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庞海青 《人民论坛》2010,(6):222-223
乡村文化的发展变化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影响,景观呈阶段性发展。优美的乡村文化形态与意境、和谐的新农村文化模式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理想形式。构建和谐、健康的乡村文化,保护和建设具有独特文化传统和人文景观的和谐乡村意境,是推动新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2.
李晓明 《长白学刊》2011,(2):145-149
在西部大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正经历着一个急剧变迁的过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必须准确把握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具体情况和发展趋势,观照其现实诉求,才能顺利实现民族乡村文化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何运安  韩太平 《人民论坛》2012,(35):190-191
乡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体制因素的影响,乡村文化建设一直徘徊不前,农村文化权力出现流散化倾向。制度溃散、缺位是农村文化建设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既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文章对此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全州县力促乡村文化建设,结合荣辱观宣传教育,教育和引导农民明是非、辨善恶、识美丑,形成了积极向上、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乡村文明新风。  相似文献   

5.
乡村文化建设作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我国始终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发展,着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但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仍然滞后,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从调研情况看,乡村文化振兴存在明显区域差异。一些地区乡村文化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乡村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未能"物尽其用"。  相似文献   

6.
陈耀雄 《传承》2008,(20):50-51
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发展农村和谐文化,核心内容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精神粮食。  相似文献   

7.
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发展农村和谐文化,核心内容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精神粮食.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之下,构建和谐美丽乡村,推动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要进一步加大乡村文化建设创新力度。目前,推动道德文化、生态文化以及科技文化的协同发展能够为和谐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更加新鲜的文化血液,助力乡村振兴事业。  相似文献   

9.
弘扬民族民间优秀文化推动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民间优秀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积极发展民族民间优秀文化.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农村群众的文化权益。近年来.山东省胶州市立足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定位.大力繁荣具有县域特色、民俗特点的民族民间优秀文化.以此来推动新农村和谐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乡村社会化与乡村文化重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英魁 《长白学刊》2009,(6):137-143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且综合的概念,离不开农村的文化建设。现实农村文化的相对落后是制约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就要求新农村文化建设应从原有优秀传统乡村文化的重申与先进文化的乡村社会化两个雏度入手。代表先进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走进农村、扎根农村,整舍生成为新型的乡村文化,应遵循尊重多元文化的原则,以培养农民的公民人格为重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乡村普及为核心来展开。  相似文献   

11.
黄育安 《传承》2007,(8):58-59
和谐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和思想基础,对新农村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当前,贺州市农村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落后文化沉渣泛起,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必须以和谐文化建设为抓手,加强党对和谐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结合农民的需求进行和谐文化建设,扎实推进贺州市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一些乡村文化建设处于发展缓慢的阶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乡村文化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3.
江丽 《前沿》2010,(16):84-86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涵和根本保证。郑州市在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做了不少扎实的工作,农村文化建设总体呈现出健康的发展局面,但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新农村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要建设和谐健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乡风文明。  相似文献   

14.
黄美琼 《传承》2007,(8):62-6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和良好的文化条件。因此,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对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尤为重要。和谐文化建设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关键,是实现新农村"管理民主"的重要途径,应与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实现"村容整洁"。  相似文献   

15.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城乡文化建设的不平衡依然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我们不仅要认清乡村文化建设课题中的应有之义,努力打造新农村农民精神共同体,同时也要建立健全教育引导机制,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程。探索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应把农村文化建设当作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来研究和运作。在实践中,要以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为基础和重点;以农业产业化、企业化为依托;以培育新型农民为主线和根本;以发展农村有特色的先进文化为核心内容;以加强农村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载体;以开展服务农村的形式多样文化活动为纽带;以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体制、新机制为动力;以加大政府投入和组织领导为保证,相互协调、彼此促进,使新农村文化建设顺利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7.
乡贤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源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贤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我国社会的发展当中一直影响深远,乡贤文化代表着浓浓乡情,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践行乡贤文化,可以有效地加强当代乡村建设,为促进乡村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程涵 《新东方》2023,(1):65-70
乡村文化建设理念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思想指引。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发展和村民文化需求共同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理念的革新与演进。通过梳理涉农中央一号文件,可对这一演进过程有清晰认知,即改革开放初期文化服务于农村改革、新农村建设侧重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新时代以来注重挖掘文化独特价值和重塑文化自信。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理念的演进对于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和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和农民主体作用相贯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相协调、文化血脉赓续和文化创新相融合、乡村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共繁荣。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物质、精神、政治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全过程。新农村建设,必须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全面推进农村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柱,对于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坚持实事求是,正确认识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总体来说,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苏红 《求索》2007,(3):59-60
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农村公共事业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加强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对于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育造就新型农民;促进乡风文明,维护农村社会安定和谐具有重要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