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铭 《人民论坛》2010,(6):250-251
《水浒传》充满了浓郁的"礼"文化气息。《水浒传》中的"礼"文化主要表现在相见礼、夫妻道德礼、祭祀礼、秩序观念、规范意识等方面。梁山好汉因为内部重礼、讲礼,为自己筑起了精神情感的堡垒,打造了梁山事业的辉煌,但由于他们对"礼"的认识的局限,最终导致其悲剧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刘瑞川 《春秋》2010,(5):43-44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郓城是水浒故事发源地。是北宋农民起义军领袖宋江、晁盖等梁山英雄好汉的故乡。在郓城民间,素有“梁山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99之说,就《水浒传》所描写郓城的风土人情、地理位置看,至今还是那么符合。  相似文献   

3.
《春秋》1998,(4)
梁山县是《水浒传》故事的发祥地,是水浒英雄的故乡。因《水浒传》一书而名扬天下的水泊梁山,现已成为全国惟一以农民起义为主体的旅游胜地。梁山本名“良山”,因汉文帝之子梁孝王此山之阳,遂易名“梁山”。现在,小梁峰南麓的苍松翠柏之中,传为梁孝王墓地。北宋末年,梁山一带水势浩淼,号称八百里水泊。晁盖、宋江等人,“聚兄弟于梁山,结英  相似文献   

4.
走进桃花村     
桃花村联想听人提起桃花村,第一个想到的,竟是梁山好汉之一的花和尚鲁智深。有一出京剧传统剧目,叫做《桃花村》,又名《花田错》,改编自《水浒传》第五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  相似文献   

5.
《春秋》2017,(6)
正对前人所留的研究,考古界有三大支撑点之说,即"史记、民传、考古发现"。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写的是北宋时期宋江等人聚占梁山造反之事(阳谷县是水浒故事发生较多的县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至今影响深远,是我国文化宝库中耀眼的瑰宝之一。考古"三大支撑点"之则,自然也适用于对《水浒传》的研究。研究要接地气,要实地考察,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要重视考古发现。笔者爱好"水浒",因运河申遗中在阳谷段的发现与"水浒"有关,特考察、  相似文献   

6.
王前程 《理论月刊》2004,(11):115-118
《水浒传》的主旨是歌颂英雄尽忠报国,梁山起义是忠良聚义而不是农民起义。但小说绝非封建御用文学,作品推崇尚武精神,高扬酒神精神,宣泄苍生怨愤,充分表现了对传统儒家思想的背离,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华夏文苑     
《统一论坛》2013,(2):78-79
我的故乡石庙村,是《水浒传》中描写的石碣村,依山坐落在黄河东岸上.距梁山三十公里之遥。要说这小小山村可是别有洞天.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年轻时到梁山考察一事.在梁山民间广为流传。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梁山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安排县政协牵头,从文史委、党史办、水浒研究院、文广新局等单位抽调人员,成立了“毛泽东与水浒”资料收集委员会。通过召开座谈会、外出走访、查阅资料、研究分析。使毛泽东早年考察梁山这一史实及《水浒传》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逐...  相似文献   

9.
《水许传》是一部规模宏大,内富丰富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以北宋末年平民起义为题材,生动逼真地塑造了梁山英雄群体,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与腐朽.《水浒传》特种邮票,拟分组陆续  相似文献   

10.
陈抗行 《小康》2009,(6):86-86
当集体人数较少时,集体行动比较容易产生;但随着集体人数增加,产生集体行动就越来越困难。美籍华人学者夏志清说:"要讨论《水浒传》的所谓反政府主题,就必须把好汉个人与梁山好汉的整体区分开来,这一区分极端重要。单个的好汉恪守英雄信条,  相似文献   

11.
正《水浒传》是中国古代的经典名著,被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金圣叹评为"第五才子书",评价它可以比肩《史记》;胡适先生更是评价说《水浒传》是中国文学的正宗。《水浒传》的文学价值与蕴含的社会学研究价值是我们永恒的财富,是值得我们自豪的文化自信因子。作为《水浒传》资深读者,看到吴向京先生的《水平:悟水浒中的领导力》顿感耳目一新,读来真是一种享受。作者解读水浒故事的深刻令人惊叹,其中对《水浒传》  相似文献   

12.
陈抗行 《小康》2009,(2):96-96
看过《水浒传》的人,大都会为梁山好汉的下场感到可惜,进而对招安的始作俑者宋江大加挞伐。不可否认,待到众好汉“同心归水泊”之后,梁山泊已经不折不扣地成为一级政权组织了.  相似文献   

13.
二、台湾杂谈 (一)政党认识 好事者将台湾政坛上几个主要政党比喻为古典名著:国民党-《红楼梦》,其中的贾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只剩空壳子;民进党-《水浒传》,其中的梁山好汉,山头分布,以造反起家,谁也不服谁.  相似文献   

14.
《春秋》2012,(1):2-F0002
水泊梁山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梁山县境内,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故事的真实发生地,虽经近千年风雨沧桑,水浒遗迹仍在,好汉足迹犹存。疏财台、点将台、练兵场、宋江寨墙、八角琉璃井、孙二娘脚印等星罗棋布,斑驳陆离;  相似文献   

15.
《水浒传》第48回描写的是宋江亲率众多梁山好汉攻打祝家庄。谁知与梁山泊势不两立的祝家庄不仅城池坚固,更兼路径复杂,加上还有东西两庄拱卫呼应,居然使梁山好汉两次败北。后来,靠了军师吴用巧设计谋,众好汉才打下这个“固若金汤”的土围子。攻打祝家庄连败两阵,原因甚多。倒是梁山好汉之一的王矮虎在临场对阵的表现让人匪夷所思。原来,拱卫祝  相似文献   

16.
正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歌中有一句歌词"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歌词反映了梁山好汉见义勇为、嫉恶如仇、爱憎分明的个性。在山东省乳山市也有这样一位梁山好汉式的人物——宋潮文,他不怕牺牲,带领渔民铲除横行乡里的渔卡恶霸,推翻强征豪夺的反动民团,联合渔民抗日救国,成为胶东渔民革命的著名领袖。铲除横行乡里的渔卡宋潮文,字聚五,今乳山市海阳所镇南泓村人,1884年出生于一个贫苦渔民之家。在兄弟4人中,  相似文献   

17.
李贽以其极具人文精神的"异端"思想为视角,对《水浒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评点。其评点本身既是宣扬李贽社会思想的载体,又是我们读者深入解读《水浒传》的钥匙。对于了解李贽的思想以及品评《水浒传》这部作品,具有极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沈善增 《传承》2011,(19):66-67
古往今来,人类文化以价值取向定位,只有崇德文化与崇力文化两大种。中华文明之所以优越,就因为两千五百多年前,《老子》明确提出了"道德"的概念,确立了崇德文化话语。但《老子》所言之"道德",与今天使用的与"法律"相对而言的"道德"概念有所不同。今天所指"道德",在古时属于"礼"的范畴。"道德"属于伦理范畴,但处于伦理的高端,"礼"则属于伦理的底线。今天通常认为"法律"是约束人的行为的底线,其实"礼"(游戏规则)也是约束人的行为的底线,只不过这是一种文化观念的底线。崇德文化之"德",使用的是"道德"的古义,或谓"本意"。  相似文献   

19.
梁山县是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故事的发祥地,地处山东、河南两省及济宁、泰安、菏泽、濮阳四市结合部,辖14个乡镇,688个行政村,总面积964平方公里,人口71万。梁山资源丰富,是国家确定的商品粮、抗虫棉、淡水鱼、鲁西黄牛、小尾寒羊基地县,人均淡水拥有量位居全省前列,煤炭储量6亿多吨,电热能源充足,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梁山是国家命名的挂车(专用车)生产基地,先后获全国科技先进县、社会文化先进县、体育先进县和全省科普示范县、民营经济先进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信访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是济宁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改革开放试验…  相似文献   

20.
英雄与干部     
《小康》2005,(10)
“梁山出英雄,英雄就一定能当好干部吗?好干部必须能管住英雄”。这是《梁山政治》这本书所要回答的问题。本书作者是MBA,管理学博士,不仅对中国古典文化深有研究,同时还精通西方现代管理文化,《梁山政治》是作者按“藏之也简、行之也博”的标准来写的,既讲道又讲术,道中有术,术中有道。正是管理者梦寐以求的案头好书。《梁山政治》赵玉平著清华大学出版社英雄与干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