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些人就把官场当市场,把市场经济的一些法则带到官场中来了,如买卖关系、等价交换、权钱交易、金钱万能等等,一有不如意,就怨念丛生,牢骚满腹  相似文献   

2.
声音     
没有职业风险意识。不要当领导干部:以为当了领导干部就可以高枕无忧、可以为所欲为.就是危险的开始。这并不是说官场就多么凶险复杂,官场进不得。事实上,官场复杂不复杂。取决于你自己:你简单,官场就简单;你复杂,官场就复杂。办法就是四个字——管好自己。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倡导并率先垂范的文风改革举措,针对的是盛行于官场的一种文风积弊,即被空话、套话、假话污染了的官场风气。文风改革至今,取得了显著成效,求真务实之风上扬,官场文风、政治风气、社会风气均为之一新。但端正官场文风非一日之功,改革文风亦非一时之举,从根本上讲,必须把官场文风置于民主、法治和社会监督的制度约束当中。  相似文献   

4.
官场"大忽悠"的不正之风,根源于扭曲的用人导向、扭曲的官场价值取向以及扭曲的政绩观。要根治官场"大忽悠",需要加强政治生态建设,培养官员的耻感文化,建立正确的政绩观和考核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相似文献   

5.
官场文化与官油子的产生与发展互为因果,特定的官场文化催生了官油子,官油子又强化了特定的官场文化。什么样的官场文化下会适宜并助长官油子的生存和发展呢?纵览历史和现实,如果把产生官油子的官场文化称之为官油子文化的话,它大概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6.
薛锋 《中国人大》2010,(17):53-53
捐纳作为一种升官途径和规则,在中国自古以来似乎就有之。只不过在历朝历代都把捐纳当作官场潜规则,好像都是悄悄地秘密地进行着,而把捐纳作为朝廷确立的国家制度下的正常升官途径和规则,  相似文献   

7.
<正>通过前面几篇文章的分析可以发现,官场逆淘汰现象的产生存在复杂的根源,这与干部考核、干部选拔任用、官场政治生态等多方面原因紧密相连,为了铲除官场逆淘汰产生的土壤,就必须多管齐下。为此我们邀请了多位专家为治理这个现象开药方。  相似文献   

8.
清代人写的讽刺小说《官场现形记》 ,入木三分地刻画出古代官场的百丑图。而今发生在浙江省瑞安市的“官场现形记”却是一个被当地人称为“地下组织部长”的流氓盯出来的 ,同样暴露出这个地方一些“官员”的腐败和堕落丑行。盯者 ,陈仕松 ,瑞安市莘塍镇中村原党支部书记、瑞安市原人大代表。因为当地人把巫师和太祖母都称为“老太” ,他这个巫师出身的人 ,像太祖母一样 ,曾不可一世 ,敢凌驾于瑞安市委、市政府之上。所以 ,当地人戏称其为“老太”。他为了达到让掌权者为己所用、听命于他的目的 ,就采取“盯”的战术。他有时对瑞安市个别领导…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出现比较严重的官场逆淘汰现象,虽然有很多原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现有的干部人事制度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必须健全领导干部退出机制,打造官场‘正淘汰'的社会环境要想尽量减少官场逆淘汰,就必须通过宗旨教育、制度建设,尤其是科学的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什么是软肋?说白了,嗜好就是软肋,谁都有爱好、官员也不例外。但对于官员来说嗜酒、好色、贪玩,都可能成为致命的弱点,只要被别有用心的人抓住,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就非吃败仗不可。赖昌星不就有句众所周知的名言吗":不怕官场上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他正是把某些领导的爱好当作软肋  相似文献   

11.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官场上流行"打招呼"现象。官场上打招呼,往往是话中有话,弦外有音,即夹带自已的"私货",隐蔽地甚至赤裸裸地把信息传送给特定的人物对象。对方一般是心领神会,或不敢阻碍,因此更有话语价值,比"红头文件"更有效果。官场上"打招呼"无禁区, 不但可以对下级,也可以对所有  相似文献   

12.
潜规则是官场腐败的催化剂,是官员腐败的护身符。这种误党误国的官场潜规则不改,即使在高压反腐形势下,官场边反边腐和官员边腐边升的现象仍然难以根除。为堵住腐败官员以潜规则获利之路,就必须在全党营造"讲政治、懂规矩、守纪律"的氛围,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的规则意识,严格遵守明规则,坚决破除潜规则。  相似文献   

13.
曾有一段时间官场中流行几句顺口溜:党委点戏,政府演戏,人大评戏,政协看戏。这几句顺口溜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某个时期某些地方官场不正确的关系和决策不太民主、不够科学的现象。一个地方由党委决定、部署建设的各方面工作无疑是对的;党委的决策部署由政府部门组织实施、完成,这也是对的;人大依法监督政府的工作,事实也正是如此。但如果把政协放在“看戏的”的位置上,那就大错特错了。  相似文献   

14.
王春南 《人民论坛》2012,(25):78-79
在封建时代,很多官员都懂得,要立于不败,就要穿几套"盔甲",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古代官场波诡云谲,险象环生,多少文武名臣遭人构陷,不得善终,令人扼腕。涉足官场的人,防范风险是必要的,谨慎从事也很重要。但很多官员从消极方面吸取了前  相似文献   

15.
江苏作家陶潜鸿的长篇小说《政协主席》推出以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评价甚高,网上点击率也一路飙升。最近,这部小说荣获淮安市政府文学奖、市"五个一工程"奖。它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吸引读者的眼球、吸引评奖专家的注意力?一有很多读者把《政协主席》界定为官场小说,我想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出版社为获得一个好的"卖点",策划时就把它归纳进官场小说来推出的,在图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一个泛政治化的国度,无论是官场中人,还是场外看客,对官场惯例大都熟稔。进入官场的人,第一必修课似乎不是思忖如何更好地履行职责,而是摸清水之深浅,搞明游戏规则,将大脑调整到"官场时刻",让自己迅速完成"官场化",在"混官场"时做到游刃有余中国是一个泛政治化的国度,无论是官场中人,还是场外看客,对官场惯例大都熟稔。其中的缘由在于官场惯例的历史由来已久。进入官场的人,第一必修课似乎不是思忖如何更好地履行职责,而是摸清  相似文献   

17.
官场小说近几年持续升温,在职官员逐渐成为创作的主力军。不少读者对作者的特殊身份充满兴趣,意图通过官场小说来洞窥官场文化,甚至将之奉为“官场教科书”。“中国官场文学第一人”王跃文曾说,好的官场小说,其实就是在给官场和官员“祛魅”。然而,目前许多人心目中的“官场教科书”,实际上只是作者笔下的“假官场”。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0月15日《南方日报》刊登朱迅的文章,周久耕要写“官场小说”,说明他对自己把握官场文化的能力很有自信。此举也引来了外界对“官场小说”的讨论。时下,官场小说大多是畅销书的热门,在各大门户网站的读书频道往往占据重要位置,无论是关注度还是点击数和评论数,官场小说都居高不下。官场小说的大热反映了社会各阶层对官场的心态,一部分是出于对官场文化的好奇,看官场小说主要用来满足窥探欲;一部分是官场中人,为自己能在官场险滩中全身而退寻找“官场秘笈”;  相似文献   

19.
治政廉为首,廉为政之本.清正廉洁,是中华优秀廉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朝历代为官为政必备的素养.儒家思想把清廉看作为官的三大法宝之首.孟子说,取不义之财,就伤了自己为官的清廉;班固说,做官如果不能做到廉洁公平,国家就无法获得良治,受到伤害的就是老百姓.面对险恶的官场生态环境,每个官员面前有两种选择:是随波逐流、贪腐享乐,还是清廉自律、洁身自好.  相似文献   

20.
匡博 《浙江人大》2012,(5):46-47
入职不到2年就弃职经商,15年一直吃空饷,把纳税人玩弄于股掌间。孰料这之后,又华丽变身为官员,并在4年间从一个普通科员晋升为副县长,谱写了又一个官场神话。蹊跷的是,对于"吃空饷副县长"的超常规晋升,女商人王辉本人自称"命好",而当地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