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于不同行政区划造成了区域利益差异,每个地方政府都从自身利益最大化来处理相互关系,有利则干、无利不干。产业布局、招商引资项目争夺往往属于非帕累托改进的零和博弈,争夺激烈则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2.
蒋健 《公安学刊》2007,(6):59-61,82
经济犯罪侦查中遇到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地方保护主义。制定"土政策"、消极执行公务、争夺办案权、滥用侦查权、直接干预办案等是地方保护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地方保护主义是"囚徒困境"之下的选择方式,而司法权力的地方化、行政化则是地方保护主义泛滥的催化剂,"熟人社会"则是地方保护主义滋生的温床。治理地方保护主义,应从利益分配层面、司法体制层面、执法层面进行综合考量。  相似文献   

3.
政府一千只手不够用,那么一万只呢?十万甚至百万只手就能解决问题么?这样下去不但会导致高昂的行政成本,且无数只手可能互相争夺资源和利益,根本顾不上干正事  相似文献   

4.
中国自古"重陆轻海"的思想致使近代在海洋权益争夺和保护上突显弱势,而海洋利益如今正成为国家核心利益的重要部分,加强海权战略部署是海洋利益的重要战略保障,本文着重对中国海权战略部署展开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5.
曹伟 《小康》2013,(1):97-99
246万座坟消失了,河南周口市"平坟复耕"政策引发诸多争议,到底是移风易俗,还是争夺土地,复盘这场风波背后的政策执行与利益纠葛,在此过程中的各方损益账渐次清晰  相似文献   

6.
浏览器     
《乡音》2007,(4)
部门利益争夺影响民生问题解决《中国青年报》:每一个关乎民生问题的背后,多少都能看出一些部门权力和利益的争夺。如:央行建议取消房屋预售制度,建设部说商品房预售适合中国国情,不能取消;而文化部与版权局对KTV收费管理的争夺更是明显。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张涛建议,大政策的出台要避免部门利益,综合性的改革需要中央统一领导。  相似文献   

7.
"神话故事是否享有著作权"引出的,不单单是两方作者的一场官司。它的背后,暴露的是两个县对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文化资源的争夺,凸显的是法律对如何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我国生态环境监管一直存在价值理念冲突、监管部门职能重叠、职责不清、各方利益争夺难以协调等问题,由此导致监管的"碎片化"。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成由"碎片化"向"系统化"的转变,需要政府强化生态监管理念,完善法律机制,整合部门职能,引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9.
袁宏 《群众》2010,(12):91-91
<正>最近,媒体频频爆出国内知名企业为争夺市场"恶斗"连连,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的消息,试看两则:"文攻戏"——扑朔迷离的"蒙牛诽  相似文献   

10.
微观察     
《乡音》2012,(8):37-37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挑战《党建》: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阵地,既是国家核心利益所在,也是国际较量中的重要筹码。当今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核弹与火箭"退居幕后,"意志与思想"走向台前。争夺话语权、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规则制定权、文化领导权等"软权力"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作为这场"无硝烟战争...  相似文献   

11.
应对21世纪的挑战创 新政府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管理创新是世界各国政府和行政管理学界近年来共同关注的问题,对中国这样一个仍处于发展转型和体制转换的国家来说,更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就国际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进,并不断加快。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在市场、信息、技术、人才、资本和其他经济资源方面的争夺日渐明显,国际竞争更为激烈,原来国与国之间分散的企业竞争正在逐步发展成为以集中形式表现出来的政府竞争,世界市场上原来单一的企业利益争夺更为突出地表现为国家利益争夺。在这种新形势下,要使国家利益最大化,使一国在国际市场上经常处于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7,(2)
<正>"撸起袖子加油干",如今也成为流行语飞入寻常百姓家。对于官员来说,这里的"加油干",自然是指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加油干",当有双重视角。一个是干事的干,另一个则是干净的干。前者不难理解,后者不可或缺。古人云: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意思很简单,有本事的官员很常见,但能做到公正廉洁则非常之难。  相似文献   

13.
庞娜 《中国民政》2005,(8):31-32
在中国近二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强势集团主导改革路径,在资源的争夺与分配上,权力集团与新兴资本集团、知识集团拥有越来越大的份额,力量更趋强大;而劳动集团则逐渐成为利益受损的阶层,承担了改革的大部分代价,尤其是一部分城市失业者与农村贫困人口,成为社会困难群体面临着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
认清与"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是一场捍卫党、捍卫社会主义制度的大是大非的严肃政治斗争,是争夺群众、争夺下一代、争夺思想阵地的斗争,所以对这场斗争决不能掉以轻心.贯彻教育部的"通知"精神,在开展"校园拒绝邪教"的活动中,教师要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15.
"闹大"是民众社会抗争的常见策略,而"化小"则是地方政府与之博弈的常用方法,是由非制度化公众参与引发的策略性政府回应。二者虽然在形式上是对抗博弈,但实质上是合作博弈,最终可能演化为官民之间心照不宣的安排。"闹大"与"化小"是转型期公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治理需求与地方政府有限的社会治理能力之间矛盾冲突的产物。在网络时代,政务网络舆情逐渐成为公众"闹大"的惯用工具,而地方政府回应中的利益补偿则是"化小"的重要手段。从博弈本质看,"网络闹大"主要围绕问题展开,是权力约束条件下民众对政策议程设置权的争夺;"舆情化小"则主要围绕网络舆情的降温展开,是地方政府在能力约束下对治理压力的规避。从博弈过程看,民众如何将舆论发展为网络舆情进而吸引政府注意力、地方政府如何应对来自舆论和上级的双重压力、"双弱"格局下民众和地方政府如何实现妥协与合作构成了政务网络舆情回应中官民博弈的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16.
"城中村"改造,从长期来看,是一个制度缺失和制度平衡问题,关键是推进各种保证公民一体平等的制度建设。从短期来看,则是一个各种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利益协调和利益平衡问题,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博弈"决定改造过程,关键是如何建构一个保证公平公正的利益协调和利益平衡的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17.
<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必须直面领导干部的利益问题,一方面让领导干部"愿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另一方面坚决把私欲关进"纪律"的笼子里。只有正确的利益观和完善的利益机制,才能真正调动好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国家的荣衰与执政集团逐渐蜕变成狭隘利益集团密切相关利益不仅是分析经济现象,也是分析政治现象、总结政治规律的基本范畴。《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利益的解释是,"人们通过社会关  相似文献   

18.
信息时代的战争在战争认知领域的争夺达到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不再仅是外在军事实力的对比,而是越来越多地表现为战争主体心态和意志的较量。在影响战争认知的主要因素中,战争主体意识和利益取向因素从根本上决定了主体的战争认知,而舆论环境、网络传媒和意识形态则从外在深深地影响着战争主体的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19.
之所以要讲评估业国退民进,是要通过这种办法使政府退出利益争夺,让社会评估通过竞争自然而然形成权威性  相似文献   

20.
兰燕飞 《小康》2009,(8):46-49
98岁高龄离去的老人,给他身后的喧嚣世界还遗留了若干命题。在其生前,无数人因为各种利益纷纷汇聚他身边,他仙去后,关于他的利益争夺还只是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