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董彦菊 《人民论坛》2010,(5):176-177
家庭暴力问题由来已久,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想消除家庭暴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同时,作为施暴的一方,男性应当为消除家庭暴力行为发挥其应有作用:一方面需要树立性别平等意识,另一方面还要将性别平等意识内化为自觉自动。  相似文献   

2.
<正>一、家庭暴力的妇联干预经验家庭暴力虽然发生在家庭,但暴力问题的影响早已突破家庭的局限,成为家事—国事—天下事。消除家庭暴力,必须引入干预机制,包括妇联干预。(一)妇联干预的必要性一方面,是广大妇女群众的需求。全国妇联公布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报告显示,在整个婚姻生活中有24.7%的女性曾遭受过不同形式的家庭暴力。据统计,全国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我国家庭暴力数量呈上升趋势,因家庭暴力导致离婚和人身伤害的事件日益增多。来自司法部门的数据显示,我国家庭暴力案件约占离婚案件的三成,每年有约10万个家庭因为家庭暴力解体。法学专家呼吁,应制定全国性家庭暴力防治法。  相似文献   

4.
家是爱的港湾,不是暴力的天堂。但在世界各国,家庭暴力都是整个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严重且复杂的问题。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我国家庭暴力发生率在29.7%至35.7%之间,其中90%以上的受害者为女性。面对家庭暴力,被施暴的一方如何保护自己?无疑,盲目忍受和以暴制暴都不是有效和良好的选择。法律,  相似文献   

5.
<正>家庭暴力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其他国家一样,中国存在家庭暴力问题,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和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多国的实践证明,制定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是防治家庭暴力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家庭暴力问题,已经启动国家级反家庭暴力立法工作。本文简要介绍中国反家庭暴力立法的进程和收获,以及全国妇联作为中国最大的妇女组织,在推动反家庭暴力立法中发挥的积极有效的作用。反家庭暴力立法概况中国政府重视对公民人权的保障,采取包括立法在内的各种措施积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相似文献   

6.
家庭暴力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我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过程中,警察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目前警察在干预家庭暴力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和困难,需要法律的完善来保障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稿)》在公安机关干预家庭暴力方面作了明确规定,这对警察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促进家庭与社会稳定和谐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征求意见稿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对此,从警察干预家庭暴力的必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出发,在强化宣传教育和进行警务改革的同时,当务之急是完善《反家庭暴力法》。  相似文献   

7.
“受暴妇女综合症”最早由研究家庭暴力的先驱、美国临床法医心理学家雷诺尔·沃柯提出。“受暴妇女综合症”是对在家庭暴力中受虐妇女行为特征的一种概括,反映了受虐妇女在周而复始的家庭暴力环境中长期提心吊胆、忍辱偷生、自卑无助的精神状态。文章分析了“受暴妇女综台症”形成的原因,及警察在处理家庭暴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警察对家庭暴力受害者救助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8月24日,随着反家庭暴力法(以下简称反家暴法)草案正式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社会呼唤多年的"反家暴立法"终于迈出了关键一步。据统计,我国2.7亿个家庭中,有8100万个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受害人群主要是妇女、儿童、老年人。不断增长和蔓延的家庭暴力侵害弱者权益、破坏家庭和睦、威胁社会稳定,已成为我国必须正视和解决的  相似文献   

9.
主持语: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立法已经列入了2012年全国人大立法规划,这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障公民人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立法措施,也是全国妇联以及中国法学会反家暴网络等社会组织多年不懈努力的成果。反家庭暴力立法属于社会法范畴,制定一部国家基本法层面综合性的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专门法律,应当涵盖对家暴行为的预防、制止、救助、教育、矫治、制裁等各种法律手段,是一个由行政干预、社会干预和司法干预共同组成的立体框架。为了进一步阐述制定家庭暴力防治法的重要意义及其应当涵盖的主要内容,我们邀请了国内多年从事家庭暴力问题研究的不同专业的法学专家,用笔谈的方式,一方面对制定家庭暴力防治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制定家庭暴力防治法的指导思想、重大意义等宏观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论证;另一方面,对于关乎家庭暴力性质及适用范围的家庭暴力概念、应如何设置在家庭暴力防治中具有特殊作用的多机构合作的干预模式以及如何在中国设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事保护令,以增加克减和根治家庭暴力、保护受害人人身安全的法律措施等具体问题进行深度的思考与探讨,并期望以此笔谈抛砖引玉,与各位学者、同仁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0.
法海拾贝     
上海:家庭暴力纳入接警受理范围近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修改《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修改稿提出了遏制家庭暴力的创制性规定,透露出的信息是:依靠制度的力量,用“社会总动员”方式遏制家庭暴力。据了解,在修改稿中特别设置了一项规定:家庭暴力被纳入接警受理范周,警方应及时出警,制止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做好调查取证工作。据上海市妇联有关人士介绍,目前,上海市各派出所正在开设家庭暴力受理点。(据《新民晚报》)  相似文献   

11.
怎样报道家庭暴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对2001年1月至6月九家地方<法制报>中家庭暴力报道文献的分析,试图了解在<婚姻法>修改草案公布、讨论和通过前后,国内媒体对家庭暴力的报道情况.研究发现,各地<法制报>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关注程度有差别;家庭暴力的报道以案例和纪实故事为主,分析报道尚缺乏深度;有的报道题目含混,反映着制媒者对家庭暴力还存在模糊认识;对国内外反暴力的理论研究和行动干预介绍较少.作者在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报道家庭暴力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家庭暴力作为一种古老的违法犯罪行为,发展到今天其含义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处理家庭暴力行为时,我们首先应当理解家庭暴力及家庭暴力的被害人的内涵及其特点。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家庭暴力被害人的"恶逆变",研究家庭暴力的被害人是在何种情况下由被害人转变为施害人的。家庭暴力已经成为危害家庭和谐及社会稳定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而家庭暴力的被害人发生"恶逆变"也给社会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13.
吴敬南 《前沿》2007,(12):174-176
家庭暴力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但对其并没有达到统一的认识;在防治家庭暴力方面,法律救济和各种社会工作还不完善,要有效的治理家庭暴力,立法工作必须做出反应,并积极强化立法和司法的介入。  相似文献   

14.
家庭暴力现象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也是违法犯罪问题。警察院校开设家庭暴力干预课程具有现实意义和专业价值。从当前警察干预家庭暴力问题的现状来看,积极开设《家庭暴力干预》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据全国妇联权益部部长蒋月娥介绍,从妇联掌握的情况看,近年来,各级妇联每年要接待和处理4万至5万件家庭暴力问题的投诉,并且数量和所占比例连年上升。(11月25日新华社)我国对于家庭暴力的制裁,原来主要是套用《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故意杀人、伤害和虐待罪等条款,虽然新婚姻法总则中也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暴力或以其他行为虐待家庭成员",但是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用于制止家庭暴力的单项立法。因此在执行过程中面临许多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妇运》2013,(4):29-30
家庭暴力问题是目前我国公民权益保护领域亟待法律规范的突出问题,影响家庭和睦及社会稳定。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将制定反家庭暴力法列入立法工作计划预备审议项目。为了加快这项关乎人民群众家庭幸福的重要法律的立法进程,全国妇联建议将《反家庭暴力法》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项目。一、制定反家庭暴力法的  相似文献   

17.
蒋月娥 《中国妇运》2011,(11):20-24
家庭暴力问题是一个长期以来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1995年,随着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将“家庭暴力”概念引入到我国,家庭暴力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禁止家庭暴力”明确写入国家相关法律,社会各界也在反对家庭暴力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一、妇女是家庭暴力最大的受害群体家庭暴力问题无疑具有全球性 ,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一般意义上讲 ,它指的是在具有血亲或姻亲关系的家庭成员之间 ,行为人以殴打、捆绑、强行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给他人造成身体、精神、性等方面伤害的行为。众多的数据表明 ,妇女是家庭暴力的最大受害群体。根据全国妇联权益部门的统计 ,在目前的家庭暴力案件中 ,丈夫对妻子实施暴力的占绝大多数 ,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90 %~95 %是女性。据龙岩市妇联的统计 ,丈夫对妻子的暴力案件占家庭暴力总数的 96 %。美国学者戴维·莱文森选取了《人类…  相似文献   

19.
剧剑涛 《前沿》2001,(10):113-114
20 0 0年 4月 12日 ,北京房山区一名 8岁的小男孩王闯 ,只因没有完成作业 ,被母亲骆淑平打成重伤 ,引发肾功能衰竭。这是一起严重的家庭暴力案件 ,后经房山区人民法院立案审理 ,以故意伤害罪判处骆淑平 3年有期徒刑缓刑 4年。在我们为这母子二人惋惜的同时 ,可发现 ,以往一提到家庭暴力 ,受害的往往是老人、妇女 ,而今 ,家庭暴力已殃及到未成年的孩子。尤其是父母对子女使用家庭暴力造成子女人身伤害 ,甚至诱发青少年 (特别是未成年人 )犯罪的案件在不断增多。有鉴于此 ,本文就家庭暴力与青少年犯罪间的关系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一、家庭暴力…  相似文献   

20.
季差 《人大论坛》2011,(12):24-25
1999年11月5日,由多米尼亚共和国提议,60多个国家支持,第54届联合国大会正式通过第134号决议,将每年的11月25日定为“国际反家庭暴力日”。近日“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虐妻案再次引发人们女性遭受家庭暴力的关注。据媒体报道,近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已正式受理了李阳美籍妻子丽娜的离婚诉讼案。离婚时,我国法律赋于了遭受家庭暴力一方诸多额外的权利,这些权利受害者不可忘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