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闻过思改     
祖言 《今日浙江》2014,(13):33-33
正成语"闻过则喜"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顾名思义,闻过则喜就是在别人批评自己错误时,应当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欣然、虚心接受意见。目前,在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批评环节,领导干部不仅要闻过则喜,更要闻过则思、闻过  相似文献   

2.
领导干部要有宽广的胸襟,虚怀若谷,从善如流,要做到容人、容言、容事,这是我们干事业的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的要求。闻过则喜,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宋朝司马光《奏弹王安石表》也引用这一成语:伏遇陛下即位以来,日慎一日,闻过则喜,从谏如流。这闻过则喜指的是听到别人指出或批评  相似文献   

3.
领导干部必备的“八种本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八种本领",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八种本领"构成了一个科学的体系,具有清晰的逻辑关系和丰富的内涵,是当前领导干部贯彻部署、解决问题、促进发展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  相似文献   

4.
声音语丝     
《楚天主人》2013,(11):31-31
<正>欢迎"真刀真枪",拒绝"礼炮哑炮"。批评应实事求是,不妨略过一点、重一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字斟句酌,变相表扬,那是"礼炮";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那是"空炮";只说不改,重说轻改,那是"哑炮"。——青海省委书记骆惠宁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党员、干部中间营造"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良好氛围,使闻过则喜成为党员领导干部一种自觉状态。——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  相似文献   

5.
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形象的化身,是群众认识和评价党的窗口,也是普通党员心中的标杆。领导干部必须忠诚为民、务实清廉、有担当,才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对领导干部提出新的期待,要求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做到"心中有党、有民、有责、有戒",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即在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始终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始终按实事求是的原则办事,必须做到守土有责,执行党的纪律不能有任何含糊。"忠诚为民务实清廉担当"标准的提出,体现了习近平对党的领导干部的期许,这一科学的依据成为新常态下党和人民选人用人的时代标准和基本导向。  相似文献   

6.
徐锦庚 《创造》2014,(2):64-64
正无论是从政治伦理,还是从民意期待,"官不聊生"都是个伪命题。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对一些干部来说,过得有些"乏味":年礼没人送了,单位福利不滥发了,不敢开着公车走亲访友了,有人宴请也不敢贸然答应了,窝在家里过了个"裸年"。岂止是春节。去年以来,治吏之网日渐收紧,一系列针对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的"禁"字头举措密集出台,内容不仅涉及工作要求,还细化到生活领域,给干部戴上了一道道"紧箍咒",使不  相似文献   

7.
干部声音     
<正>不出事"更要多做事党的十八大以来,让百姓快、贪官痛的反腐举措,却在少数领导干部中引发一股暗流,即"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这股暗流的腐蚀性和破坏力极大,它妨害党的事业、涣散干部斗志,在人民群众中造成很坏影响,决不能任由其滋生蔓延、祸及大局。"不出事",既是人们追求生活高质量、幸福高指数的关键要素,也是对领导干部最起码的政治要求。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党的事业忠诚者、党的宗旨践行者和党的形象捍卫者,因为其特殊身份、特定权责,必须保持"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关键在于领导干部要"干实事、干成事、不出事"。这一要求,讲明了领导干部素质建设上的高标准,指出了领导干部执政风范上的高姿态,严明了领导干部工作作风上的高素养。干实事是一种优良作风、是一种科学态度、是一种勤政情操;干成事是一种执政目的、是一种敬业精神、是一种尽责奉献;不出事是一种  相似文献   

9.
古话说:"在其位,谋其政."就领导干部而言,这个"政",依笔者拙见,至少应该包括四个内容: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管坏事. 一要做好事多为老百姓做好事,这是作为公仆的共产党的领导干部的分内之事、应尽之责.不想做好事、做不了好事,就肯定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我们现在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标准就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衡量是否"德才兼备"的一个重要因素应该是,是否具备为老百姓做好事的强烈愿望和为老百姓做好事的真实才干.在很多程度上,想为老百姓做好事就是"德",能为老百姓做好事就是"才".没有为人民群众做好事的强烈愿望和真实才干,就不能算作"德才兼备",更谈不上"以德为先".  相似文献   

10.
正"三严三实",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又一重要思想,是对党员干部牢记宗旨、永不忘本的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刻领会,自觉实践。"三严三实"互为关联,是一个统一而严密的整体,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思想,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思想方法。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从思想深处、从为政之德、从履职行权、从日常生  相似文献   

11.
<正>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中央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活动总要求。"照镜子",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对照检查自己,衣冠正不正,语言当不当,行为端不端。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已开展四轮巡视,涉及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7家中央单位、6家中央企业和2所部属高校,发现了一批领导干部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线索,形成了47份巡视反馈情况报告。巡视是一把惩治腐败的"利剑",也是一面审视当前反腐形势的"镜子"。细读这些"巡视清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出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特别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解决突出问题开出了"药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那些在思想、工作作风方面患有"疾病"的领导干部只有真正"按方服药",才能收到"药到病除"的效果。实事求是地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反腐败、纠"四风"上狠下功夫,解决了一大批多年想解决  相似文献   

14.
加强领导干部从政修养,是新时期加强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领导干部从政修养如何,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事业的发展,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能力。作为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必须加强从政修养,才能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公仆。  相似文献   

15.
<正>"七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受表彰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明确提出四点要求: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做"四种人",这是新的发展形势下党中央对县委书记担当一方重任的重要嘱托,也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修身自律、干事创业树起一个新标杆。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队伍。当前,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改革闯关夺隘,迫切需要广大领导干部尤其是县委书记  相似文献   

16.
《前进》2015,(10)
<正>"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三严三实"要求之后,对作风建设作出的新概括、提出的新准则,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价值追求,诠释了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范和政治本色。践行"三严三实",就要念好"三字经",做好"三种人"。一、锤炼"忠"的政治品格,做政治上"明白人"对党绝对党诚,是领导干部最起码的履职资格和条件。心中有党是政治灵  相似文献   

17.
《世纪行》2016,(12)
正党内互称"同志"就是一种规矩"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这是习近平同志对全党提出的要求。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党内不准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谀奉承。""任何人都不准把党的干部当作私有财产,党内不准搞人身依附关系。规范和纯洁党内同志交往,领导干部对党员不能颐指气使,党员对领导干部不能阿谀奉承"。曾几何时,中国共产党人对"同  相似文献   

18.
目前,各地、各部门正在掀起一个学习传达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热潮。我结合统一战线实际,对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谈几点意见:一、把握"一个学习,三个联系",深刻领会十七大精神"一个学习",就是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在这个问题上,从中央到自治区都特别强调要精读报告的原文。杨晶主席在全区直属机关领导干部传达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会议上指出,  相似文献   

19.
《时代潮》2001,(23)
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中有一个观点,就是把"三个代表"的要求同党的先进性联系了起来,把实践"三个代表"要求提到新时期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的高度。作为一名党的基层领导干部,学习"三个代表",身体力行"三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打江山、坐江山的重要法宝;它反映了执政党建设的规律,是迎接时代挑战、实现小康目标的保证。胡锦涛同志要求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重温"两个务必",是我们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坚持和充分发挥党的独特优势的重要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