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谁培养了我?     
我是一九六三年北京大学的毕业生,毕业后在北京中越友好公社和马池口公社参加了劳动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一年来,通过“三同”,访问贫下中农,参加了阶级斗争,才看到正是劳动人民养活了自己,因而对自己的主要思想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下定了决心,进一步好好地改造自己。由于长期以来的学校生活,我对劳动人民有过许多不正确的看法。认为“劳动人民的生活太单调”,“整天为了吃穿操劳,没有意思”,从而,严重地轻视劳动人民,轻视体力劳动。  相似文献   

2.
熊炳其一年就超过了罗马尼亚、日本、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 南昌县南新公社大港大队有个养猪场,管理不善,连年亏本。场里十八个全劳动力耕种八十多亩水田和二十多亩旱地,由于吃“大锅饭”,农活往往赶不上季节,亩产只有三百斤,真是端着金饭碗讨饭吃。(摘自公社资料)1981年12月,南新公社开始落实大包干  相似文献   

3.
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者建立自己国家政权的伟大尝试。公社虽然只存在了72天就失败了,但正如马克思所说:“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是消灭不了的。”公社及其战士所表现出来的革命英雄主义,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激励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者,为砸碎旧世界,建设新世界,实现人类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相似文献   

4.
1959年,在山西沁水县的一次全县备耕会议上,有个公社书记说:“我社保证每亩地上农家肥50担。”当时浮夸风正盛,一个公社书记跟着宣读:“我公社保证每亩地上农家肥100担!”  相似文献   

5.
他在逆境中     
《湘潮》1984,(11)
一个生活的新起点展现在小舟面前。一九五九年十月二日,他来到老革命根据地浏阳县原大瑶公社。十月五日,他和大瑶公社党委书记有过一次长达三小时的谈话。他说:“我的问题,就是省委扩大会议印的那些材料。我不承认我是反党、反毛主席,只是如实向中央反映了一些情况。”周小舟以一个普通干部的面貌,出现在大瑶人的面前。由于他胸怀坦荡,乐观开朗,没有一点架子,公社的同志逐渐解除了对他的戒备。相处的日子  相似文献   

6.
“共产主义”一词源于拉丁文,意思为公有。欧洲文字中的“共产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1834年至1839年之时,出现于法国巴黎工人秘密团体的革命集会中。法国工人当时使用这个词有双重意义:既渴望消灭私有制、实现财产公有制,又力求建立“公社”作为社会基层自治组织。因此,法文中的“共产主义”一词,既与公有制一词含义基本相近,又与公社一词密切相关。到1840年时,“共产主义”一词已从  相似文献   

7.
战胜诱惑     
1961年的一天.陈云在家乡青浦县的小蒸公社进行调查。当时正下着小雨,他头戴草帽.带着随行人员正在查看猪圈。突然,听见有人喊“廖陈云同志!”听声音似乎很焦急。在场的同志心中都感到惊诧,“廖陈云”这个名字只是在小时候被叫过.已经多年不用.早就没有人这么称呼了。陈云回头一看,原来是住在公社集体食堂隔壁的一位老太太.她是自己年幼时在一起玩耍过的小伙伴,  相似文献   

8.
有的同志认为,“三级所有”这个概念本身就解释不清。当时,人民公社搞公社核算,大队核算都不行,不得不退下来,公社、大队基本上剩下个空架子,但又不愿意退够,因此,将错就错,搞了“三级所有”。有的同志认为,“政社合一”与“三级所有”构成了公社体制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有多大     
这也算是个问题吗?作为一个中国人怎会不知道自己的国家有多大.那岂不跟不知道自己的家里有几间房、几亩地、场院有多大差不多………且慢,“国”虽然跟“家”连在一起,但“国”并不等同于“家”.也许不知道“国”有多大的还大有人在呐.  相似文献   

10.
很少有人听说过“上海人民公社”这个名词。“人民公社”不是都在农村吗?怎么上海也有了“人民公社”?确实,在那场史无前例的大动乱中,上海“蹦”出过“人民公社”,但是,只有短短的20天就“寿终正寝”了。 1966年9月13日,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的群众大会上,周恩来明确宣布,上海市委是革命的。但没过半个月,江青一伙就在北京与北京大学的聂元梓等人密谋搞垮上海市委。于是,聂元梓等人窜到上海,公开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同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一样,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究其原因,首先是方法论上的问题,往往不能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认识自己国家的国情。苏联从25年前的22大到前年的27大,关于苏联社会处在哪一个发展阶段的表述就有四次大的变更;1961年赫鲁晓夫提出“共产主义建立论”,1967年勃列日涅夫提出“发达社会主义建成论”,1982年安德罗波夫则提出“发达社会主义起点论”,1986年戈尔  相似文献   

12.
正"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收多收少都是我们自己的!"20世纪70年代末,这首出自安徽省凤阳县城南公社岳林大队岳北生产队的大包干到组歌谣,传遍全国。它不仅对推动我国农业大包干到户责任制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改革起到重要作用,而且还被国家教育部编入初中二年级历史教科书,对全国青年学生学习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初始阶段这段历史也很有意义。笔者是在1978年4月由地区机  相似文献   

13.
1972年12月11日早上,这是我一生中难忘的日子。时任宁都县黄陂公社党委副书记的我正在公社办公室办公,突然电话机里传来一阵急促的铃声,办公室负责人接了电话,这是县革委会的来电,通知12日有“重要来宾”来黄陂参观。恰逢公社党委书记钟积兰去省城南昌学习了,办公室负责人便向我与曾奇伟(时任黄陂公社党委副书记)汇报了此事。  相似文献   

14.
社教运动     
《湘潮》1992,(5)
1961年10月到1966年8月,湖南省大部分城乡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湖南的社教运动较全国约早一年,而且规模大。首先,用了一年时间进行酝酿准备。省委要求各单位的党组织要进行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从1962年10月开始,贯彻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农村社教的双十条政策,组织专门力量,在全省191个公社、2899个大队分批进行社教试点。1964年9月至1966年8月,社教在全省各地系统地铺开。先后在1299个公社,18000个大队及湘潭、株洲、衡阳等市和郴州镇进行了以“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简称“四清”)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由于“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全面展开,社教运动结束。  相似文献   

15.
“文化大革命”中的1970年初春,已“靠边站”的中共山西省晋中地委第一书记王绣锦根据组织安排,到榆次县张庆公社永康村,一方面接受“劳动改造”,一方面搞社会调查,实际上是重新使用前的过渡。为此,张庆公社革委会主任申守魁找永康村革委会、贫协会领导进行专题研究,并做了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6.
(一) “太平之风”起于诏安。50年代末,诏安太平公社提出“靠山、养山、吃山”口号.发动和组织社员开发万宝山.一年实现“四个万”(万亩果、万亩竹、万亩林、万亩油茶),开发山地6.38万亩。中共诏安县委总结了太平公社的经验,在全县开展“学太平、赶太平、  相似文献   

17.
安徽,似乎与“责任田”有不解之缘。 1979年1月,安徽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队18名农民“偷偷”将集体耕地承包到户,搞起了大包干。他们在一张纸上按了红印,发誓:“哪个因大包干进大牢,全村养活他一家。”邻村得知后,也悄悄干起了大包干。6月,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来到凤阳听了有关大包干的汇报后,当即表示支持。我国农村一场深刻的革命从此开始了。  相似文献   

18.
1979年初冬,我在安徽省委宣传部工作,副部长张春汉带领我们一行人到怀宁县龙泉公社蹲点。春汉副部长是位老红军,在理论界很有威望。在龙泉的日子,他常说“春天来了”,也常提醒我们“乍暖还寒”。龙泉公社书记名叫赵双全,当他得知我们快要结束蹲点回省城合肥去时,便安排大家出去玩玩。在一个湖滩上,赵双全说:“严凤英小时候在湖滩上挖过野菜。”  相似文献   

19.
1969年,“九大”召开,胡耀邦作为八届中央委员参加了“九大”,但没有被选为新的中央委员。“九大”之前和会议中间,有不少负责人找他谈话,让他写一个“深刻的”检查,说他是“红小鬼”出身,没有什么大问题,仍然可以当中央委员。可是,他没有写这样的检查。他说:“禄这个东西要看透。如果为了禄出卖灵魂,活着有什么意思?长征的时候死了多少人,那时候哪里会想到能有后来的禄?我还能劳动,自己能养活自己。”  相似文献   

20.
1961年的一天,陈云在家乡青浦县的小蒸公社进行调查。当时正下着小雨,他头戴草帽,带着随行人员正在查看猪圈。突然,听见有人喊“廖陈云同志!”听声音似乎很焦急。在场的同志心中都感到惊诧,“廖陈云”这个名字只是在小时候被叫过,已经多年不用,早就没有人这么称呼了。陈云回头一看,原来是住在公社集体食堂隔壁的一位老太太,她是自己年幼时在一起玩耍过的小伙伴。陈云和颜悦色地向阿婆打招呼,阿婆面有急色,气喘吁吁地跑到他跟前,一张嘴,嗓子就有些哽咽了。陈云一见,说道:“别急,什么事,慢慢说。”阿婆说:“昨晚,我的一只老母鸡被偷了。”边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