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鄞州区自2005年创建镇乡(街道)综治工作中心以来,大力推进基层综治工作平台建设,从村(社区)综治工作室"六位一体"到镇乡(街道)综治工作中心"8+X",从企业综治工作室到商务楼宇、大型商业广场综治警务室,充分发挥基层综治组织的牵头协调作用,尤其是通过多部门集中办公和协作联动,较好地发挥综治工作平台在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和平安创建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按照民政部党组要求和部里的部署,社会事务司选择了"如何加强基层民政工作、防范冲击道德底线事件发生"这个题目,之所以选择此题,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社会事务司的工作大都是服务困难群体或特殊群体,他们的权益一旦受损极易引发极端事件;二是社会事务司管理多项社会行政事务工作,几乎每一项工作都对应着相应的管  相似文献   

3.
王焱 《群众》2014,(12):23-24
<正>社会管理创新是"八项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的新要求,这是社会建设理念的重要发展。近年来,全省各地以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积极促进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变,创造了许多新鲜的经验,增加了社会和谐因素,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为社会治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建邺:贵在互动互融南京市建邺区精心设计和引导社会治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从政府到社区,从社会组织到个人,参与  相似文献   

4.
<正>江西省横峰县民政局叶若林认为,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是县级民政部门的"短板",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修补县级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短板"。第一,大力宣传,获得社会各方的支持。流浪乞讨人员健康因素非常复杂,对工作人员健康安全存在极大的潜在隐患,这是基层民政工作人员最害怕接触的群体之一。同时,又是社会最弱势的群体。在社会同情弱势群体一边倒的舆论态势下,求稳定、保平安思想下,一些地方民政领导对建设社会救助服务机构热情不高,是制约基层民政部门建设救助服务机构的主观因素。通过宣传,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社会救助服务的合力,破解社会救助服务机构建设的思想难题。第二,每个县都建设社会救助服务机构,存在人力及各种资源  相似文献   

5.
正为有效解决好民政政策在基层落实落地、更精准地服务和保障好困难群体、特殊群体、优抚群体,湖北省民政厅党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本省民政工作特点,结合乡镇(街道)政府职责任务与工作实际,于2016年初提出了乡镇(街道)政府每年用三周时间集中抓民政工作的"三周工作法",即以乡镇(街道)党委、政府为主体,组织乡镇(街道)干部职工,在每年年初、年中、年  相似文献   

6.
<正>管控(control)是指在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通过流程、制度等手段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现场人群管控是指采取一切常规措施方便群众行进和活动,其目的是通过正确措施的执行使现场群众行进和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并达到安全与和谐的协调活动。现场人群管控的研究无论在我国还是国外,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主要广泛应用到社会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理上,如地震、洪水灾害、核泄漏、节假日旅游高峰、传染性疾病等。近年来,群体性事件现场人群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如"6·28"贵州瓮安事件、"6·11"广州增城事件等,面对多变的群体  相似文献   

7.
正道德行为和价值观有相对的一面,不同时空、不同群体也确实有不同的标准,但这并不是我们滑向道德相对主义的借口。从纵向看,人类道德发展有历史性,但也有永远值得人们尊重的道德价值,如"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从横向看,不同的民族、群体,在同一个时代,都有被大家认可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如不伤害他人的正当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8.
<正>迎泽区老军营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城市基层党建引领新模式,对标定位、聚集发力,努力搭建多元共治服务平台,深入开展以"咱的街道咱的家,建家爱家在行动"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打造"一家"引领("咱的街道咱的家")、四维联动(清廉"管"家,服务"到"家,文明"当"家,效能"兴"家)、"三建"工程(互助友爱之家、文明和谐之家、温暖宜居之家)的基层党建综合体,引导居民互助,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初步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其中"治理有效"是总要求之一。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多数,农村治理的效度关系着国家治理的成败。历史表明,近代以来中国基层治理过程中有一类不可忽视的群体——农村积极分子,他们的命运与国家政治生态保持了高度一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积极分子的"觉醒",新中国成立初期积极分子政治下的"新生",集体化时代全能政府下的"没落"到改革开放初期猝不及防的"迷失",再到新世纪以来,在国家深化改革开放中的"回归",正是在农村积极分子角色演变图景中,彰显了中国乡村社会与国家(政党)基层治理行为之间的深刻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健全平安建设社会协同机制,从源头上提升维护社会稳定能力和水平。当前,社会稳定方面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各种社会矛盾纠纷、冲突。从主体角度看有两类:一类是个体的矛盾,如家庭矛盾、邻里矛盾,这类矛盾尽管数量较多,但后果是有限的。另一类是群体矛盾,如征地拆  相似文献   

11.
阶层"内卷化"是社会流动渠道中一种特定的人为安排,社会中享有特权的个体和群体,构筑能够阻止被歧视的个体和群体在社会地位流动中向上移动(同时保证特权个体或群体不会下移)的一种安排。阶层"内卷化"现象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一、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瓶颈(一)技术有障碍基层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几乎无一例外地涉及到信息化创新的多个领域,遇到了几乎一致的技术障碍问题,集中表现在"三个难突破"上:一是权限难突破。各类公安专业信息系统相互独立,又无接口可供关联,  相似文献   

13.
<正>南通市"融合党建"的实践,可以从党的领导视角进一步完善及拓展。党的领导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人民群众中,同时也把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需求和利益表达吸纳到党和政府的政策与法律中,实现政治与社会融合的过程;党的领导也是实现政治社会系统上下之间连接的过程,促进基层社会与地方党委政府,以及中央这一更大范围共同体的融合。用发展基层民主的方式来实现党对基层社会的领导。在这个过程中,党的领导方式的改善,为基层民主的发展提供  相似文献   

14.
信息文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信息文化研究的发展阶段及主要特点(一)概念的酝酿(20世纪70~80年代)1968年,美国丹尼尔·贝尔发表了《后工业社会:推测1958年以后的美国社会》,揭开了关于信息社会研究的序幕.此后,不同领域的学者纷纷从各自角度对信息社会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表了一大批论著,如马克卢普在《知识在美国的生产与传播》中首次对"知识产业"进行了阐述,并将信息产业同传统的农业、工业、服务业并列,称之为"第四产业";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技术和社会发生的革命性变化以及未来变局;约翰·奈斯比特于1982年出版的《大趋势》描绘了未来社会"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转变的必然趋势;曼纽尔·卡斯泰尔发表了《信息化城市》、《网络社会的崛起》、《认同的力量》,从历史、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综合分析了信息化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京人社工发〔2022〕38号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各区(地区)税务局,各邮政监管派出机构,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交邮政发〔2021〕59号)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国家邮政局办公室关于推进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21]101号)要求,聚焦解决快递员群体工伤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层在线     
<正>郑州市金水区人大开展水污染防治执法检查5月16日,郑州市金水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薛燕带队到索须河故道、马渡污水处理站和中法水厂开展了水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检查组强调:充分认识学习贯彻"一法一条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宣传,提高社会知晓率;将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向多样化的方向转变,更新管理理念,努力实现社会管理体制和方法的创新,已经成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政协组织具有包容各界、联系广泛、人才聚集的有利条件,政协委员是来自不同行业和不同社会阶层的代表,能够及时了解和反映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愿望和要求,对于解决"矛盾凸显期"的社会矛盾,消除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消极因素具有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政》2014,(1):57-57
<正>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政局韦玉才姚虎认为,作为为社会困难群体谋利益的民政部门在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中,肩负重任、责无旁贷。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民政工作都是服务工作,具体业务活动就是这种服务性的具体体观,民政工作的服务性,要求民政工作者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加强责任感、光荣感和使命感,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把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再到"社会治理现代化",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治理规律性认识的不断深化。以提升人民幸福感为重点,我们就能下好基层治理这盘棋,让治理的难点变亮点,书写好百姓期待的民生答卷。  相似文献   

20.
顾骏 《中国民政》2015,(3):17-18
<正>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必须"纲举目张",透过当下基层生活的复杂表象,发现背后的真问题,找准方向,找对路径,提出具有可操作、可复制的方案,切实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效果,为面上提供经验和参照。"市民解决自身问题的努力不断增强与制度性资源供应持续不足的矛盾"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问题。当下被认作"基层治理的突出问题",从自谋生路的无证设摊、将就着栖身的"群租房"、业委会维权、环境脏乱的"城中村"到居住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