他在生前曾与一些在华朝鲜爱国青年结交来往,其中留有文字记载的至...  相似文献   

2.
六、七十年代风靡韩国文坛的长篇小说《北间 岛》是韩国著名现代作家安寿吉的代表作,也是韩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长篇巨著。 1911年11月,安寿吉出生于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市,1923年随父母移居中国吉林省龙井市。在朝鲜上中学时曾参与学生运动,后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高等师范学院英语系。自1935年他的短篇小说《红十字医院院长》和小小说《红围巾》入选《朝鲜文坛》杂志征文起,安寿吉一生发表了大量的小说作品,而其中相当一部分作品,尤其是解放前的作品大多涉及到中国朝鲜族的移民问题,甚至  相似文献   

3.
一 序 朴趾源,字仲美,号燕岩,1737年(英祖十三年)3月5日生于汉城两班贵族家庭,1805年(正祖二十九年)10月20在汉城本抵谢世。1780年(正祖四年)随使团来中国,赴清乾隆帝70岁“万寿节”。途中游历京、热、冀、辽各地,记述所见所闻经济、政治、文化、民俗诸事,撰成游记。纪实文学巨篇《热河日记》。其中,《许生传》、《两班传》、《虎叱》、《金神仙传》等是短篇小说名篇。他还填了一些词、赋、诗等。其作品和论著在韩国文学史和社会思想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18世纪的朝鲜朝有许多文人墨客进出于中国、日本…  相似文献   

4.
《当代韩国》编辑委员朴胜俊(仁川大学聘任教授,前《朝鲜日报》北京特派员)于2010年3月5日下午3时在韩国外国语大学校长办公室采访了朴哲校长。在去年韩国《朝鲜日报》和《中央日报》的韩国大学评估中,韩国外国语大学在国际化领域居第一位。此次朴哲校长在教授直接选举中实现连任,于3月2日就任校长,任期4年。  相似文献   

5.
最近,一本失传了300余年的朝鲜时代的汉语读本《训世评话》被重新发现,并由韩国太学社于1998年2月正式出版。此书一经出版,立即引起了韩国汉学界的广泛注意。一、《训世评话》的版行情况(训世评话)成书于1473年,即朝鲜成宗四年(明代成化九年)。作者是当时著名的汉学大师、领中枢府事李进(1391-1473年),他以83岁的高龄在生命的最后一年编撰完成了这本书。据(成宗实利卷三十一载:“领中枢府事李边纂集古今名师节妇事实,译以汉语,名曰训世评话,以进。传日今见所见书,嘉赏不已,赐油席一张,蓑衣一件,仍命馈酒,令典校署印行…  相似文献   

6.
兰波──为改变生活而奔波的人周家树纵观兰波纷繁的作品,悲剧般的一生,从他写的第一封信到临终前的最后一封信,从他十六岁到三十七岁这整整二十一年中,我们可发现他奔波的身影。1880年8月17日兰波在亚丁写的一封信中说:“与老板和工程师发生争执后,我带着四...  相似文献   

7.
王士禛是朝鲜文人热议的人物,其诗文集《蚕尾集》和《带经堂集》不久就传入了朝鲜。王士禛的“神韵说”既保存了汉民族文化的传统,又不对抗清朝统治,也十分符合此时朝鲜士人的心态,经过李德懋的倡导及众多文人的次韵、模仿,王士禛的“神韵说”及“神韵诗”对朝鲜诗坛产生了积极影响。朝鲜诗家承认王士禛的诗坛领袖地位,认为他是“海内诗宗”,总体诗风“清雅淹丽”,其诗歌有“守唐人声格”且“转益多师”的长处,也有体制、对仗方面的瑕疵。在朝鲜,围绕王士禛也诞生了一些诗坛佳话和趣闻。  相似文献   

8.
《沈清传》是三大古典小说之一,与《春香传》、《兴夫传》一样,在韩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自问世以来,深得韩国人民的喜爱,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留下了许多不同版本,有国文本。汉文本、唱剧本和手抄本等,其中最古老的版本为全州土版《沈清传》。对于《沈清传》,研究者历来有不同的评价,本文仅就《沈清传》的成书年代和渊源作一些探讨。 关于《沈清传》的成书年代,有关的著作和论文中的论述虽略有出入,但分歧不大。朝鲜国立出版社1954年出版的《沈清传》的解题中,推定为18世纪。朝鲜科学、百科辞典出版社1977年出…  相似文献   

9.
1937年8月13日,日军重兵进攻上海。11月12日,历时三月的淞沪之战最终失利,除租界以外的上海市区全部沦陷。愁病交萦的柳亚子蛰居在“孤岛”的寓所,杜门谢客,以王船山“七尺从天乞活埋”句意,自题寓庐为“活埋庵”。在“活埋庵”内,他潜心撰述了八万七千余字的长文《我和南社的关系》,详细地回忆了“南社”的业绩。在这篇长文中,他提到了“南社”在1914年8月于上海徐园的临时雅集的参加者中,有一位韩国籍的“南社”成员申柽。柳亚子是这样介绍申柽的:申睨观,名柽,字汕庐,辽宁人,原籍朝鲜。痛三韩亡国之惨,弃家西行,奔走革命甚力。传曾任大韩…  相似文献   

10.
高丽时代的音乐分为左右二部,左为唐乐,指新罗以后传入的中国系统的音乐;右为乡乐,即高丽的本土音乐。宋徽宗政和年间,大晟新乐在创制不久即传入高丽,并在宫廷演出。联章体、《九章机》在中国始见于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刊行的《乐府雅词》中,而在高丽文宗二十七年(1073)已见演出。《高丽史·乐志》中“唐乐呈才”部分录有《抛球乐》等五种歌舞,与《全宋词》所载史浩《采莲舞》、《柘枝舞》等队舞的表演形式基本相同,却比史浩的时代早了大致100年。又其“唐乐”部分录有44个词调及词作。对于认知宋代词乐提供了珍贵资料;在可以考知作者的15首词中,有8首为柳永词,可知“凡有井水处能皆歌柳词”,不独西夏,在海东高丽亦是如此。本文对《韩国音乐史》中译本的一些讹误也作了纠正。  相似文献   

11.
徐敬德作为16世纪朝鲜理学思想的核心人物,对朝鲜后世儒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数量不多,大多收录在《花潭集》中。《花潭集》中收录的诗歌有78首,这为数不多的诗作成为他理学精神得以展现的艺术载体。他的诗作有很大一部分是直接传达他理学观念的,这使得他的诗作具有了很强的哲理性。而且作为一个理学家,徐敬德执着追求"至理"的精神也化身为他独特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并深深地渗透到他的诗作中,使他的诗歌能够寓理于情、借景达意。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30年代,申彦俊作为常驻中国上海、南京等地的朝鲜《东亚日报》特派记者,曾与蔡元培、鲁迅等知名人士经常交往,1934年4月在《新东亚》杂志上,发表专稿《中国大文豪鲁迅访问记》,向朝鲜读者生动地介绍了鲁迅的真实情况及其伟大形象。这篇专稿是迄今所知在朝鲜出版物上发表的惟一一篇鲁迅访问记,并刊载了鲁迅先生约见申彦俊的亲笔信真迹,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申彦俊在访问记中,高度评价鲁迅先生,赞誉他是“中国出现的‘东洋大文豪!’”,“他不仅用口和笔为无产阶级呐喊,而且他本人也已无产阶级化了。”  相似文献   

13.
对“三·一运动”的评价可敬可佩的朝鲜人自从民族自决的声浪传到我们亚洲以后,那两千万自由夺尽,忍痛待死的朝鲜人,就欢天喜地的来运动独立。上书和平会议,通电各国,说他们自从被日本吞并以后,种种苛虐,种种残酷的待遇,简直是天上有地下无的。这十几年来,弄得他...  相似文献   

14.
朝鲜“三·一运动”及中朝友谊的发展杜春和1919年在朝鲜爆发的“三·一运动”,是朝鲜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它开创了朝鲜由殖民地社会走上争取民族自由独立运动的新纪元。“三·一运动”和同年在中国爆发的“五四运动”,有着同样伟大的...  相似文献   

15.
余辉 《当代韩国》2018,(3):110-123
中朝两国山水相连,历史上有着非常密切的来往。自从明朝与朝鲜确立了朝贡关系以后,两国官方关系迅速密切起来。明与朝鲜经常互派使臣往来,朝鲜把明朝派去的使节称为天使。明早期多派宦官出使,中后期则多派遣文臣出使,两国文臣在朝鲜多有诗歌唱和。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明神宗派遣进士熊化为使节,出使朝鲜。熊化给朝鲜人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其与李廷龟等朝鲜官员交游甚好,朝鲜官方选辑他与朝鲜大臣唱和诗刊刻成《皇华集》。本文即是论述熊化出使朝鲜以及与朝鲜人交游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中叶以前的朝鲜,从未进入西方世俗世界的视野中。这种状况在19世纪60年代以后逐步改变。实际上,在整个19世纪后半叶,西方列强和崛起的日本都将侵略的矛头对准了朝鲜。伴随着列强侵略的进程,“隐士之国”朝鲜被揭开了神秘面纱。在向世人揭开朝鲜面纱时,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教务杂志》(TheChineseRecorder)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西方传教士长久生活于朝鲜社会中,更少有功利性,因而反映的朝鲜面目更具有真实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17.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重庆的旧址即将修复开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我国重庆市建立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旧址,在中韩双方有关部门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正在加紧修复。1910年,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朝鲜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三一运动爆发以后,一部分爱国志士于...  相似文献   

18.
吉林大学出版社将要出版申晨星同志译的雅·米·扎赫尔的《忿激派运动》一书,我为这位苏联法国史名家的名著能介绍到我国来感到高兴。雅科夫·米哈伊洛维奇·扎赫尔(1893-1963年)是苏联老一辈的法网史专家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他已从大学法学院毕业,并开始执行律师业务。他投身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十月革命后在内战中立过战功。1920年再入彼得格勒大学历史系,成为当时法国史大家尼古拉·加  相似文献   

19.
正一以反日义兵斗争为先头的朝鲜人民反日运动进入高潮1.《乙巳保护条约》签订后义兵斗争的扩大与加强日本帝国主义推行强占政策的每一步都遭到了朝鲜人民的强烈反抗。正所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日本帝国主义虽然依赖自己的军队强迫朝鲜封建统治者签订了一系列亡国条约,但也引发了朝鲜人民的激愤,从而陷入以武装反日运动为中心的全体朝鲜人民的包围之中。  相似文献   

20.
朱芹 《当代韩国》2009,(1):85-91
李承晚于1919年9月至1925年3月当选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在他任临政总统前夕,参与了一次要求美国委任统治朝鲜的事件,引起韩人的强烈反弹,给其本人和朝鲜独立运动均抹上了一层阴影。笔者主要依据李承晚与安昌浩、郑翰景之间的电文及相关资料,探讨了这一事件的原因、后果及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