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随着网络的日趋普及和网络政治影响的日益凸显,开展网络统战工作已成必然。文章对网络统战工作的内涵、特点、作用、定位、主要任务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并就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开展网络统战工作提出了具体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对统一战线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变革。研究网络统战已成为当下统战工作的一个热点。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开展统战工作,要树立网络统战意识,创新统战工作方式,完善网络统战工作机制,做好重点统战对象工作,进而实现统战工作的持续高效,不断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近期,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组织召开网络统战工作座谈会,深入交流开展网络统战工作的经验做法,研究全区网络统战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分享加强网络统战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为进一步提高全区网络统战工作效能和完善网络统战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新的社会形态的形成,对统战工作的开展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互联网技术为统一战线工作提供了新的工作模式,提高了统战工作的效率,促进了统战工作的顺利开展,增强了爱国主义统一战线的凝聚力,在社会和谐发展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对网络统战工作的特点和网络统战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网络统战工作发展现状,提出了推进网络统战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对高校统战工作的影响日益凸显。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也多次强调要利用网络开展统战工作,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高校作为统战工作的重要阵地,如何在网络背景下开展和优化统战工作成为研究者和统战工作者重点关注的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高校网络统战工作的内涵、重要性、机遇和挑战、优化路径等四方面。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综述,利于今后高校网络统战工作研究准确把握方向,探索空白领域,丰富相关理论成果,为实践提供相应指导。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社区的迅速发展,网络社区代表性人士已经成为一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生力量。开展对网络社区代表性人士的统战工作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对网络社区代表性人士开展统战工作,要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创建统战工作新平台,合理进行政治安排,不断开拓统战工作新领域。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开展工作是高校统战工作适应新时代的必经之路。本文通过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分析,阐述了利用网络加强高校统战工作的优势,并对如何在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开展高校统战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五花八门的新媒体应时而生,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交友互动、宣泄情感、发表言论的主要工具,现阶段如何发挥网络优势,创新统战工作流程,推进统战工作发展,是值得我们统战人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现阶段新媒体背景下开展网络统战工作存在不足,网络统战工作应该在理念上有所创新,网络统战工作要在实践上有所突破,开展网络统战工作要注意引导和团结网络领袖。  相似文献   

9.
全球"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的统战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探讨了当前开展网络统战工作的优势;对新形势下开展网络统战工作提出了可行性对策:首先要增强和完善统战部门网站功能,丰富网站内容,提升关注率;全面搭建各级统战部门网络平台;积极开展"新媒体代表人士"统战工作,释放网络正能量;在全省统战机构系统内网建设党外人士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加强统战干部队伍的综合能力培训等。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建立,新媒体网络化也对统一战线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探索研究网络统战已成为当下统战工作的一个热点。现阶段我们在新媒体背景下开展统战工作,要树立网络统战意识,注意避免误区,创新统战工作流程,进而实现统战工作的持续高效,不断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网络时代,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网络空间对社会的影响也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开展网络统战工作已成必然。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边境线长,是国家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处于特殊而重要的位置。重视云南网络统战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文章对网络时代云南网络统战工作的机遇、挑战进行思考,并就如何开展云南网络统战工作提出具体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网络统战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法宝。通过研究当前开展网络统战工作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积极应对网络统战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机遇,努力探索加强网络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全面构建新时代网络大统战格局是当前网络统战工作面临的重要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成为网络大国,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统战工作开辟了新的工作阵地。从发挥文化的整合和导向功能的视角,分析新媒体时代图景下,开展网络统战工作面临有利机遇和现实挑战,提出了推进网络文化统战工作的策略:一是要构建网络文化统战舆情的监控体系;二是要探索网络文化统战工作的话语转换;三是要丰富网络文化统战工作的载体建设;四是加快网络文化统战工作的制度供给;五是要促进线上文化统战与线下统战工作的结合;六是要加强网络文化统战工作的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化发展,以宣传统战工作为核心的"网络统战1.0"模式呈现出一系列问题,无法很好适应新时代互联网的深刻变化和统战工作的深层次需求。新时期统战工作在客观上要求我们要创新工作方法,把握和运用新时期网络统战工作的特点,坚持新时期网络统战工作的准则,构建"网络统战2.0"模式。面对网络统战工作话语权被不断稀释、对网络特性了解不足、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线上线下衔接不紧、体制机制创新不足等五大主要问题,统一战线应当科学地运用统战工作原理、方法和艺术,以构建网络统战工作公信力和话语权为核心,以利用网络特性开展网络统战工作为重点,以打造复合型网络统战人才队伍为基础,以推动统战工作线上线下结合为关键,以建立健全网络统战工作体制机制为保障,从五个维度着手构建"网络统战2.0"模式。  相似文献   

15.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现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举足轻重的力量。本文通过对上海静安区楼字统战工作的调研.总结了楼宇统战工作的十点经验,提出楼宇统战工作是社区统战工作的一个新领域,抓住了这个重点,也就找到了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开展统战工作的新的着力点。为此要以社区为依托,以社团为纽带,以网络为媒介,以活动为抓手.由浅入深.去挖掘新的统战工作途径。在此基础上,由表及里,思考统战工作的创新方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完善与创新统战工作平台的七大途径:突出特色、丰富内容、及时更新,打造统战工作网络宣传平台;树立党在网络的"红色代言人",创新统战工作网络教育平台;完善流动人口加入党派与流动民主党派成员的管理,创新统战工作网络管理平台;促进科学决策,完善统战工作网络互动平台;增强网上理论阵地的吸引力和战斗力,创新统战工作网络理论阵地平台;加强防腐力度,创新统战工作网络监督平台;深入挖掘手机网络的统战工作功能,创建统战工作"手机网络平台"。以期对进一步完善与创新统战工作,不断提高统战工作科学化水平,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技术的兴起及广泛应用,为统战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的聚集地,在新媒体条件下,必须创新统战工作载体,积极设立微信、微博平台账号,开发新媒体工具在统战工作中的新功能,注重打造网络意见领袖,以提升高校统战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网络意见领袖"的统战工作是网络统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大背景看,"网络意见领袖"的统战工作也是网络空间治理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因此,正确认识"网络意见领袖"的类型、特征和在舆论传播中的作用,开展统战工作时在理念、行为和制度等方面都适应网络空间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才能真正做好这群"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城市工作重点向社区转移,对做好城市社区统战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昆明市五华区委统战部在开展社区统战工作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开创了社区统战工作的新局面,并在加强领导,从全局的高度谋划社区统战工作;完善网络,构建机制,营造大统战的浓厚氛围;找准角度,协调各方,形成社区统战工作合力;实施社会凝聚力工程,创造团结、民主、和谐的社区统战工作环境;突出重点,形成特色,不断丰富社区统战工作的内涵和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在保障社区统战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等方面,找到了可行的做法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兴媒体在统一战线领域的广泛应用,高校作为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窗口,其统战工作方式、手段也必须紧跟社会步伐,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借助新兴媒体,开创高校统战工作的新局面。当前高校统战工作存在着新媒体在统战工作中的应用不尽人意、统战干部和民主党派负责人对新媒体实际操作存在顾虑、现有工作条件不能满足利用新兴媒体开展统战工作的需求等问题。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开展形式多样的在线统战工作;利用实名制净化网络信息,消解高校统战负能量;加大对新媒体建设的投入力度,建设一支理论、技术双优的统战工作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