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种潮流,是当今世界政治舞台上重要的政治力量。对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之间的历史渊源、思想体系、民主内涵特征等进行比较,有助于正确把握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从而毫不动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
我们曾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和平改造以达到消灭私有制的目的。但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为了发展经济,允许了个体、私营、外资经济的存在,并且鼓励其发展。  相似文献   

3.
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本质,是顺利建设社会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前提。邓小平同志正985年指出:“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6页。以下引证只注页码)“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但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还在摸索之中。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第227页)自从马恩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后,马恩以及各国马克思主义者都在不断地从各个方面,各个角…  相似文献   

4.
5.
社会主义法制对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为社会主义民主提供法律保障。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夺取政权后,必须通过国家机关把广大人民在反对地主、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生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自身的范畴,任何片面地、形而上学地理解社会主义都必然会陷入僵局。只有从完整的价值观、真理观和实践观辩证统一的整体出发,从社会主义价值与真理、理想与现实辩证统一的整体出发,才能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只有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宽银幕、大视野地进行理论综合,才能提炼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所能达到的对社会主义的比较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提出的又一个重要理论命题。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紧要问题是切实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9.
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困坷。在西方,“社会主义终结”论应时而出,有人宣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体制的竞争,在其正式开始后到75年时间里已经结束,资本主义获得了最终胜利。”①然而,此论尚嚣嚣未竟,在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实践的同时,国际上一些有识之士开展了关于社会主义的新的大讨论。许多学者结合当今世界的特点,特别是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对社会主义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从理论上进行了新的反思和探索。在这个重新认识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关于社会主义的新观点、新学说…  相似文献   

10.
《党建》1996,(Z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个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十四届六中全会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对于这个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为加强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推进改...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1,(11):37-38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有人将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对立起来,对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出不同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改革在客观上否定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对此,我们应该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并作出符合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踏遍分宜的每一寸土地,处处可见红红火火的发展场景.中共分宜县委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抓手,提出"全体党员是对象,领导干部是重点,四套班子是关键,县委是表率"的工作重点,做好"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时刻以先进性教育为"尺子"衡量检验各项工作,带领全县党员干部和群众一心一意搞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使各项工作有提高,事业有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生态社会主义主张重新检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行基层民主,建设生态社会主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奠基于20世纪中叶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作为当  相似文献   

15.
李玉姣 《学习月刊》2010,(19):10-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奠基于20世纪中叶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作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民主社会主义是世界各国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和工党所信奉的思想体系与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6.
《求实》1980,(Z2)
13、社会主义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结果。它是不同于以往任何剥削制度的新社会,但它又带有旧社会的各种“痕迹”。 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它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低级阶段,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说:“拥有十一亿人的中国正创造着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来应当充满活力的,但在旧的经济体制下却使社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生机和活力。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体制的改革,就是要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的活力。 小平同志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南方视察提出的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要敢闯、敢冒、大胆试验,  相似文献   

18.
浅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许建华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犹如腾飞的双翼,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从旧体制向新体制转换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消极现象也...  相似文献   

19.
戴安良 《探索》2001,23(4):95-97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民主标志着人的价值追求和人的解放,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认识的深化.社会主义民主有着比资产阶级民主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提出了"社会主义和民主不可分"的思想,论述了民主对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及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途径、方法,特别强调了民主法制化的重要性和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适合我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观.  相似文献   

20.
《求实》1986,(3)
党的十二大报告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作了科学的概括。这些特征是:一,消灭剥削制度;二,生产资料公有制;三,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