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警察媒介形象深刻影响着受众对警察群体的认知与判断。以电视民生新闻报道为审视视角发现,警察媒介形象是多元化的,以积极正面的执法者和服务者形象为主,但同时也是被无端纠缠与暴力袭击的受害者以及懒政怠政、徇私枉法的违法者。通过个案分析发现,涉警报道凸显了新闻叙事的故事性和对警察形象的卷入性,但在发挥批评功能时却避实就虚,存在着对警察形象的过度消费。自我审查机制和利益驱动下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是新闻生产的内在机理,也是警察媒介形象呈现的重要动因。公安机关应正确认识媒体的社会功能与运作现状,高度重视警媒联动工作机制建设,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介入警察媒介形象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论坛》2009,(11):I0003-I0003
2008年11月2日,楚雄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云南电视台直播报道组克服重重困难,及时进行了10多场、近10个小时的直播报道,先后在云南电视台卫视频道、都市频道、新闻综合频道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晚间新闻》、《新闻30分》等栏目播发了大量抗灾、救灾消息。  相似文献   

3.
探讨民生新闻的前行方向和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如何更加贴近观众,更好地为群众需求服务,以期找到在"领导满意"和"群众满意"两个层面上的最佳结合点,非常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操作意义. 一、民生新闻的特点及对传播模式的改变 对于民生新闻,虽然目前业界和理论界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但是民本情怀、平民视角、民生内容和人文叙事的核心理念已经成为共识,民生新闻改变了过去大众传媒的话语结构和传播模式,呈现出贴近性、对等性、服务性和互动性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4.
作为左翼都市叙事的范本,《子夜》的叙述焦点已不在个体的命运和精神历程,而是转向了有关中国社会的宏大叙事,它对都市生活中欲望的书写方式也相应地产生了一系列变异,非个人的集体成了都市叙述中的欲望主体。茅盾试图将以个人欲望为枢轴的都市叙事与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叙事扭合在一起,达到一种综合。然而,在很多情形中,他的努力以失败告终。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叙事无法重合,即便作者勉强将它们叠合成一体,不谐和的裂缝依旧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5.
2017年,《向往的生活》带领一大批"慢综艺"出现在观众视野当中。以远离城市喧嚣、模拟田园生活为模式,以回归慢节奏生活、关注生活体验为宗旨,"慢综艺"以关注情感的叙事角度吸引着大批观众,为中国电视综艺市场注入一股暖流。"慢综艺"从叙事策略、嘉宾主体、视听语言三个方面达成情感叙事目的,最终取得有目共睹的收视成绩。  相似文献   

6.
新阶段:特征和前景──在“邓小平南方谈话与中国改革发展新阶段”理论研讨会上的开幕词龚育之1997年新年伊始,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五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12集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连续播出,并且应观众的要求重复播出,在各地...  相似文献   

7.
<正>民生新闻一直是都市类媒体关注报道的重点,也是广大市民喜闻乐见的新闻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时代下的民生新闻如何持续保持较高的阅读吸引力和传播力。本文以《春城晚报》(以下简称“春晚”)“昆明地铁10年报道”为例,对当前如何做好都市类媒体民生新闻报道作一些探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由于过分的炒作,人们早已对那些宫廷电视剧失去了兴趣。然而,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播出的44集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却成了一个例外。自该剧播出之日起就反响强烈,不论男女老少,一到时间就守定频道看“雍正”,形成了少见的电视剧收视热点。  相似文献   

9.
充分认识受众市场的多层次性,适应观众欣赏趣味的多样化需求,是传播模式由“传播者本位”向“受众本位”转变的社会动因,电视频道专业化、对象化正是这一转变的必然结果。加入WTO后,我们与国外传媒必将展开一场看不见硝烟的“传媒战争”。实现频道专业化,走集约化之路,可减少内耗,形成合力,扩大受众,开发市场,必将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把电视频道作强,基本办法就是实行频道专业化,确立自己的不可代替性。因此,电视频道专业化是中国电视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目前,电视频道专业化…  相似文献   

10.
民生新闻指的是站在普通老百姓的视角,播报贴近普通老百姓生活、讲述普通老百姓真正关心的事件的新闻,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教育民众,为民众排忧解难。民生新闻的特点主要有:贴近百姓生活,实用性强;内容通俗易懂,趣味性强;人文叙事方式,故事性强。民生新闻的育人价值主要体现在:增强国家认同感;增强凝聚力;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正确观点。新闻工作者应该牢牢把握民生新闻的特点,积极融入党和政府的政策要求,拓宽传播中的交互方式,注重媒介融合和网络传播,提升专业能力,充分发挥民生新闻的教育引导作用,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民生新闻受到广大受众的青睐,一些负面评论也随之而来,有人认为民生新闻为了吸引公众的眼球,不惜夹杂色情、琐碎、暴力、犯罪等负面话题,极个别学者甚至将民生新闻概括为六个字:“新、奇、特、星、腥、性”。不过,新闻界人士普遍的  相似文献   

12.
浅析受众心理与电视新闻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媒体作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介之一,应及时、准确、客观、源源不断地将信息传播给公众,以不断满足受众的需求。因此,怎样才能满足和适应观众的需求,是摆在电视节目制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研究受众的心理,是提高广播电视宣传工作质量的必要手段,也是切实提高收视率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的《新闻晚报》节目是一档荟萃当天新闻精华的新闻节目。从节目的播出时间、受众群体等方面来考虑,要更好地贴近受众,让受众更轻松更愉快地接收节目提供的信息,使节目更完美,节目的形式、串联词、主持人的语言、甚至节目中的音乐等都是需要传媒人仔细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英国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创作的短篇小说《苍蝇》自问世以来就引起评论家们的热议。作者独特的叙事技巧使得故事的主人公老板的形象让人难以把握。运用叙事学中有关叙述视角的理论,可以指导读者分清这篇“第三人称人物意识中心”的典型叙事样本中属于叙述者的叙述声音与属于故事人物的叙述眼光,而结合对言语陈述手段的分析可以准确把握老板既是施害者又是受害者的两面形象。  相似文献   

15.
调查发现:目前,我国电视已经成为农村最普及和最具影响力的媒介形式。被调查者观看电视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新闻、了解社会、监控环境及消遣娱乐等。他们认为媒介的可信度一般,但对广告持肯定态度的却占多数。调查还发现,随着接触时间的增长,受众对媒介的信任度和好感在下降。  相似文献   

16.
“包装”,在辞海中的是这样定义的:“指盛装和保护产品的容器,如箱、袋、瓶、盒等。”作用为保护产品,便于运输、美化商品等。把包装用到电视上,是因为产品的包装和电视的包装有共同之处。电视频道包装是指对电视频道的整体形象一种外在形式要素的规范和强化,这些外在的形式要素包括声音、图像、颜色等。目前,中国有3000多个电视频道,频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频道包装作为一种能有效树立频道整体形象,彰显频道风格特色、争取和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应运而生。品牌消费是电视节目消费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电视频道的整体包装既是打造电视品牌的重要手段,也已成为媒体内在的经营销售理念。  相似文献   

17.
根据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电视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存在“主导-霸权”“对抗-批判”“博弈-协商”三种青年受众立场以及与之适应的欣赏与接受、质疑与反对、理性与选择等三种解码心理.受众解码心理在电视节目传播中的能动性作用不容忽视,电视娱乐节目的制作与传播方必须寻求跟受众之间的“编码”“解码”平衡,在节目编导与观众的相互博弈中实现娱乐功能,从而提升节目的受众认可度.  相似文献   

18.
在当下中国的电视娱乐明星的形象传播中存在着悖论现象:一方面,媒体和明星自身联合塑造出“德艺双馨”的完美形象;另一方面,明星又往往因种种不合道德法纪的行为而出现在电视媒体上。针对这种状况,本文从娱乐明星自身、媒介的明星运作机制和受众三方面出发,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批判对策。  相似文献   

19.
借用媒介框架理论,通过对目前广西两份主流纸媒《广西日报》与《南国早报}2011年两会期间的特刊进行文本分析,试图描绘出今年全国两会报道的图景。研究表明,广西主流纸媒在传播“两会”重大议题与反映社会问题及民众呼声的同时,侧重报道与广西有关的议题。无论是政治类报道,还是经济类和社会民生类报道,广西主流纸媒的“两会”报道均以一种平民的价值取向和平视生活的民生视角来观察和思考问题,以平等的姿态去体察和叙述百姓的日常生活,呈现出一幅民生的两会报道图景,体现了少数民族自治区主流纸媒对重大政治事件的传播效果,这也是新闻媒介从传者为中心转向以受众为中心的又一成功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20.
受商业利益的驱动和受众选择的制约,媒介之间的竞争加剧,新闻策划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公关意识逐渐融合。在具体的策划运作过程中除要遵守新闻传播规律之外,还应遵循社会公益性、科学指导性、针对性以及可操作性等原则。在新闻策划的过程中成功地融入公关意识,可以达到媒介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对事件进行全方位的深度报道,从而树立媒体的整体形象,提高媒体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