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对宁夏盐池县库团村社区发展基金运作机制的变迁进行实证研究,宁夏扶贫与环境改造中心、库团村村民以及乡政府这三个主要利益群体在推动该村社区发展基金的运作机制变迁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预期成本收益不同,因此他们所采取的决策行为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依托社区服务求助中心所建立的嘉兴市96345志愿服务总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96345志愿服务总团发展背景运作情况的解读与分析,总结了该社区志愿服务的特点和经验,并深度阐释了嘉兴市96345志愿服务总团社区志愿服务新模式的意义与示范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依托社区服务求助中心所建立的嘉兴市96345志愿服务总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96345志愿服务总团发展背景运作情况的解读与分析,总结了该社区志愿服务的特点和经验,并深度阐释了嘉兴市96345志愿服务总团社区志愿服务新模式的意义与示范性。  相似文献   

4.
高青 《理论月刊》2007,(9):44-46
社区经营理念是从城市经营概念中发展而来的。它主要是指,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来建立和完善社区自我发展机制,运作社区资源,提高社区管理效率和社区服务水平,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努力营造富有人情味的社区环境,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白关峰  钟静静 《前沿》2014,(3):9-11
随着扶贫开发的推进,宁夏南部山区乡村社会发生着急剧的变迁,但是贫困问题依然严峻,急需通过扶贫进一步培育社区内在生长力,实现经济、社会和民族协调发展。社区精英在扶贫场域中的行动过程及行动策略为理解民族地区农村社区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x村的案例说明,农村社区发展需要内外联动,社区精英的有效行动是实现农村社区发展动力转化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6.
社区公共服务模式的思考——百步亭社区公共服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建设是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的平台,是把政府的公共服务带给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公共服务的理念及机制、社区公共服务模式创新的实践、百步亭社区公共服务的启示以及社区公共服务发展趋向分析等四个方面,解读和领略社区公共服务模式的创新、运作和发展;思考政府主导、社区兴办、市场运作、企业投资的社区公共服务发展思路,这可以成为社区公共服务发展的基本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7.
杨旭 《北京观察》2013,(12):38-39
智慧社区的建设应当遵循因地制宜、注重实际、稳步推进的原则.实际运作中必须注重创新机制.开放共享机制.搭建政企合作机制,方能实现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区公共性既是转型社区治理的价值追求,也是社区治理的秩序基础。转型社区的快速结构性变迁使传统的社区共同体维系机制发生断裂,带来了集体意识的失落和共同体认同的下降,各种矛盾冲突加剧,社区出现异质化、碎片化的公共性困境,影响了转型社区的良性运行。通过围绕公共性生长所需要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内生动力体系的构建,强化制度供给、发展社区自组织、培育社会资本、塑造公共精神等多个维度重构社区公共性,成为转型社区善治达成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9.
城市扩展过程中因时空差异会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空间区域,空间区域的结构分化塑造了不同类型城市社区的存在。在由城市中心向外扩展过程中依次形成了均质型社区、异质性社区、并制型社区以及转制型社区的空间布局。不同类型的社区内因空间结构与社会关系结构的差异产生不同的治理结构,社区会根据内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国家权力与市场自发配置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不同类型的治理机制。一体化治理、多元化合作治理、平行式治理以及村治模式是各类型社区适应社区制度环境形成的不同类型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张锋  辛晨 《长白学刊》2007,(6):103-107
新农村建设是基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进行的,农村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的加剧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导致利益结构分化、利益主体显性化和利益客体多元化。新农村社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时空载体、组织载体、制度载体和文化载体,契合了农村社会结构变迁和利益整合的需求。基于新农村社区的制度性、功能性和认同性整合机制的利益分析,以社区整合机制的利益诉求、利益动力和利益导向为逻辑进路,力求发展新农村社区民主、经济和文化来构建新农村社区的整合机制的保障力、原动力和和谐力。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乡村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乡村社区组织发生了急剧的组织变迁。从河南省南街村、山东章丘向高村和甘肃榆中方家泉三村社区组织的发展来看,进入90年代,乡村社区的组织演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和趋向。其一,从"外体"到"集体":农民和农村社区再组织化。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地处我国中部、东部和西部不同地带的南街、向高和方家泉三村同其他村一样,也经历了人民公社组织体系的解体及农民社区组织分散化的过程。在席卷全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中,方家泉村"被分得干干净净";南街村领导干部虽然…  相似文献   

12.
20 0 0年 9月 17日 - 18日 ,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与体制创新研讨会在武汉市召开 ,此次研讨会由湖北省民政厅、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民政局、华中师范大学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中共江汉区委和江汉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参加会议的有国家民政部、湖北省、武汉市领导、研究社区建设的专家学者和社区建设实践工作者 ,共 2 0 0多人。关于江汉模式的内涵和特色 :专家们认为 :江汉区社区建设所追求的目标模式 ,是一种全新的社区治理网络 ,即以社区为平台 ,通过制度变迁 ,在每一个社区范围内 ,建立一种政府行政调控机制与社区自治机制相结合、政…  相似文献   

13.
“社区110巡逻”利用110的品牌效应,发挥110在社区警务中的积极效应,把警力推向社区,贴近群众,打击和服务职能并重,可以有效地带动社区警务工作向纵深发展。当前,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二是优化街面巡逻的资源配置,健全、完善责任机制、考评奖惩机制、运作保障机制;三是增强队伍素质,提高民警的认识水平;四是以街面巡逻为基础.改革、完善公安警务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正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一直是江苏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全省所有设区市均编制了养老服务设施布点规划,根据老年人口分布、服务设施布局等因素,精准规划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站点。江苏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起步较早,早在1996年赣榆县青口镇大盘村利用村级闲置土地建了第一个村老年集中居住点,打造了农村老人"离家不离村、村中享天伦"的养老模式。2003年南京市鼓楼区开始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运作的方  相似文献   

15.
饶勇 《思想战线》2012,38(3):120-124
在旅游资源禀赋、市场基础与政策环境等发展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形下,不同少数民族社区之间有可能因为内生文化差异而导致专业化分工水平的差距和社会分化,进而造成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海南三亚回族村与六盘黎族村等案例即属于这类情况的典型,因此有必要对民族社区文化变迁与再造进程进行干预和科学引导。  相似文献   

16.
社区产品属性与供给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计划经济时期,“单位制”的实质是城市居民所需要的所有物品都依托于“单位”来集体供给,即居民所需要的产品没有“公”、“私”之分,都以公共产品的形态出现,都通过政府授权的“单位”来供给。实践证明这种供给机制既无效率也有失公平。在社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过程中,不能沿用“单位制”做法,即政府授权,社区大包大揽,提供居民所需的全部物品。那么,在“单位制”解体,政府无法垄断,社区无法包办的情况下,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机制来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呢?  相似文献   

17.
转变政府职能 推进社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是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中,适应“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适应“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而逐渐走上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舞台的,其核心是把社区居委会建设成为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然而,在开展社区建设的实验和探索中,现行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却给了我们一个两难选择:一方面,随着大量的社会工作和社会事务从企业和政府机构剥离到社会,社区越来越需要政府给予其更大的自治权利和自主空间,从根本上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政府准行政组织的“异化”现…  相似文献   

18.
王璘 《岭南学刊》2003,(4):91-94
中国、加拿大社区在形成制度背景、组织体系建构与运作机制上各有不同的特点。借鉴加拿大社区建设经验,今后我国社区建设应向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区自治、树立“大社区”观念、大力发展社区服务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9.
魏冰  王金风 《传承》2012,(20):80-81
阔克麦西莱甫是新疆哈密地区维吾尔族乡村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新疆哈密市陶家宫镇的一个维族村庄(以下简称TJGMC村)的调查,研究该村庄中阔克麦西莱甫的变迁与传承,在社区参与的视域中分析了政府、文化传承人、社区居民多元主体在社区文化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社区观的变化因应于人们对社会结构变迁的理解。现代社区理论的典型代表是私人社区观,这种社区观以个体化社会及其理论为基础;现代社会的脱域机制产生了"脱域的共同体",这种社区形态与私人社区有着复杂的关系。基于嵌入性的视角,从中国社区实践出发,我们应该从线性地思考私人社区转向对多元社区的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