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刘涌案再审前后,由一方当事人聘请比较有名气的法律专家出具法律意见书提交法院这种现象,成为人们评论的焦点。实际上,在此之前,这种现象便已经引起了各界的关注。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此曾专门作了调研,全国人大代表也提出过议案叫停"专家法律意见书",有研究者将其称之为"特别时期的怪胎",未聘请专家出具法律意见书的当事人也惊呼"专家话语霸权"带来的不公……。  相似文献   

2.
近来,司法领域出现了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即在案件发生后,涉案的一方当事人或者刑事案件的被告人不惜重金聘请法律专家"论证研究",出具法律意见书,为其辩护.对此举到底应如何看待呢?  相似文献   

3.
刘涌案件一审判决后,14位法律专家出具了《法律意见书》,此举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我们认为,《法律意见书》与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刘涌案的改判,并不可简单地划上等号。问题是,司法实践中,法律专家出具《法律意见书》还不是个别现象。这种做法“利”“弊”如何,本期以笔谈的形式就此问题组织专题讨论,谨望读者能自己作一个判断。  相似文献   

4.
学界和实务界对专家意见书的争论似乎从未停止过,邀请专家论证并出具专家法律意见书的案件也呈现出普适化的趋势。笔者从专家意见书的性质、产生专家意见书现象的原因以及专家意见书的合法性、合理性等方面对专家意见书进行了分析,并在最后提出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谢望原 《中国律师》2001,(10):55-56
一、“专家法律意见书”产生的社会背景诉讼当事人邀请法律专家就自己涉讼的案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法律意见,并将其提交司法机关或有关国家机关或上级主管部门,试图通过此举最大限度地维护其合法权益,这是近些年出现的社会现象。为什么会出现此一现象显然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从历史的层面来看,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历史原因,我国在20世纪60—70年代,民主与法制建设以及法学教育中断了近20年。这一历史性悲剧对我国司法领域的直接影响导致了法律专业化司法人员严重不足。虽然经过20来年的大力培养教育,司法人员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6.
“专家法律意见书”对审判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在法院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常出现一方邀请或双 方当事人分别邀请法律专家举行“专家论证会”,并向 法院递交“专家法律意见书”的现象,这对法院审理案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正确认识和评估专家法律意见书对审判工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司法独立”在现代社会的  相似文献   

7.
孔庆余 《中国公证》2004,(10):24-26
近年来,在一些争议比较大的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当事人一方或双方设法邀请知名法律专家或者学者,通过论证会的形式为案件出具专家论证意见书,以支持本方观点,并试图影响法官的内心确信和裁判.专家意见书频频在法庭上出现.其中,在全国瞩目的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刘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进行的终审审判中出现的一份专家意见书,引起众多专家、学者以及普通民众的质疑,认为专家意见书在此案的改判中起了比较关键的作用,干扰了司法独立,影响了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8.
我国罪犯的减刑、假释由所在监狱出具法律意见书,报请法院裁定。实践证明,这一法律关系尚有缺陷,主要是法院在裁定中存在的问题。1.审核裁定结果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监狱在出具法律意见书时层层把关,非常慎重,在层层公示的基础上,写出减刑意见书,并且,这个过程是在检察院驻监检察机构的参与和监督下进行的。尽管如此,法院在审核裁定中变动的比例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9.
有关经济法的概念、地位、调整对象等问题一直是我国法学界争论颇多的领域。的确,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广泛平顶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探索,一种传统的法的理论无法解释的法律现象越来越突出。但如何认识和阐释这些现象呢?新的法律现象预示着新的法律部门的出现?还是预示着新的法律研究方法的出现?抑或在新的法律现象之下,人们应该反思传统法的理论呢?很遗憾,人们并没有想这么多,而是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探索和寻找新的法律部门的思路之上。这在中国法律学者身上表现尤为突出。从经济体制改革之初一直到现在,中国的经…  相似文献   

10.
面对婚姻危机,是抽刀断水解体,还是一忍再忍继续?为减少草率离婚现象,“试离婚”争议声中频频出现。那么,“试离婚”是挽救婚姻的一副良药,还是面对需求的市场炒作?它能否真的成为婚姻的缓冲带?又如何从程序上避免草率离婚?目前,“试离婚”游走在法律边缘,备受质疑,频惹争议。  相似文献   

11.
小非 《法庭内外》2010,(5):34-36
面对婚姻危机,是抽刀断水解体,还是一忍再忍继续?为减少草率离婚现象的发生,“试离婚”在争议声中频频出现。那么,“试离婚”是挽救婚姻的一副良剂。还是面对需求的炒作市场?它能否真的成为婚姻的缓冲带?又如何从程序上避免草率离婚?目前,“试离婚”游走在法律边缘,备受质疑。  相似文献   

12.
上级检察院应否制作《支持抗诉意见书》?编辑同志:我们在支持抗诉工作中遇到这样一种情况,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支持抗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制作《支持抗诉意见书》送达该院,该院从收到《支持抗诉意见书》之日起计算审理抗诉案件的期限,请问此种说法有无法律依据?吉林...  相似文献   

13.
子午 《江淮法治》2010,(4):32-33
面对婚姻危机,是抽刀断水解体,还是一忍再忍继续?为减少草率离婚现象,“试离婚”争议声中频频出现。那么,“试离婚”是挽救婚姻的一剂良药,还是面对需求的炒作市场?它能否真的成为婚姻的缓冲带?又如何从程序上避免草率离婚?目前,“试离婚”游走在法律边缘,备受质疑,频惹争议。  相似文献   

14.
公诉意见书是出席一审法庭的公诉人在法庭辩论阶段的第一轮综合性发言,高检院对其格式及内容提出了一些原则性要求。本文拟结合实践对公诉意见书的几个具体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公诉意见书与起诉书的关系   按照通常的看法,公诉意见书是起诉书的补充与发挥。 [1]那么它应如何起到这一作用呢?众所周知,起诉书对认定事实理由的表述非常简略,并不直接引用证据论证认定的事实,更不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进行分析或驳斥,典型的表述方式是“上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认定”。 [2]笔者认为,公诉意见书应当弥补起诉书说理不…  相似文献   

15.
专家意见书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专家意见书的法律性质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引起了广泛注目。本文认为 ,其法律性质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在不同场合下 ,专家意见书可能是意见证据 ,可能是起诉状的一部分或者答辩状的组成部分 ,也可能是外国法查明的辅助方法。本文对这种情况分别作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企业组建股份制、申请股票发行和上市交易中,律师法律意见书已成为向地方政府或中央企业主管部门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上报时必备的配套文件之一。律师法律意见书和律师建议书、见证书有什么区别,各有哪些特点,包括哪些内容及其制作程序和制作方法等问题.目前,还正在摸索和探讨之中,国家还没有正式提出规范性的模式。笔者试对申请股票发行、上市的法律意见书中何制作略陈浅见.与律师同仁探讨。一、律师法律意见书的概念和特点律师法律意见书,简而言之,就是对某一事项提出法律意见…  相似文献   

17.
姜颖 《法庭内外》2014,(10):48-49
第四部分微博侵权的法律救济与民事责任 现实生活中,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是孤岛上的鲁滨逊,总是要与他人发生关系,网络世界也是一样。在这个过程中,多多少少会出现摩擦、甚至纠纷。那么,当面临这些纠纷时,我们该如何解决呢?  相似文献   

18.
应海东 《法制与社会》2011,(31):179-180
司法腐败现象日趋严重,我们亟须寻找一种完善的监督机制来抑制趋势的蔓延。本文将对我国司法腐贩的成因及对策作出相关论述。我国的司法腐败现象又具有哪些特殊性?我们该如何去面对,如何去防范?  相似文献   

19.
"专家法律论证意见书",恐怕是经过一系列案件洗礼后,近几年整个法律界热度最高的词汇。对于这一热点,本文从法治理念和宪法入手肯定其参与司法的重要意义,并从定义区别、司法独立、定性难三个方面加以论证,提出对专家意见书不应全盘否定,既反对将其妖魔化、边缘化,也否定其现行的直接干扰主审法官意见的行为和对重要概念的自行理解。主张立法支持、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20.
如果讲山寨现象涉及哪些知识产权的问题,我们干脆忘掉“山寨”这个概念。总是在“山寨”裹面想这个问题还如何创新?如何迎合纲民?必将引到一个不太恰当的位置上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