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灾后遗留人种繁衍人类的神话,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现,而尤以中国西南地区最为集中。学者们研究此类神话时使用了洪水神话、人类起源神话、兄妹婚神话、人祖神话、创世神话等众多不同的概念。对比来看,人祖神话在概括此类神话的主题,以及统领神话对应的信仰方面,更为妥当。需要指出的是,学界使用人祖神话进行研究成果不多,且较少对这一概念进行严格的内涵限定,导致其与"人类起源神话"这一涵盖更广的概念等同使用。事实上,人祖神话是人类起源神话的一种独特类型,是讲述大灾难后遗留的人种重新繁衍人类并被奉为人祖的神话。以人为祖这一突出特征使人祖神话区别于其它类型的人类起源神话。  相似文献   

2.
1978年以来 ,是中国大地上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不寻常年代。在社会变迁的特定环境下 ,以伪气功为代表的一股伪科学逆流 ,曾趁势作过一番番表演。科学的蒙羞使代表着科学事业的进步力量奋起抗争。科学与伪科学的斗争成为20年中又一值得关注的线索。总结这一段时间里反对伪科学斗争的经验教训 ,对于从源头上识别和阻断伪科学的滋生 ,对于增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意识、树立全民族的科学精神 ,具有巨大的积极作用。一科学是一个令人敬畏的大字眼。在马克思看来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  相似文献   

3.
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马克思)。神话一旦被创造加工出来,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就受到人类其它意识形态的影响、渗透。它里面有宗教的内容,有历史的影子,也有哲学的因素,甚至里面也包含着原始科学的萌芽等等。今天的神话学者们,宗教学者们,历史学者们,哲学家们,都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需要去利用它们,去解释它们,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然而我们这里要着重强调的是,神话首先是作为一种原始的文学艺术而存在。它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文学艺术现象之一。  相似文献   

4.
早在1923年,鲁迅于《中国小说史略》即指出:“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此说与马克思的神话观相类。马克思认为,神话产生于“人类童年时代”,“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两种说法比较地读,马克思的当然更科学、更完整,但二者精神实质大抵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不论“文化”一词有多少种解释,但归根结底都是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人类自身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考察人类远古的文化也应作如是观。而追溯人类初始文化的标志形态恐怕莫若于神话与史诗了。古代西亚的神话式叙事诗《吉尔伽美什与阿伽》①无疑就是一部苏美尔民族的文化结晶,是苏美尔人的文化心态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苏美尔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一种英雄崇拜情结的反映,迄今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吉尔伽美什的传说来源于“毕尔伽———梅斯”,意为祖辈英雄的故事,历史上实有其人。吉尔伽美什为一…  相似文献   

6.
目前,一场对迷信和伪科学的反击正在神州大地上展开。实事求是则是我们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思想武器。一切迷信和伪科学都是违反实事求是原则的;只要把实事求是精神贯彻到底,迷信和伪科学将无处容身。一、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的精髓,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真正信仰马列主义,而不信迷信和伪科学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是人行动的指南。人们总是通过自己的意志按信仰的指使去行动。美国当代哲学家悉尼·胡克说:人类是奇怪的动物,他们即使在为活命而斗争的时候,也是在他们为某种信仰所鼓舞时才斗争得最卖力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但不…  相似文献   

7.
最近,本刊编辑部邀请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学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及本校从事哲学、文化学、人类学、文艺学教学和研究的部分同志,就神话思维模式问题进行了讨论。大家认为,近年来神话之所以倍受学者们青睐,除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这一原因之外,还在于它的思维模式本身。讨论中有的同志认为,从思维学这个角度看,神话既是原始人对世界万物秩序的解释模式,也是解释者自身的思维模式。也就是说,在神话中,既包含着被解释着的世界万物的秩序,也包含着用来解释世界秩序的思维程序,这二者在神话中是尚未分化的。事物都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思维形式也是这样。用现代人解释世界秩序的思维程序往前推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神话思维模式的特点。现代人用来解释世界万物秩序的思维程序,可以归纳为下列四种:因果序、行为序(行力效果)、矛盾序(对立统一)和系统序。用这种思维程序往前推移,我们可以发现,原始人在神话中,在解释世界万物秩序时,把一切都简化为行为秩序,是一种简单的刺激反应,即把世界万物及其变化都投射为一种行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例如天下雨与庄稼成长、太阳落山与天黑,都是行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由此,有的同志又提出,人类最早的观念是万物有灵这一提法不一定确切。从神话解释世界万物秩序的思维程序来看,万物都有行为,但万物不一定有灵,如“雨”、“太阳”、“树”就不一定有灵。万物有“行”论要早于万物有灵论,灵的观念的出现,要比“行”的观念晚得多。马利诺夫斯基不同意泰勒、弗雷译的万物有灵论,但他没有提出新的概念来代替,这个新的概念,是否就可以叫做万物有行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伪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伪科学是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者比科学还要科学的某种主张,如星占学、维里科夫斯基碰撞理论、李森科的无产阶级遗传学、丹尼肯的古宇航员理论等。伪科学不同于一时的科学错误,它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要害在于,它  相似文献   

9.
论伪科学     
伪科学对社会的危害是严重的。因此,对伪科学要坚决取缔、彻底铲除。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弄清伪科学的本质及其特点。伪科学的本质在于它的“伪”,即它是虚伪的、骗人的。伪科学的特点主要有:它打着科学的旗号,它包含骗人的圈套,它没有理论体系,它自身是不一致的,它与科学是不相容的,等等。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类是从古猿转变而来的,人类社会是从猿群转变而来的,劳动在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起了推动的作用,人类社会与猿群之间的根本区别也在于劳动,从而加深认识劳动的意义,并初步懂得“神创造人”的各种神话、宗教和迷信都是不科学的。教材分析这一课是讲解人类和人类社会的起源。这个问题是唯物论和唯心论长期斗争的问题,因此,科学而又通俗地介绍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产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一课有两个框题。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一方面加速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使科学理性进一步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并逐步内化为人们的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追求的过程。由此而言,科学理性似乎已成为判定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尤其是在今天的全球化背景下,更需要一种理性的精神作为我们深层次的观念支撑,因而对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理性状况的研究就成为必要。什么是科学理性?在一向缺乏  相似文献   

12.
《创造》1999,(9)
二十世纪是科学获得空前发展的世纪。从相对论、量子力学揭开自然科学之新篇章到本世纪末计算机、信息科学集中了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人类正大踏步走向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思想正日益深入人心。崇尚科学,依靠科学也成为这个时代的人们的主要意识。  然而,什么是真正的科学?在人类进步的历史上,科学与反科学、伪科学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歇过。近年来,各种迷信活动、各种伪科学有所抬头,李洪志的“法轮大法”就是打着科学的旗号宣扬迷信邪说,否定一切科学真理。他声称“人类现在的科学实质上是站在一个错误的基点上发展的,对…  相似文献   

13.
<正>在人类历史上,是希腊人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性自然观,这正是科学精神最基本的因素。许多古老的民族,或者只有神话或宗教式的自然观,或者缺乏对自然界的系统看法。自然界常常被认为是混乱、神秘、变化无常的,人在自然面前只能听从命运的摆布。而希腊人,首先把自然作为一个独立于人的东西加以整体地看待;其次,他们把  相似文献   

14.
在形形色色的科学滋生物中,也许最惹眼、最有争议的,恐怕非伪科学或假科学(pseu-do-science)莫属。撒加德说:"科学哲学中的最重要的规范问题之一,就是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问题。"要恰当划界,就要首先对科学与伪科学心中有数。关于科学是什么,我们大体还是心中有数的。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春节刚过,112位中科院院士联名呼吁:向封建迷信宣战!要求全社会逐步形成“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从根本上动摇愚昧、迷信和伪科学的社会基础。这股强劲的春风吹来,报刊、电视台也纷纷发表文章、材料,揭露封建迷信、伪气功给生产和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和对青少年的恶劣影响。但是,也有一些人对此举提出异议。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提出了许多使传统唯物论无法回答的问题,真科学与假科学、唯物论和唯心论的界线早已模糊不清了;另一种观点认为:宗教和迷信属于个人信仰问题,二者划不清界线,…  相似文献   

16.
蒙昧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对万事万物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和广泛,也就是说,我们离“无所不知”是越来越近了。这是很值得人骄傲的——很久很久以前,人怕狼,一听说狼来了就落荒而逃,只恨上帝少给造了两条腿;而有一天情况发生了变化,狼怕人了;再有一天,人要为狼划地为牢提供庇护,因为狼在人的围剿中已丧失了物种存活的可能。   这一切是从人的直立行走和会使用工具开始的;历史证明,人的强大应该拜科学所赐。   所以我们要:学科学、爱科学。   但神话和谎言还大有市场;更可怕的是,它们甚至是以“科学”的名义出现。市场上有大量…  相似文献   

17.
切莫摆错气功的位置四川成都钱军前些年,一些缺乏自然科学知识修养的气功师及其崇拜者,将气功捧至无所不能的地步。而1995年以来,一些缺乏社会科学及哲学知识修养的人又将气功贬为伪科学、巫术、妖术而加以猛烈抨击。对于以上两种现象,笔者深感忧虑。气功与科学并...  相似文献   

18.
近日,从网上看到有关凤凰卫视组织的科学与伪科学电视辩论的报道,据说场面火爆,双方的专家学者们一开始过招就处于亢奋状态,辩论险些演变为拳击擂台赛,这点实在出乎我的意料。对于什么是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标准本文不想多谈,因为这是一件很复杂的学术问题,要想提出新的标准并非易事。笔者关心的问题是学术辩论是否应该有一种伦理约束?坦率地讲,这场关于科学与伪科学的辩论什么实质问题都没有解决,反而成了一场当代通过时髦包装的诡辩术的集中演示。通过这场辩论,笔者不禁想问: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辩论应该遵守的伦理底线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正>公众能不能讨论科学问题?对这个问题,很多人期待一个是与否的简单答案。然而给出个简单答案,虽然容易,却无助于解决问题。这要先从科学是什么说起。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界的一种认知体系。从远古到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和文化,都对自然界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体系,他们或是基于神话等人类想象,或是在早期有限思维体系以及工具手段下,形成一种朴素自然观。14世纪文艺复兴之后的几百年间,科学先是在  相似文献   

20.
邵夏 《求索》2007,(12):139-141
科学划界并不是一种纯粹的理性活动,而是一种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存在,但这并不表明科学划界标准不存在。在社会生活中的确存在着关于“科学是什么与科学不是什么”的具体标准。科学哲学是对科学划界问题关注最多并且研究也最深入的学科,而科学哲学家是最有资格进行科学划界的主体。他们在教育公众、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抵制伪科学等方面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是科学划界的研究不应过分追求划界标准的逻辑严密性和普适性而远离了公众对科学的理解,远离了反对伪科学的社会实践。不管学者们愿意与否,学术最终是要为政治服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