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威 《学理论》2012,(19):260-261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方面起着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所讲授的内容,更是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精神的寄寓和载体。从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近现代史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拓宽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途径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长期以来我们党所倡导的“弘扬民族精神”变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要从新的时代发展要求出发,把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使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真正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形成,是自然环境、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文化观念综合作用、长期积淀、不断塑造的结果。当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特定形态,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现实基础和时代内涵。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更有其特定的方式。只有完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方式,才能真正做到既坚持弘扬民族精神,又培育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4.
在中华民族绵延悠久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培育、继承、发展起来了伟大民族精神,这就是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伟大民族精神是体现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思想精粹,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伟大民族精神具有历史、现实和未来三重维度,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伟大民族精神具有时代价值,始终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及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民族精神的弘扬对提高我国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对民族精神进行了不断的探讨,本文对所涉及的民族精神的内涵、内容、特征和培育途径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最后提出一些思考与总结。  相似文献   

6.
杨微 《学理论》2012,(29):251-25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精神具有强大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其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高校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校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途径: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明确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内容;拓宽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渠道。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3,(35)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最不能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在现阶段,大学生民族精神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状况令人担忧。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民族精神弘扬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正确认清和把握民族精神弘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需要对其中蕴舍的深层理论问题加以廓清,而这离不开对当代诸多有影响的社会思潮的反思.就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过程中如何处理与新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文化相对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关系作出较为系统的梳理和辨析,可以明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大学语文教学能够通过自己有效的课堂活动对太学生的人文情怀进行关照,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升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与文化素质,可以在文化全球化、多元化发展的当今社会,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0.
姜素勤 《理论探讨》2005,(6):99-10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明确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坚持以人为本,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出发点,以法治为保障,大力弘扬中、外优秀文化,注重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将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教育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全过程,并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团结和动员全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的日益发达,以及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西方文化思潮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多维的影响.在新形势下,应当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培育具有社会主义现代价值观的主流文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12.
路旭 《学理论》2013,(21):374-375
针对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理清民族精神的历史渊源与时代内涵,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的冲击和挑战进行分析,探索与研究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具体内容和适合的途径,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途径,而且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既注重理论上的梳理,增强大学生的理论思考能力,又追求项目研究的实践价值,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研究,构建适合当代大学生实际的民族精神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个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一个民族也同样需要一点精神。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民族冲突和文明冲突日趋尖锐的今天,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在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就要正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精神,并对其基本特征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正处在大变革、大转型和大发展的历史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既需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又需要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的规范保障,更需要赋予现代文化和现代制度以精神灵魂的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力支撑。为此,我们要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科学有效地解决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培育的目标制定和体系建构问题,创建日趋完善的现代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培育平台,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培育具有新的时代特征的现代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5.
原方  崔建国 《理论探讨》2005,1(4):161-16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在弘扬传统民族精神的同时,培育了新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6.
科学揭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蕴涵,阐明其时代要求、价值规定和目标定位三个前提性问题,在理论层面上既是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三个基本特征——时代性、价值性和目的性的积极回应,也有助于实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新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之间的现实勾连,是新时期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要做实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
陈巍巍 《学理论》2011,(3):223-224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建设,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摆在每一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艰巨的任务。受全球化的影响,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也面临诸多的挑战。针对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应与时俱进地采取应对措施,强化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处于经济全球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对于迎接全球化趋势的挑战和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高校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必要性,高校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诸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国防教育对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作用和国防教育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主要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探析,以促进国防教育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乙舒 《学理论》2014,(7):185-186
全球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已经逐渐深入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在他们身上出现的国家与民族意识弱化,缺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趋于功利化的价值取向等对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带来了挑战。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状况的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弘扬中国精神是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思想理论基础,是解决大学生实现"中国梦"进程中各种难题的精神支撑,大学生实现"中国梦"必须以弘扬中国精神和践行中国精神作为自己行为的出发点。分三个部分对这一内容进行尝试与探索。第一部分,阐述了什么是"中国梦"和中国精神;第二部分提出大学生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弘扬中国精神对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积极意义;第三部分指出了以弘扬中国精神来激励大学生实现"中国梦"所采取的路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