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左祥云 《学习月刊》2010,(21):43-44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方势力对中国一直有唱衰与捧杀两种论调相辅进行.发展到现在.唱衰论与捧杀论有种种实同而形不同的变体。“唱衰”中国有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傲慢沦、中国强硬论等等。捧杀中国论则有,中国机遇论、中国责任论、中国必胜论、  相似文献   

2.
<正>一、唱衰中国论不绝于耳唱衰中国论是有历史渊源的,迄今已有三次高潮。第一次唱衰中国论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主要观点是认为中国社会即将崩溃。当时中国经济的内部局势严峻,投资过热,物价飞涨,通胀率超过18%,"官倒"猖獗,双轨制经济已经陷入泥潭。中国经济所处的国际环境险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国家如多米诺骨牌相继倒下,中国被认定是下一个崩溃的国家。  相似文献   

3.
《求是》2015,(6)
<正>过去20年,每当中国经济部分指标数据下降,西方就会冒出一些唱衰中国发展的论调。现在,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从高速降至中高速,"断挡失速"、"增长极限"等观点又渐渐流行起来。与过往揣测中国经济崩溃的说法不同的是,这一轮"唱衰中国论"与过去两年外需疲软、资源消费结构调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等少数西方大国从未放弃以大国对抗的旧有逻辑对待中国的发展。在新近提出"锐实力"之前,针对中国的各种软实力攻势从来就不罕见。在对华"唱衰论"近年来日渐失去市场的情况下,形形色色的"陷阱论""责任论"层出不穷。无论预言国强必霸、必有一战的"修昔底德陷阱",还是强调中国应承担更大责任的"金德尔伯格陷阱",最终目的无外乎都是在减轻美国自身压力的同时,尽可能迫使中国承担与自身能力不符的国际责任,最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唱衰中国的论调从未停歇。在过去20多年,先后兴起三波所谓的"中国政治崩溃论"、"中国经济崩溃论"、"中国社会崩溃论"。一波未平风又起,现在又有人炒作"中国金融崩溃论"。作者认为,在炒作"中国崩溃论"的人中,不排除某些外部势力想借中国经济陷于危险境地之际,否定中国前景,打击国内外社会的信心,加剧对中国的恐慌心理,进而达到"预期自我实现"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王武 《湘潮》2016,(1):22-23
一段时间以来,通过鼓吹共产主义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空想,试图以此来唱衰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过时论"思潮对当今中国社会思想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并不是虚无缥缈的空想,它在当代中国不但没有过时,在多个领域仍然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辛向阳 《党建》2012,(5):24-26
精彩导读●在国际社会中,对于中国政治体制一直有一种"唱衰"的论调,如"脱节论"、"正当性论"、"治理危机论"等等。这些论调表明,一些西方学者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存在着严重偏见和误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以其自身的优势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可靠的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8.
<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定调2024年政策取向、部署重点经济工作时特别强调,“要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在全球经济复苏势头不稳、动能减弱的背景下,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为的是对冲、消解唱衰中国经济的各种论调,增强国人的信心和底气,为中国经济爬坡过坎加油鼓劲。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我们有坚实的底气、有强大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及领导干部严格自律时强调,"各种诱惑、算计都冲着你来,各种讨好、捧杀都对着你去,往往会成为‘围猎’的对象"。那些巨贪正是在"围猎"中沉沦。大凡贪腐大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巨贪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潜伏着无数的"围猎"者,无论是"讨好""捧杀",还是"诱惑""算计",无一不是奢望得到利益。中国古典小说《镜花缘》中描写了大人国,人们出行时足  相似文献   

10.
《求是》2015,(1)
<正>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连续35年年均9.8%的高速增长,期间6.8亿人脱贫,这是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但是在中国转型过程中"中国崩溃论"和"唱衰中国"的论调在国内外却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原因在于国内外舆论界、知识界以西方主流的理论作为参照系来理解、认识出现在我国的各种社会经济现象和问题。事实上,社会科学的理论来自于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总结,发达国家社会经济现象的理论并非  相似文献   

11.
<正>在经历3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后,我国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变为中高速,进入增速减缓、结构优化、动力多元、质量提升的新常态发展阶段。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必然结果,符合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然而,一些西方媒体和学者再度鼓吹"中国经济崩溃论",唱衰中国经济。这是经不起理论推敲和实践检验的。从区域发展格局看,我国地域辽阔,城乡和区域发展差异大,多元化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完全可以绕开或跃过中等收入陷阱。"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表示。中等收入陷阱,是指由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以后长期停滞不前,人均GDP在四千美元到五千美元之间徘徊。支撑唱衰中国论调的理由有三个:分别是人口红利、资源红利、改革红利的消失。  相似文献   

13.
廖群 《前线》2023,(11):61-62
<正>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中国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一样发展速度放缓,“中国崛起顶峰论”伺机泛起。西方一些学者和研究机构宣称:“40余年来中国的崛起已经见顶,永远也追赶不上美国。”深入揭示“中国崛起顶峰论”在研究方法、常识逻辑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和谬误,有助于我们认清西方唱衰中国的真面目,深刻认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从而把稳思想之舵、坚定发展信心,沿着正确的道路砥砺前行。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国际舆论有一个突出的热论话题,就是中国成为世界大国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尽管西方世界仍有少数人在竭力继续唱衰中国,  相似文献   

15.
<正>一直以来,国际社会有一种唱衰中国经济的错误论调,认为中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存在着矛盾,不可能实现经济繁荣。但是,铁的事实证明,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经济奇迹。最近,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英国经济学家罗思义的专著《别误读中国经济》。作为一个外国学者,罗思义对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功表示充分的肯定,向外国读者全面介绍了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对那些歪曲和唱衰中国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北京青年报》7月17日刊登社评说,近日有媒体报道,由于中美经贸摩擦影响,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大量外迁,有人抛出了"唱衰"中国制造业的论调。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7月16日回应表示,中国制造业已经进入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出现企业到国外设厂经营是正常现象,"中国制造业外迁的规模并不大,而且是以中低端的企业为  相似文献   

17.
正以"中国经济崩溃论"和"做空中国论"为核心的经济悲观主义思潮自3月以来开始加速抬头。值得注意的是,本轮悲观主义思潮与以往几轮悲观主义思潮有本质的差别。一、本轮经济悲观主义思潮与以往有本质差别1.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化市场和生产链的地位提升,中国经济的下滑牵动着世界各国的神经,大量关注世界经济危机传递和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知名学者都纷纷加入"中国危机论"和"中国崩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GDP增长率由2010年的10.4%下行到目前的7.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唱衰中国、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几率增大等声音又起。那么,步入新常态后,我国能否以及如何实现对"中等收人陷阱"的成功跨越?对这个问题,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出符合发展规律的研判。"中等收入陷阱"风险依然存在"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19.
百家言     
《求是》2010,(7)
高祖贵:从容淡定看世界眼中的中国近来,国际社会有关中国的热议再掀高潮,从政治到经济再到军事、文化和社会,或褒或贬,或捧杀或棒杀,或亲或反,众说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经济不会出现所谓的‘硬着陆’,我们要看到问题的一面,更要看到发展的希望。"连日来,许多代表委员在接受采访时纷纷批评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呼吁全面辩证地看待中国经济形势,坚定信念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经济增速放缓是客观现实,但为什么总会有人把放缓等同于衰退、把减速视作危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