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马威理  黄璜 《人民论坛》2010,(7):200-201
针对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问题,对江苏省沛县、丰县的110位在职大学生村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工作环境因素、认同度因素、对地方领导满意度因素、工资福利因素、自主创业因素对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有显著影响,并且显著性强度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2.
周西安 《人民论坛》2012,(35):152-153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实践价值。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各项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发展受到制度设计和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制约。可以采取加强政策制度设计与建设,积极引导大学生村官创业等措施,激发他们立足本乡本土创业富民的积极性,进而保证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大学生村官角色认同问题为切入点,对开展大学生村官工程具有代表性的河南省鹤壁市农村的村民、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归纳出河南省鹤壁市大学生村官角色认同问题的现状,初步得出影响大学生村官角色认同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优化大学生村官角色认同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村官成长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乏农村实际工作经验、外部成长环境有待改善、组织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实际工作中难有作为、分流导向机制亟待建立是制约大学生村官成长的主要因素.大学生村官的健康成长,有赖于对任职、培养、帮扶等环节有客观、全面的认识.要通过提高大学生村官自身素质、搭建大学生村官成长平台、扶助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等来营造大学生村官成长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5.
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改善大学生村官队伍结构的内在要求,更是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迫切需要.考核制度不健全、退出政策不完善、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因素导致了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的不畅通.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丰富退出类型、拓宽退出渠道,建立健全保障制度有利于完善大学生村官的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6.
景荣 《人民论坛》2013,(11):143-145
随着村官计划不断推进,大学生村官受微观个体因素、基层社会、宏观政策的影响所遇到的困境日益明显.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运用双因素理论从健全能力提升机制、考核激励机制、有序流动机制等方面采取措施加以有效地激励,实现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的有机融合,促进大学生村官工作健康、持续、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基层工作的特点和需要、三农工作的诉求、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内涵要素和大学生村官自身素质修养的要求出发,深入分析实践精神与大学生村官的关系,对大学生村官实践精神进行多维思考,论述了实践精神是大学生村官精神的本质要求,阐述了实践与成才的关系,佐证了大学生村官实践成才范例。  相似文献   

8.
李义良 《人民论坛》2014,(10):142-145
文章从基层工作的特点和需要、三农工作的诉求、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内涵要素和大学生村官自身素质修养的要求出发,深入分析实践精神与大学生村官的关系,对大学生村官实践精神进行多维思考,论述了实践精神是大学生村官精神的本质要求,阐述了实践与成才的关系,佐证了大学生村官实践成才范例。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村官"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政权建设,体现大学生自身价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近年来,威海市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中,出现了"村官"高流失率的困境。原因是大学生"村官"身份界定模糊,合法地位的缺失;政策和后期管理不配套等因素,使得这项制度的推行遭遇根本性困难。本文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探析威海市大学生"村官"流失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张秀杰 《人民论坛》2012,(36):238-239
大学生村官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如就业形势严峻、农村人才需求、国家优惠政策等;而身份模糊、动机不纯、本土冲突、热情消退等因素使得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过程面临诸多困难。调研表明,大学生村官要真正发挥应有作用,除端正自身态度外,相关政策的落实、所在地村委村民的积极帮助也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全面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实绩和成长情况,规范村官考核评价机制,树立典型,推进工作,桐乡市通过村级考评、结对帮评、党委议评等“三项评定”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年终考评。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村官计划"重点在于解决农村建设人才的缺乏,而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任用,并形成服务农村工作的长效机制,对于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以及强化其扎根农村服务百姓的意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文章以此为切入点,以山东省为例,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执行情况展开调研,对村官扎根基层服务长效机制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3.
选聘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近年来,丽水市莲都区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官选拔培养机制与作用发挥机制。2012年在丽水市首创大学生村官“岗位轮换”,有效激发了大学生村官工作积极性。为进一步做好欠发达地区大学生村官工作,摸清家底、找准问题、厘清思路,我们对丽水市莲都区146名大学生村官的现状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4.
林梅  程毅 《前沿》2014,(3):121-124
根据课题组的调研结果来看,大学生村官职业稳定性不强、深人性不够,专业化程度不高、培训不足的问题仍然困扰着很多大学生村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能够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提高自身专业化技能,帮助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找到可以为之长期奋斗的事业,并填补农村基层建设所需专业人才的缺口。大学生村官职业化专业化的运行,需要对大学生村官选录、待遇、培养、考核、淘汰等方面机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5.
大年三十,李源潮同志到江苏徐州农村看望慰问大学生村官,并在村里召开座谈会,听大学生村官谈体会、收获和建议。李源潮同志说,党中央对大学生村官十分重视、十分关心。胡锦涛总书记和习近平同志等中央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党组织关心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与生活。总书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村官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最新成果,总结提炼当代大学生村官精神对于推进大学生村官工作、鼓舞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劲头有着重要意义。大学生村官在农村艰苦环境下历练成长需要有一种精神力量支撑,探寻这一精神,需要从国家、社会、个人等层面加以思考,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角度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金湖县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实施大学生村官成长“雨露工程”.不断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管理和使用。目前,全县110名大学生村官中,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佛山市南海区大力实施大学生村官战略,作为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的重要人才工程,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实施和完善大学生村官战略,建议将实施大学生村官战略作为广东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生村官的培训进修,提供大学生村官锻炼发展的平台,切实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出路问题,建立大学生村官工资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村官计划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随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深入推进,大学生村官的素质和能力、发展空间和出路以及大学生村官计划发展的可持续性等一系列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深入分析并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无疑有利于大学生村官计划走出困境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村官"政策作为一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长远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在其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大学生"村官"自身能力不足、相关法律法规与配套机制不完善、社会环境及农村具体工作环境复杂等问题。各部门应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体制,整合多方资源,积极探索更适合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发展思路,促进大学生"村官"的科学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