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伍英姿 《求索》2011,(10):224-225,198
新中国一诞生就面临全球性的冷战格局,冷战语境中中国当代文学要反映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发展方向,体现无产阶级文学属性。在这样的文学观念下,“英雄人物”因为能很好地承载“生活本质”而成为社会主义文学作品中的绝对主角。建国后近三十年里,虽然在冷战形势变动时,“英雄人物”论也受到过批判和质疑,但冷战语境中绝对主义、二元对立思维在文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阶级斗争一步步深化,“英雄人物”最终从确立走向了极池  相似文献   

2.
亚洲区域合作思想已存在百余年。冷战结束以来,以东盟自贸区协定的签订以及日本的率先探讨和实践为标志,亚洲区域合作被提上议事日程。然而,由于外部势力的干预以及冷战思维的延续,使得"东亚共同体"的构建以及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一波三折,走向"军事大国"的日本在对华战略的制定上自乱方寸。  相似文献   

3.
正在微博广泛应用并深刻影响社会生活的"微博时代",在微博信息传播的意见市场中,意见领袖覆盖各个领域,人数日益增多,同时,现实生活中的意见领袖也走向网络、走向微博平台,日益重视向微博平台上的用户传递信息、影响微博平台上的受众。与此同时,意见领袖在微博平台上进行的信息传播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微博这一新媒介也对意见领袖自身所应具备的素质有了新的要求。一、"微博时代"意见领袖传播信息的新特点与"面对面传播"、印刷媒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犹太文学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美国犹太文学是以犹太民族文化为土壤的,在美国当代文学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也对美国当代文学产生不同的影响。犹太人自从来到美国之后,就希望能够融入到美国的社会中,但是美国社会并没有接纳他们,自此"身份困惑"成为美国犹太文学中突出的主题。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文学的多元化特征开始不断体现出来,犹太文学作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民族文化,而且这种文学创作倾向在美国当代文学中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使美国当代文学呈现出显著的犹太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李加洞 《理论月刊》2007,(10):140-142
20世纪70年代随着"新冷战"的到来,太平洋经济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美国在亚太战略重心转向经济领域;"新冷战"使中国对外开放得以顺利启动并使战后形成的东亚经济体系发生变动,中国被融入到亚太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去;随着美国保护主义的实施、日本与亚洲经济进一步地结合以及"大中华经济圈"的形成,美国亚太经济一体化中有被边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媒介环境的变迁对青年亚文化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青年亚文化的研究取向经历着由"亚文化"向"后亚文化"乃至"亚文化资本"的嬗变。在当下的新媒体时代,以技术和情感为代表的多重逻辑牵引着青年亚文化的诞生与演进,呈现出一种符号狂欢的表征,且蕴藏其内的抵抗态度也由激烈渐趋走向温和。在这一文化抵抗过程中,"身份政治"的议题被日益凸显出来,但此时的青年亚文化仍未逃脱消费主义的收编。  相似文献   

7.
受兰克式史学研究思维的限制,冷战国际史研究曾长期局限于传统史学研究这一范畴,研究方法也表现出历史描述和史料解读的单一性.但是,随着人文社科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专业化、跨学科化趋势深入发展及冷战的结束所导致的相关国家的档案的大量解密,传统的冷战史研究逐渐向“冷战史新研究”过渡.尽管目前学界对“冷战史新研究”的概念尚无统一的定义,但其已获得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可.同时,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冷战史新研究”在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  相似文献   

8.
"把冷战作为结果来看待"这一论题有两层含义,一是针对国际格局而言,侧重于国际格局由均势到两极的巨大变化;二是针对冷战起源而言,是在冷战的形成过程中探讨冷战的本质.这两层含义在逻辑上是贯通的,即在变化的国际格局中理解冷战的发生.与诸多学者从二战后开始探讨"冷战为何发生"不同,以十月革命为逻辑起点,以美苏的力量壮大为基础,从战前、战中和战后三个阶段探讨美苏关系如何在变化的国际环境中凸显各自扩张倾向,则会看到美国的全球性扩张与苏联为维护自身安全的扩张无法调和,由此导致冷战格局的形成.冷战是美苏权力扩张相冲突的产物,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是这种权力之争的标签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避免冷战,这是中国日益强大过程中,躲不过去、必须稳妥迈过的一道"坎"。我们不打冷战,但不能不防冷战,要靠实力、靠定力,始终坚持原则、争取经贸磋商、推进文化沟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有基因、有底气、有能力战胜困难。  相似文献   

10.
冷战,其实是一个政治词汇,这个词汇一旦被用在了家庭中,温馨甜蜜的两人世界就变成了战场,屋檐下不是炊烟袅袅,而是乌云弥漫。在很多夫妻发生矛盾时,沉默是一种武器,用来抵抗对方,发泄对彼此的不满,也是夫妻对待矛盾的一种消极处理态度。冷战中,受到伤害的永远是两个人;冷战中,永远没有赢家。冷战过后,婚姻的温情会因此而减少,附加了一种冷漠。而冷漠会如寄生虫一般依附在两个人的情感上,一不小心,便又会滋生出新的冷战因子……两三天,数月甚至数年,长时间处于冷战状态,冻结了爱的温度。正如没有一对夫妻希望离婚一样,也没有一对夫妻希望冷战变成"常客",频频光临自己的婚姻。所以,如何不让冷战发生,其防范是重要的核心。当冷战发生后,主动沟通又是非常有效的化解方法。  相似文献   

11.
美国依靠研发高技术武器系统来获取质量优势,以此抵消其他国家部队的数量优势,这一做法被称为"抵消战略"。"抵消战略"是一个动态、非对称的竞争思路,着眼于提高美国部队的军事效能,重塑战争的作战样式,改变军备竞争的游戏规则。冷战后的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前美国推出的第三次"抵消战略"能否凭借历史经验来继续保持美国的优势仍待观察。研究"抵消战略"有助于把握美国军事战略的某些特征与走向。  相似文献   

12.
如今被标注为"小粉红"群体的90、00后爱国主义青年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以其独有的方式参与民意表达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网络舆论的走向。由于这一群体善用网络但对历史却缺乏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时代的背景下其政治参与往往具备行动模式的一致性、自主性以及话语风格的图像化、二元化特质,而这些特质又加速了传播形态的集群式发展,舆论走向由"内聚"向"外扩"再到"集群",呈现出一种闭环式的大社区化模式。  相似文献   

13.
进入2010年后,中美两国在美国售台武器、奥巴马会见达赖、谷歌事件、人民币汇率、两国人权状况等一系问题上发生龃龉,使此前一年的蜜月快速消失。对此,有些国外媒体传言,中美关系有可能像美苏关系那样走向冷战;但也有人  相似文献   

14.
201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王蒙被党和国家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评语中称:王蒙作为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文学创作者,见证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之路,其作品具有代表性和开拓性意义,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各国出版。他发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青年作家,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感谢时代赐给我的幸运!"在北京,刚过85岁生日的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  相似文献   

15.
奔腾的历史长河流入新世纪,一瞬间已过去了7个年头.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一系列的新成就的同时,文学事业却出现了一些滑坡的现象,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在作家们呼吁重振文学雄风之际,高层领导也关注到了这一问题.2007年11月21日下午,在上海市作家协会第八次会员大会上,新上任的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在发言中号召"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文学事业,不断提高领导文学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时,全场掌声雷动.趁着这一东风,记者带着中国现代化与文学事业的关系这一问题,分别就作家的历史使命如何与民族命运相结合、当代文学的走向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问题,采访了继任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的《上海文学》社长、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后,在全球范围产生了新一轮民族主义浪潮,伴随着新民族主义的兴盛,其对国际关系和国家对外政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力。本文运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法考察后冷战时期日本新民族主义产生的原因,并以体系层次、国家层次、社会层次为契入点,探讨日本新民族主义产生的外部环境和社会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民族主义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具有基本特征的回归是多层变量因素相互作用的必然产物,并且这一政治思潮将会影响日本的对外关系和东亚地区政治格局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7.
由"艺术终结论"引发出"文学终结论",并衍生出了一系列问题的论争,直接涉及当代文学的生存状态.在这个被舆论所操纵的电子传媒时代,文学艺术的根本意义应是使人多样化的、可能性生活得以呈现;其本质仍是一种可能性生活,是对可能生活的观念性实现、过程性开启.在这个意义上,文学艺术既不会"死亡",也不会"终结".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以后,新崛起的神权政治意识形态与旧的地缘政治思想结合,在美国国内形成"新冷战意识形态"。美国对华宗教渗透出现与"新冷战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新模式,这种模式的根本诉求正是以《国际宗教自由法》为标志的"新宗教治外法权"。一、美国对华宗教渗透新模式"渗透"一词有时会给人"遮遮掩掩"、"捎带"  相似文献   

19.
<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冷战落幕。西方政治学界就未来世界的格局,展开了后冷战时期的第一场论战。这场争论,可被称为"文明的冲突"与"历史的终结"的对话:论战一方的代表人物为哈佛大学教授萨缪尔·亨廷顿。亨廷顿认为,冷战后的世界并不太平,以"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的对抗,将被以"文明"为单位的对抗所取代。亨廷顿将世界分为七大文明圈,认为不同文明圈下生活的人们,具有根本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文明间的不同不可调和。  相似文献   

20.
《学习与实践》2003,(6):33-38
影响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因素郭隆隆 (上海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冷战结束后,世界“两化”(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出现了并行发展的势头。从冷战结束后的现实来看,二者之间有相互制约的一面,但相互促进仍是主要的一面。各国利益上的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国际安全环境中的敌友阵线已不再像冷战时期那样泾渭分明。这一特征为当代的政治多极化进程提供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