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于慎澄  何忠国 《求知》2005,(5):8-1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诚信作为一种社会资本,它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目标和重要内容,同时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因此,加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2.
于春萍  张新宇 《求知》2007,(10):39-40
中小企业在我国乃至大多数国家的国民经济中都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中小企业发展的经济意义十分突出。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小企业发展还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中小企业基于自身的特点,在带动就业、平衡社会收入、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能够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正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小企业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正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需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对社会和谐的实现不仅能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而且能产生全方位的带动效应。因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战略上的重要意义.需要国家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实的道德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民群众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其中文化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力的智力支持、良好的文化条件、有效的利益整合。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3,(5)
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要大力发展社会的经济文化事业,为和谐社会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其他社会条件,还应关注青少年的健康人格教育。健康人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引发创造行为的精神动力和源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方式和体验的关系;健康人格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具有促进、实践落实的作用。因此健康人格教育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重要途径与有力的保证,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6.
周耀虹的“培育发展非政府组织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一文指出,在初步实现小康社会的时刻提出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表明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逐步深化。在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大力促进社会进步,突破社会发展的瓶颈,重视培育发展非政府组织,激发社会活力,调动积极因素,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朱蓉先 《民主》2006,(12):4-6
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主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在五大关系中首先提到了政党关系,因为政党、政党的和谐对于民主政治的建设,对最大激发社会的活力,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很大的影响。和谐的政党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之一,因此我们应该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8.
董欢 《理论探索》2007,33(4):41-44
列宁的社会活力观内涵丰富,主要包括:解放思想,激发思想活力;推进体制改革,增强体制活力;整合社会关系,构筑社会合力。其主要特点是人民性、辩证性和开放性。列宁的社会活力观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理论基点、途径依托和根本保障三个方面具有一定的逻辑联结和思路耦合。列宁的社会活力观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宋衍涛 《理论导刊》2006,(12):50-5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社会、法治社会、科学社会,它能够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主导不是统治,而主要是为社会和谐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0.
善治展示出社会政治发展的趋向,对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建设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借鉴善治理论与实践加强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建设,必须变革领导观念,科学处理党与社会的关系;发展民主法治,增强社会的创造活力与稳定;转变政党职能,实现社会治理的廉价与高效;培育公民社会,形成党、政府和公民社会的良性合作与互动;加强协调整合,在化解矛盾冲突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公民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民社会与和谐社会是一种相互促进与相互影响的良性互动关系.公民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健全而成熟的公民社会,在促进社会整合,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安定与有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匿名评审、年龄界限和一刀切三种现象看似毫不相关,但是其内涵却存在着一种共性,即凭借一种貌似客观的技术、数字和理性规则来实行管理,希望以此来克服管理过程中个人主观因素和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种管理模式可以称之为非人格化管理,它产生于不信任文化的背景之上,相信技术而不相信个人的能动判断.这种管理模式落后于民主化和人性化的社会进程,必须用一种信任管理模式来替代它,重构和谐、创造、能动的管理关系.信任管理以人为中心,强调负责任的个人对公共政策的主动执行;信任管理是充分授权的管理,并不是完全依赖技术的控制力来实现集权化从上到下的管制;信任管理也是开放的管理机制,吸收环境中的支持力和压力要素,与环境展开积极的互动.信任管理是和谐社会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是社会的主体,我们所追求的和谐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际和谐的程度。人际和谐文化引领着人际和谐的健康发展和实现,对人际和谐起着导向性的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人际和谐文化的内涵,明确人际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高度重视人际和谐文化建设,为人际和谐奠定文化支撑,加快人际和谐的实现,从而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的社区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春慧 《学理论》2009,(15):90-91
建设和谐的社区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试从和谐社区文化的内涵、方式、社区文化与社区居民、社区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讨论了和谐社会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毕竟是社会管理领域的任务,因此,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构建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是互为因果、相互联动的关系,此进彼进,此退彼退,共进双赢,共退两败, 一退亦败。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的理想与现实——一个政治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革命时代,发展是社会的主旋律,革命的逻辑是在无秩序中求新秩序,发展的逻辑是在现有秩序中求进步。多元复合转型的中国社会是一场自我革命,充满矛盾和冲突,机遇与挑战,必须在秩序中实现转型。和谐社会的理想是我们实现这个转型的最佳选择,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重构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以民主监督防止权力异化,建设科学合理的分享机制,建立化解冲突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和谐社会观作为科学的、全面的社会发展学说,关注的正是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诸种因素的综合而协调的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社会和谐"表征的是社会生态系统各不同要素之间的友好相处和良性互动的状态,这种具体状态既是在人类社会系统的"和合"运动中创生的,又是人类社会系统"和合"关系的表征.人类社会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和合",既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本质,也反映着"和谐社会"的价值本质.因此,人只有在理性的价值关怀的观照下,在理想尺度与现实尺度、整体尺度与个体尺度、目的尺度与工具尺度相统一的价值实践基础之上,才能不断趋近"和谐社会"的理想诉求.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敏 《学理论》2009,(2):20-23
目前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和谐文化的概念、内涵、特征及与先进文化的关系问题;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问题;和谐文化建设中如何处理各类文化的关系问题。总的看来,当前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研究存在着如下特点:政策宣讲有力,学理研究有待加强;传统和谐文化研究深入,世界其他文化的和谐资源研究不足;一元指导的口号很响,但其和谐资源的理论转化研究不足。  相似文献   

20.
耿娟 《学理论》2012,(11):40-41
工程活动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工程哲学研究的基础。有工程史的工程哲学是空洞的,没有工程哲学的工程史是盲目的。国内工程哲学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其研究的灵魂,这正符合了我们国家所一直倡导的和谐社会,将其理论作用于社会管理中。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新型社会管理体系,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