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与非洲联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本质内涵。它有着历史进步性,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一些发展的机遇。非洲国家面对被边缘化的局面,探索采取符合洲情、国情的新的发展战略,走联合自强的道路。《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是勾划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和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蓝图。非洲联盟的成立为实现这一计划提供政治和组织保证。非统组织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为非洲联盟所替代是必然的。非洲联盟有其明显的特点。要实现非洲联盟的已定目标任重道远,还可能会有波折,但前景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2.
非洲当自强     
内忧外患将非洲推向边缘 在亚非拉三大洲中,非洲发展相对滞后.冷战结束后,在经济全球化和西方民主风潮的冲击下,非洲国家深层矛盾激化,政治经济局势剧烈动荡,"边缘化"趋势严重.非洲人口超过7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1%以上,但GDP仅占世界GDP的1%,人均不足500美元,对外贸易仅占世界贸易的1.5%.目前,全世界最贫困的49个国家有34个在非洲.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全球化进程与社会主义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全球化进程与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启动的条件,但是资本主义进程、全球化进程与"世界历史"进程并不同步.应完整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包括被恩格斯晚年放弃了的论点,而不能断章取义.应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与"两制"关系的新特点,只有在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深化自身的体制改革中,社会主义才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冷战结束,世界经济开始朝着全球化与自由化趋势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冷战结束以来国际上发展最迅猛、影响最深刻的一种趋势。但是,经济全球化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影响;既有机遇也有风险。经济全球化为非洲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有利于吸引外  相似文献   

5.
于江 《当代世界》2024,(2):50-55
非洲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大陆之一,是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一极、全球经济增长新的一极、人类文明的多彩一极。在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的指引下,中非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务实合作提质升级、相互支持坚定有力,新时代的中非关系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树立了光辉典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与非洲构建高水平的命运共同体,符合人类命运与共的历史潮流和现实需求,将助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历史进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全球化的客观现实和发展趋势,就必须对其作出历史考察和制度分析.如果把全球化的研究放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制关系史的背景下来看,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同全球化密切相关.目前,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进程方兴未艾,改革开放中的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在全球化中面临着制度和发展的双重挑战.但是,作为历史阶段的全球化,有着自己的客观发展规律.归根到底,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结果将是反对资本主义的,其前景将是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视域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发展,以及两制关系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观察全球化问题.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背景下的崛起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困境中,社会主义是唯一可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很高兴应邀参加本次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对非合作,这是一个重要而且令人感兴趣的议题。全球化正深刻地改变着世界,改变着非洲,改变着国际关系。在此背景下,探讨如何加强国际社会对非合作很有意义。下面,我愿着重就全球化对非洲的影响、国际社会对非合作应注意的问题、中国对非合作的方式和特点及中非欧合作应遵循的原则等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9.
非洲,2057年     
2007年标志着非洲独立50周年。我把非洲独立定在1957年4月6日,那一天,英国殖民地黄金海岸变成了独立国家加纳,它是当时被叫作撒哈拉以南非洲获得这一地位的第一个殖民地。争取独立斗争的领导人是克瓦米.恩克鲁玛。世界称这一天为非洲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各国派出领导人参加在阿克  相似文献   

10.
世纪之交对于当代社会主义的最大挑战,就在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发展的新变化.全球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在全球化时代的历史任务,必然在于追随世界现代化进程,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是为迎接全球化时代递出的一份答卷.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给予了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以新的回答.  相似文献   

11.
李安山 《当代世界》2012,(10):21-23
随着中非关系的快速发展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发酵,中国企业走进非洲的步伐无疑会不断加快。这既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趋势,也是中国、非洲与世界经济融合的一种结果。近年来,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危机在全球持续恶化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2.
非洲现有41个国家为世贸组织成员国。长期以来,由于发展水平较落后,大多数非洲国家在世贸组织中对自身利益不太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迅猛发展的经济全球化浪潮,非洲国家在世贸组织中积极捍卫自身权益,迫使发达国家做出一些让步。从长远看,非洲国家只要加强团结,加快发展,就能在世贸组织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非洲国家以两种方式入(关)世 (一)自动转为世贸组织成员。非洲有53个国家,绝大多数曾为西方殖民地。它们在世贸组织的前身关贸总协定1948年成立时,尚未赢得民族独立。因而当时一些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的殖民地国家,如南罗得西亚(现津巴布韦)、肯尼亚、毛里求斯、科特迪瓦等,是由宗主国代替签约入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审视全球化有两个维度:一方面,从历史辩证法的客体维度出发,对资本全球化造成的世界历史性进步与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另一方面,站在历史辩证法主体维度的立场上,依据资本全球化的历史发展趋势,认为资本全球化必然要被人类历史发展所否定而过渡到共产主义。马克思在历史辩证法主、客体维度统一的立场上,得出了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的人的本质力量是产生全球化的根源和推动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力量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14.
非洲沦为第四世界的根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每月评论》2002年3月号刊登了萨米尔·阿明题为《非洲:生活在边缘》的文章。该文以非洲大陆自16世纪以来的历史事实和当前现状说明,非洲很早就深深地卷入全球化,建立了一种过度外向型经济(其外向程度为全球最高,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服务于西方资本增殖利益),从而导致对人力和自然资源的掠夺性、破坏性开发,这正是非洲很多地区今天沦于第四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该文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05年的八国峰会把非洲脱贫作为重点,做出了免除债务和增加援助的重要决定。这对于非洲脱贫是必需的,但起不到关键作用。从殖民主义历史、政府腐败、不公平贸易诸方面来解释非洲贫困的原因各有其理由,但都不够全面和切中要害。非洲脱贫的症结在发展。这是一项综合工程,必须多管齐下、标本兼治,聚集各方条件,全力以赴。非洲脱贫困难和希望并存。  相似文献   

16.
今年9月6—24日,第六次非洲执政党研讨考察活动在北京举行。来自佛得角、刚果、加蓬、吉布提和尼日尔五国执政党的代表与会。此次活动的主题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巩固执政地位的经验与教训”。与会各国代表围绕在全球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非洲国家的执政党如何加强自身建设、巩固执政地位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国的非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20世纪中国的非洲研究的概述。作者将中国的非洲研究分为四个阶段,即感受非洲(1900—1949)、支持非洲(1950—1965)、了解非洲(1966—1977)、研究非洲(1978年至今),对涉及历史学、政治学、文化研究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并对影响中国非洲研究的历史环境和客观因素进行了分析。20世纪中国的非洲研究颇有成就。非洲研究正逐步由政治取向转为学术取向,研究领域由窄到宽,研究水平逐步提高,与实际部门的交流也在加强。中国的非洲研究也存在缺陷,如研究者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研究范围过于宽泛,少有国别或个案研究,与国外交流不多,研究成果很少以外文出版。中国国力的提升和对外交往的需要将大大推动非洲研究。  相似文献   

18.
美刊《每月评论》2003年11月号发表了萨拉·布拉金(Sarah Bracking)和格雷厄姆·哈里森(Graham Harrison)的题为《非洲:帝国主义和新形式的资本积累》的文章,认为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扩张和渗透把不平等结构移植到了非洲,在当地培育了贪婪的经济政治精英,并使非洲受外部支配,却没有给当地人民带来什么实在的好处。因此作者认为,在分析非洲现状时,使用帝国主义概念远比后帝国主义或全球化概念更能接近事情的本质。文章主要内容如下。非洲国家在结束殖民统治后,在从独立到1973年石油价格上涨的发展时期,国家经济计划,大规模的公共投资,以及以多…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列宁虽然也像马克思、恩格斯那样没有明确地提出和使用过"全球化"的概念,但是却不仅有世界历史理论,也有全球化思想,而且还极其丰富。列宁全球化思想的形成,离不开作为其理论基石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全球化思想即世界历史理论,离不开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帝国主义时代第二轮全球化发展的总体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离不开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对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活动的尝试和探索。这些构成了列宁全球化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全球化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20.
非洲社会主义作为非洲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思潮和意识形态,一度成为当代非洲广泛流行的政治思潮,也是非洲许多国家在独立后选择和奉行的一种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非洲社会主义研究呈现出阶段性和多样性特征。但由于非洲社会主义的产生和衰败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原因,还需要引入历史性研究视角,对其进行客观阐述和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