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淮》2007,(10)
十月,金桂飘香,国旗如海,国徽闪光,国歌飞扬。在普天同庆的大喜日子里,我的心中充盈着神圣、幸福、吉祥……国歌,每一个音符都是那么铿锵有力,那么掷地有声,激荡着十三亿颗心。你的每一句唱词都传遍祖国的每一个地方。倾听着那一次次的"前进!前进!前进!进!",我们热血沸腾,高歌猛进。啊,这是最响  相似文献   

2.
柯岩 《求是》2005,(24)
去年,当代中国研究所的几个同志来看我,问能不能帮他们搞一台诗歌朗诵会?这是我没想到的。我问他们,怎么想起来要搞朗诵会呢?他们说:原来有多少好诗啊!现在怎么都听不到了呢?到书店也找不到……比如《枪,给我吧!》,《向困难进军》,《柴达木小唱》,再比如“黄山松,我大声为你呼好!”说着说着竟背诵起来:“松一松手/同志/是同志在接你的枪!”“车过鸭绿江/好像飞一样/祖国,我回来了/祖国,我的亲娘!”“我走遍了/我广大祖国的/每一个地方/啊,每一个地方/我的/每一个故乡……”一霎时,刚解放时初升的太阳,共和国的黎明曙光,上甘岭的焦土、血衣,…  相似文献   

3.
毕淑敏 《党课》2014,(18):84-86
那一年,我“五一”放假回家,搭了一辆地方上运送旧轮胎的货车,颠簸了一天,夜幕降临才进入离家百来里的戈壁。正是春天,道路翻浆。突然在无边的沉寂当中,立起一根土柱,遮挡了银色的车灯。“你找死吗?你!你个兔崽子!”司机破口大骂。我这才看清是个青年,穿着一件黄色旧大衣,拎着一个系着棕绳的袋子。  相似文献   

4.
李天扬在1月6日的《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文章说,这几天,我一直在思量着"人多的地方不要去"这句话。我问了自己两个问题:其一,如果有朋友邀请我去外滩跨年,我会不会去?答案很肯定,不会!人到中年的我,是无论如何不会去凑这个热闹的。其二,如果我的孩子要去外滩跨年,我会不会阻拦?答案也很肯定,不会。原因很简单,我无法做到让他永远不去"人多的地方"。如果我们的孩子,见  相似文献   

5.
《湘潮》2016,(2)
正一弟:亲爱的一弟!我是一个弱者仍然是一个弱者!好像永远都不能强悍起来。我蜷伏着在世界的一个角落里,我颤慄而寂寞!在这个情景中,我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我的依傍,你如【于】是乎在我的心田里,就占了一个地位。此外同居在一起的仁,秀,也和你一样——你们一排站在我的心田里!我常常默祷着:但愿这几个人莫再失散了呵!我好像已经看见了死神——唉,它那冷酷严肃的面孔!说到死,本来,我并不惧怕,而且可以说是我欢喜的  相似文献   

6.
<正>我的同事好友老赵对我说,说不清楚到底是家乡把他丢了,还是他把家乡丢了。他说他好眷恋那句"妈妈,如果有一朵浪花向你微笑,那就是我"的歌词!他在努力地回忆着,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数说着……家乡是妈妈怀你生你的地方吗?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大跃进"年代,妈妈怀我在关内,为了填饱肚子,妈妈一路乞讨生我在关外。不知是妈妈丢了家乡,还是家乡丢了妈妈。没"坐月  相似文献   

7.
三百年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澳门回归的脚步声越来越近,离别了很久的游子很快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等待着"1999.12.20"那神圣时刻的到来,迎接中华民族的又一个团圆日!澳门回归是中华民族的又一盛事,是"一国两制"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伟大实践。自古以来澳门就是中国的领土。在澳门定居的中国渔民,为求  相似文献   

8.
冬至饺子     
<正>冬至虽说是一个大节气,对我们记忆深刻的是冬至不吃饺子要冻耳朵的传说,至今不能泯灭。我出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那个特殊环境下,对于孩子们来说只要家里做好吃的,和过年一样高兴!小时候的冬至,大人们都收工回到家,开始忙活起来,等母亲剁好饺子馅、揉好了面,母亲给我们几个分工明确,老大、老二擀面皮、包饺子、架火烧水,其余的则围在圆桌的周围等候母亲的临时分配,有时也乘着大  相似文献   

9.
蒋炀  周龙 《当代党员》2020,(2):19-20
2019年冬至时节,铜梁区东城街道飞凤村,蜡梅飘香。从村口往后山坡走,在一条静谧的小道尽头,坐落着4幢白墙黑瓦的砖房,走近一听,里面传来阵阵"咕咕"声。砖房里是一排排整齐的鸽笼,看到阳攀推门进来,一对对长着洁白羽毛的鸽子争相扑打着翅膀。"鸽子是有灵性的,它们都‘知道’我来了。"30岁的阳攀皮肤黝黑,穿一件黑底暗花的呢料西服,看上去比同龄人更为成熟稳重。  相似文献   

10.
正有人说:"家是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生活的起点和终点。"有人说:"家是黑夜里的北斗,是沙漠中的绿,避风的港湾,疲惫人生的栖息地。"也有人说:"家为人提供了无限的乐趣,同时也创造了无穷的苦恼。"李霞、丁佐军夫妇说:"家是老人、孩子、自己和爱人,一起相亲相爱,互相关心、体贴、包容、理解、鼓励;一起享受生活、享受人生的地方!"丁佐军和李霞是四师七十八团三连的双职工家庭,丈夫丁佐军现年45岁,妻子李霞43岁,儿子丁伟是家里的独  相似文献   

11.
心灵的温度     
教授的一群学生要离开教授毕业了,最后一堂课,教授把他们带到了实验室。皓首白发的教授说,这是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堂课了,这是一堂最简单的试验课,也是一堂最深奥的试验课,我希望你们以后能永远记住这最后一堂课。教授说着,取出一个玻璃容器,又往容器里注入了半容器清水。教授把盛水的容器放进一旁的冰柜说:"现在我们将它制冷。"过了一会儿,容器端出来了,容器里  相似文献   

12.
王通讯 《当代贵州》2013,(15):65-65
"生态位"概念是美国学者R.H.约翰逊于1910年提出的,指的是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简言之,就是一个物种的食物、习性、栖息地等生活要素的集合。最近,在一个电视节目中,看到贵州某喀斯特山区,生活着一种叫做"金线鲃"的鱼,还有一种叫做"白兜兰"的兰花,这两种珍奇物种只  相似文献   

13.
正背景介绍为了加强对白军士兵的宣传,苏区印制了一些揭露国民党军官压迫士兵的传单。这份《白军官长打骂压迫士兵》的漫画传单,画面只有两个人物,一个戴眼镜的胖军官,一手叉腰,一手执鞭,正踢打一个士兵,嘴里骂道:"这个狗种东西,不打不行啊!"趴在地上的白军士兵哭喊道:"哎呀!我讲错句话就这样打我呀!"传单上侧写着:"白军官长打骂压迫士兵,红军是工农的武装,是反对打人骂人!"  相似文献   

14.
正《雪祭》开头第一句话是":在遥远的藏北高原一个名叫雪拉山的地方,有一片冰雪覆盖的墓地,其中一块墓碑上赫然写着我的名字。"30年前,我们的部队就驻扎在雪拉山上。30年后,当我又一次路过雪拉山,禁不住感慨万千。我在颠簸的车上,用手机记事本写下了一首诗:"寒风如刀/划破了高原的棉袄/黎明一脸血红/我看见  相似文献   

15.
正"周幺婶"梁上泉曾在自家宅门上手书"玉泉居"匾书一方。他说:"‘玉泉’是从我和老伴的名字里各取一字,意思是梁上泉和蒲心玉住的地方,算是当时我们金婚50年的纪念吧!重庆方言剧《街坊邻居》里面那个周幺婶,就是我老伴演的,现在大家都喊她周幺婶,比我名气大得多!""玉泉"新婚之夜第一次住的地方,是达县(今四川省达州市)专区文工团一间道具室。  相似文献   

16.
正"窗外是月亮,不是路灯,再一个月圆,我们就该归故里了……西藏的月亮是我见过最大最亮的!以后还会回来的,想到离开,更多的是不舍和留恋。"这是我离开拉萨前发的最后一个朋友圈。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一直希望能够有机会到最艰苦的地方任教。当学校发出援藏通知时,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虽然那时,女儿才3岁,家里人也不支持,可我还是决定要去那里。因为最艰苦的地方,有更多渴求了解外面世界的眼睛,有更多需要关注的孩子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相似文献   

17.
魂系兵车     
正昆仑山上的红日破晓而出,茫茫雪峰披上银光;叶尔羌河泛着粼光,静静地流淌……汽车在黑色山体中,闯过一道道险隘,翻过一座座险峰,爬上平坝。领略了库地达坂的"雄劲",尝试了麻扎达坂的"险要",品味了黑卡达坂的"黑暗",此时,我长出了一口气,心里踏实多了。稍停,又开始继续前行。三十里营房到了。啊!我看到了红柳林!三十里营房在新藏公路里程碑313公里处,从清朝起就是兵营驻扎的地方。这里距边境线很近,离喀喇昆仑山口国境线100多公里,  相似文献   

18.
付松 《当代贵州》2014,(21):34-35
正从苗寨的木质吊脚楼,到苗族歌舞、服饰、节日……都是苗族人精神文化的根脉,需要保护、传承和悉心呵护。西江千户苗寨,一个"藏在贵州大山里的桃花源",一个"人类疲惫心灵的栖息地",一个"用美丽回答一切"的地方。这个居住着1288户、近6000村民的"世界最大苗寨",不仅拥有规模庞大的苗族民居,而且拥有特色浓郁  相似文献   

19.
合江剿匪记     
孙访友身边的马弁王贵和小李子见他不动声色,以为他听进去了.于是,王贵又小心翼翼地说:"司令,你听见大伙说的了吧?我看也是,先散了伙,以后再说吧.""就是嘛,追得咱连地方都没了,吃的也没了,还不得饿死呀!"小李子摆弄着一根草棍附和着.  相似文献   

20.
<正>看完贵刊2014年第5期刊登的《大山里的那束烛光》一文,我掉泪了,内心萌生出一种久违的感动和感动之外的温暖。因为那个清新、纯真的名字——宁夏,也因为那些大凉山里的孩子。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支教",为大山深处的孩子送去知识的阳光,宁夏让我看到一个"90后"的担当!我无法想象,在那样一个贫穷、落后、偏远、封闭的地方,开展教育工作会有多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