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参政党是在我国宪政体制和政党制度的基本框架下参与到国家政权中去,他们不以夺取、分享执政权为目的,而是在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在多党合作的政党结构中参与国家政权的建设。我国现有制度为参政党参与国家政权做了一系列的安排与规定。从功能上看,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政权不仅是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借助于民主党派的专业知识优势、联系广泛优势、渠道顺畅优势和立场超脱优势,提高国家政权运作效能与决策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普京上台后,他认为核心的任务就是稳定国家政权和强化国家权威,而阻碍国家政权(确切地说应该是阻碍总统执政)最明显的三大势力是:寡头势力、地方与民族势力以及政党势力。一、三大势力1.寡头势力。在俄罗斯私有化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投机分子(大多是苏联时期的精英)借助自己的地位为自己谋取利益,渐渐地发展成为后来的寡头,甚至是寡头集团。20世纪90年代初期,寡头们就建立了庞大的金融、工业和传媒帝国,现在他们已经控制了俄罗斯经济中5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则是他们最风光的时候,他们不仅能够左右国家政权,而且能够通…  相似文献   

3.
邱祥吉 《廉政瞭望》2009,(12):10-13
乡镇政府,作为中国5级政权中最基层的政权组织,直接面对7亿农村人口,事关国家根基。然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乡镇政权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行政与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4.
“三三制”政权即抗日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民主政权。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基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其领导权属于中国共产党。三三制政权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成功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它实现了新民主主义的民主政治.对全国的政治民主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党课》2007,(4):48-48
建国以来,我国的乡镇政权设置多有变动,乡镇基层治理结构也随之变化。我国的乡镇政权制度大致经历了乡村政权并存、乡政权制、人民公社制和乡政村治这四个发展阶段。就国家政权组织结构来看,中国的政权组织设置到乡为止,其下的“村委会”或“生产大队”、“生产队”等组织形式,都不属于国家政权组织的范围。  相似文献   

6.
2006年12月8日是标志着苏联解体的《别洛韦日协议》签署15周年纪念日。15年前的12月8日,强大的苏联在事实上走完了自己74年的生命里程,而策划这一重大事件的只是3个苏联地方政权领导人,决策时间仅仅用了不到两天。  相似文献   

7.
古住今来,县级政权一直都是国家政权的基础,然而近年来发生在县级政权尤其是县委书记身上的腐败案件屡见不鲜,细究起来,权力过于集中、政务不公开、缺乏有效监督无疑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古住今来,县级政权一直都是国家政权的基础,然而近年来发生在县级政权尤其是县委书记身上的腐败案件屡见不鲜,细究起来,权力过于集中、政务不公开、缺乏有效监督无疑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刘锦理 《世纪桥》2009,(1):21-22
抗战时期的“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形式,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雏形,通过了解“三三制”政权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内容。可总结“三三制”政权为多党合作提供的成功经验,如何借鉴这些经验来继续完善今天的多党合作制度,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0.
易帜后蒋张在东北地方政权上的合作与争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易帜后到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南京政府对东北地方政权的机构、体制、人事等方面谋求染指和控制。张学良东北集团一方面适应南京政府的“统一”政策,对东北政权进行了某些改革;另一方面,将政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对南京的渗透、控制予以防范和抵制,并伺机加以扩展。二者在政权关系上总体是合作,也不乏明争暗斗。从本质上说是统治阶级内部中央集团和地方集团在利益、权力上的分配与争夺。  相似文献   

11.
执政能力是执政党执掌国家政权的能力,执政不仅包括执政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还包括通过国家政权来实现对社会生活各方面及人民群众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目的就是要通过自己的领导,带领全国人民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2.
聂红琴  陈安 《唯实》2009,(11):9-14
建国以来,我国对农村基层政权的构建,经历了一个逐步下移深入——全面控制——权力回撤的过程。这种国家权力由上而下,再从下回抽的路径,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在构建农村基层政权指导思想上动员、控制、自治前后相继的三种方略。回顾与总结建国后各个历史时期我国农村基层政权构建的经验和教训。不仅有助于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而且对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2011年上半年开始,全国各地县乡人大换届选举陆续举行,将选举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200多万人,涉及县级政权2000多个、乡级政权3万多个。  相似文献   

14.
中央苏区掀起新的“反浪费风暴” 1934年是红色苏维埃政权辉煌与苦难并存之年。 在此前后,中央苏区面临着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根据地本来提襟见肘的财经形势愈加严峻。由于历史等诸多原因,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也无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滋生腐败的消极因素。特别是贪污和浪费两大问题,败坏了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形象,损害了党群、政群和干群关系,严重动摇了工农民主政权的根基!  相似文献   

15.
李松林 《新视野》2005,1(3):68-70
1949年和2000年,中国国民党先后丢失了大陆政权和台湾地方政权。文章从总结中国国民党两次丢失政权原因的角度,全面论证了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极端重要性,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6.
说肃慎     
范镇威 《奋斗》2007,(9):62-63
在和中央政权建立密切关系最早的古代先民中,有一个生活在松花江、长白山地区的东夷人肃慎氏.也写作稷慎氏、息慎氏。他们生活在白山黑水间,是一个操大弓的民族,以狩猎野猪、狍鹿和打鱼为生,他们是女真人,也是满族人的祖先。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国家政权是否具有统一战线性质问题的认识不完全清楚.许多人认为,社会主义时期我国社会阶级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我国国家政权不再具有统一战线性质了.作者认为,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国家政权具有统一战线性质,并从历史发展、政治实践、国体内涵、法律依据、经济基础、统战特征、理论要求这七个方面比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其理由.  相似文献   

18.
1947年5月,"联总"驻烟台办事处美籍雇员史鲁域琪驾车撞死了人力车工人杨禄奎.围绕"杨禄奎事件"的处理,烟台市民主政府组织进行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史上第一次对国际组织外籍雇员进行民事审判的涉外斗争.这场斗争结束了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的法庭不能审判外国案犯的屈辱历史,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权对保障人权的重视,使人民看到了自己权益的真正代表者,展现了民主政权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下的政权职能和作用 ,一方面标示了政权系统存在的必要性和与社会其他系统的区别性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政权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机制必须以如何能最优化地发挥政权的特有职能和作用为标向。因此 ,在新世纪新形势下研究和推进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系统的建设 ,首先就应从政权系统的整体功能和具体职能的再认识着手 ,以新的视角重新认识、处理、调整和构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国家政权职能体系及其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20.
观点     
《廉政瞭望》2011,(1):10-11
县委书记“三多三累” 在我国干部队伍中,有2800多个县(市、区)委书记,他们不到全国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总数的1%,但却处于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考核多、检查多、会议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