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帮胜 《人民论坛》2010,(7):256-257
传统文化是祖先历经几千年的生产实践探索、发现的民族遗产,对于我们构建民族认同、树立道德体系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但随着农耕文明的衰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已不复存在,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有效保护传统文化,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传统文化是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统一,文物属于传统文化范畴,文物返还是传统文化保护问题的突出表现之一.传统文化是文化权的客体,不仅为<世界人权宣言>所确认,并被<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所重申.国际人权法的实施机制为传统文化的保护提供了保证.而"兽首拍卖案"从文化权角度而言是对中国人权的严重侵犯.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城市生态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明安 《前沿》2010,(5):125-128
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而科学发展观包含着生态文化的深刻内涵。而当前城市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面对这一严峻的全球问题,不仅需要人们在实践上重视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而且更需要从社会意识形态方面,形成一种文化支撑,即加强城市生态文化建设。为此需要从政府决策者宏观层次、企业生产者中观层次以及市民微观层次三方面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此外还应发挥学校教育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4.
《公安研究》2010,(4):96-96
赵刚印在《探索》2009年第5期撰文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发展演进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出现了诸如重斗争轻和谐、重人治轻法治、重权力轻权利、重组织整体轻党员个体、重等级轻平等等同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符合的发展倾向,这些文化发展倾向的出现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和中国共产党所处的特殊政治环境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5.
徐魁峰 《前沿》2011,(2):125-128
多民族文化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应有之义,其体现在多民族文化系统目标统一、结构优化、功能完善、适应良好、创新力强和样态丰富等各个方面。当前我国民族文化系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目标偏颇、结构失衡、功能失调、适应低下、创新不足和样态欠丰等问题。为此,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整合民族文化的发展目标;坚持全面协调的发展观,优化民族文化的系统结构;坚持统筹兼顾的发展观,完善民族文化的功能价值;坚持开放互动的发展观,提高民族文化的适应能力;坚持创新为魂的发展观,提升民族文化的整体实力;坚持特色发展的发展观,繁荣民族文化的样态系统,促进我国多民族文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发展观是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认识论基础。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观,不同发展观下的发展目标和模式各不相同,对文化建设的态度也明显不同。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从理论上消除了传统发展观中经济与文化的对立和疏离,还原了文化的价值、功能与意义,使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观念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更高度、更明确的阐述。新时期,党和政府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正是科学发展观在文化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特征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贵和尚中及天人合一的精神特质是科学发展观的传统文化渊源。科学发展观的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动态发展的全新执政理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曾国藩修身为本的道德自我完善之道,成功地避免了程朱理学的空洞说教,继承和发展了王船山思想,其"修身为本"的道德自我完善之道来自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曾国藩一生追求本源,道德自我完善的脚步永不停息,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使之成为封建社会完美的道德榜样。  相似文献   

9.
<正> 要抓住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关键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发展观既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的看法,又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总的方法,是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体现。一定的发展观受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的发展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是我们党创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它是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既是马克思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又是中华传统文化基本价值观念的扬弃和升华.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视野的文化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生产力,不仅有其理论根据,而且有其现实的背景。文化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对现代文明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是划时代的。我们要在重视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重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物质生产力和文化生产力的协调发展,共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当前,新一轮思想解放在全国各地如春潮涌动,但对于如何认识新一轮思想解放,新一轮思想解放的重点放在何处,观点尚不一致.笔者认为,当前思想解放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和时代要求,解放思想必须放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中来考量.  相似文献   

13.
宋晓东 《传承》2010,(3):64-66
青藏地区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和实现区域生态文明的的基础和前提。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富有表现力和生命力的青藏高原生态文化,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生态学理论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规律;必须从区域实际出发,科学整合传统生态文化与现代生态文化;必须进一步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着力培养和壮大生态文化建设队伍,建立生态文化的考核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青藏地区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和实现区域生态文明的的基础和前提.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富有表现力和生命力的青藏高原生态文化,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生态学理论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规律;必须从区域实际出发,科学整合传统生态文化与现代生态文化;必须进一步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着力培养和壮大生态文化建设队伍,建立生态文化的考核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5.
旅游会造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涵化,涵化程度的高低受制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旅游强度,如游客人数、游客素质、游客停留天数和旅游方式;二是民族传统文化自身的承受力.文化承受力与涵化程度成反比,即文化承受力越高涵化程度越低.影响民族传统文化承受力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文化自身凝聚力(包括宗教影响力、本民族语言文字活力)和自身经济实力.文化承受力不同,开发和保护措施也应有所差异.本文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对旅游背景下傣族传统文化承受力比较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对我们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引导下,进一步加强文学创作,推动文学创作又好又快地发展。如何把科学观的精神贯彻落实文学创作之中,这是当前我们中华民族发展文学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7.
尹万东 《前沿》2004,3(11):34-36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作为现代行政主体 ,应当树立公共行政的权力观念、利益观念、服务观念和责任观念 ,这是当今中国进行纵深改革与发展时代渴求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行政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行政体制改革的路向: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推进大部制改革:保持合理政府规模,建设节约型政府:减少行政层级,调整行政区划;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提出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并精当地将中华民族的振兴定位为“和平发展”。这既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在发展道路上作出的  相似文献   

20.
白毅 《电子政务》2012,(4):113-117
阐述了网络民意与科学发展观的关联性,网络民意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推动力量,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能够引领网络民意的健康发展;从网络民意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特质两个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国网络民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完善网络民意表达的策略,以期确保民意能够通过网络更科学地进行表达,进而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