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有人说诗与画有不解之缘,因此画家大多爱诗。有一次,山东省济南国画院的画家吴泽浩、欧阳秉森到书店浏览,发现了北京时事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新书《台湾爱国怀乡诗词选》。两位画家当即买了这本书。细细读来,发现书中所选一百多首诗词题材多样而又各具特色。正如《序言》中所说:“有的咏史寄怀,慷慨悲歌;有的思亲念友,情牵万缕;有的行吟山水,依恋故土;有的感时怀归,倾心倾腑。”两位画家读後心潮激荡,久久不能平静。感慨之馀,他们心中不约而同产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为这些诗词配上画呢? 为诗词配画,历来被认为是一件难事,  相似文献   

2.
祖国大陆现存最古老的一幅山水画作品,相传是隋代画家展子虔(约公元550-604年)的《游春图》,目前藏于故宫博物院。此画为绢本,青绿设色,高43厘米,宽80.5厘米,画上有宋徽宗(公元1101 -1125年)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史上画焦墨的不多,只有两三人。而在当代,能像张建利先生的焦墨山水这样,完全构建了自己的文化品味,有如此独特艺术生命力的也为数不多。张先生的焦墨山水所创造的意境是情与意象的底结,是从他最深的“心源”和“造化”接触时的领悟和震撼中产生的。超以象外,得环其中,即  相似文献   

4.
走近张健伟     
认识张健伟,是从他的画开始的。他的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都挺出色,我偏爱他的山水画。张健伟的山水画,有的风格凝重苍劲,粗犷质朴,构图广袤幽远,山石凝重,气势豪迈奔放;有的用笔稚拙,立意恬静秀雅,青堂瓦舍,山水映衬,意境清  相似文献   

5.
李炯毅     
《台声》2016,(14)
正创作理念李炯毅师从欧豪年先生研习画学有年,朝夕随侍左右,虚怀问学,砥砺绘事,承继百年岭南遗韵,对这一学术脉络有深隽之体悟。就山水而言,亦理路通达,自成体系。在山水领域的成就,也是吸纳中国传统山水画与西洋画、日本画之精华,参悟化用而来。李炯毅的山水画创作,能在秉持岭南学术根基之上,广泛汲取北方山水画之传统精髓,探求自我新格。负笈北行,  相似文献   

6.
张胜温画卷     
《张胜温画卷》是我国十二世纪绘画艺术的珍品,被誉为“天南瑰宝”。画为素笺本,没色画。画长三十米,共一百三十四开,绘有各种人物六百二十八个以及山水、树木、鸟兽、舟楫、屋舍等。画  相似文献   

7.
黄廷海先生是近十年來以独創流墨山水画著稱海內外画壇的山水畫家和美術理論家。他勇於打破大陸山水畫大一統的時尚之風及有關理論為中外画壇所矚目。特別是他的流墨山水画,独樹一幟,一掃陳腐舊習,開拓出嶄新的現代風範,被視為當代中國最優秀的中年山水畫家之一。一九八三年,當黃廷海將自己苦研五年之久的一批山水畫新作,命名為“流墨山水画”,並首次在江蘇省美術館展出時,引起了画壇的轰動。許多觀众駐足在他的作品前,  相似文献   

8.
陈大章先生早慧,有画名。先是主攻仕女人物画,1931年11岁时获北平市少年书画大赛一等奖、15岁进荣宝斋挂单卖画而赢得“神童”美誉。继而力攻梅花百卉,又有“玉色独垂”的盛誉。在国画艺术实践中习染日久,经过博采慎择,渐次眼界大开,进入心手双畅的创作佳境,转而主攻山水创作——水墨、青绿、泼彩、金碧、界画……氤氲南国山水,凝神北方石树,恣意而为,洋洋大观,尽透出了笔酣墨畅、意象俱佳的大  相似文献   

9.
我很喜欢金家骥教授的画。他善于以淡淡的水墨营造出特有的山水意境的笔墨技法,最适宜表现朦朦胧胧、春雨霏霏的江南情致。数年前他画过一幅题为  相似文献   

10.
吴晶 《今日浙江》2006,(9):60-61
黄宾虹(1865-1955),现代中国山水画大家。黄宾虹恢弘深邃的艺术生命与他悠长、独特的人生经历有莫大关系,也与浙江大地息息相关。他生于金华,逝于西湖,这正可解释他选择了“写山水”作为观照抒写心灵的方式,正是浙江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如画山水造就了这位大宗师。他的山水画创造的“浑厚华滋”的艺术境界,表现的民族性和传统文化内涵,使他成为同时期画家中最经得起时间推敲的一位。他的早学晚熟、衰年变法,成为中国近现代绘画史的奇迹。一、第一次“写画”和“读山”1865年(清末同治四年),黄宾虹降生在金华县城西铁岭头。父亲是一位儒…  相似文献   

11.
陈倩丽 《当代广西》2004,(16):46-46
波光涟漪的泸沽湖,静谧、安详,像一颗柔美的珍珠,镶嵌在翡翠般的群山里,山水如画。  相似文献   

12.
诗人王维(摩诘)是盛唐诗坛上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本刊1991年4月号曾介绍过他的山水诗《山居秋暝》。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艺家,既能写诗,又擅书画,兼精音乐;既能写优美如画的山水田园诗,又能写充满英雄气概的边塞诗和真挚动人的送别诗。本刊今年4月号发表的《昔日阳关今安在》一文引用过的诗《送元二使安西》,就是王维一首著名的送别诗。全诗云:  相似文献   

13.
吴功正 《思想战线》2002,28(5):105-110
唐代的美术美学有着不可替代的成就 ,其对于隋代既有继承的一面 ,又有超越的一面。吴道子的画体现了盛唐求丰满厚重的审美理想 ;而王维作为山水南宗之祖 ,形成了真正的文人画 ;李思训父子则创造了北宋的金碧山水。盛唐鞍马画 ,张萱、周的仕女画均有很高成就。陶瓷、“唐三彩”、石窟造像、敦煌彩塑壁画等均在中国美术美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宋朝徽宗皇帝喜欢书画。一天他在市面上看到有人专卖驴画,便问随从:天下何人画驴最好?随从一时答不上来,便火速四处打听。被问者中大多说有个姓朱的画家是专门画驴的。那画家叫朱子明,原本是一位很有功底的山水画家。当他接旨进宫为皇上画驴时,简直哭笑不得。原来,朱子明在当时很有名气可是同行们忌妒他,便四处给他造谣,贬低他,说他是个驴画家。哪知皇上将他人对朱子明的贬辱当真。朱子明进宫,放弃了山水画作,苦心为皇上画驴。他先后为皇上画了数百幅,深得赏识。朱子明因此成为天下第一画驴人。晚年朱子明感慨而言:忌妒是坏事可也是好事。感…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90年代最后一个暮春,数十位风华正茂的广西本土画家聚到了一起。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要用自己的画笔,画出属于自己时代的作品,自己家乡山水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孙涛 《友声》2013,(3):10-11
<正>"春红、柳绿、奔马、溪鱼,一幅幅浓缩中国文化意象的扇面画作品被请进美国首都华盛顿一座百年欧式建筑中,将这种独特的绘画艺术形式展现在美国观众面前。此次画展特意以"美丽中国"为题,一幅幅扇面画通过中国山水、花鸟、人物等画面定格,呈现出浓郁的中国文化风格,有的朴拙雅致,有的诙谐有趣,在方寸之间展现巧妙构  相似文献   

17.
李玉田,在攻读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山水专业硕士研究生之前,在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两个方面,已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不少作品参加国内外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90年代最后一个暮春,数十位风华正茂的广西本土画家聚到了一起。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要用自己的画笔,画出属于自己时代的作品,自己家乡山水的作品。时至今日,漓江画派——这群有着鲜明地域特色和独特艺术追求的画家群,以一派清新的现代南方新田园  相似文献   

19.
黄山游记     
仲夏的天空瓦蓝瓦蓝,鲜有一丝云彩,空气中弥漫着炎热的气息。我们乘坐缆车上了黄山的后山,在车上欣赏黄山后山风貌,感觉真是"在雄伟中寓秀丽,于豪迈处寄温柔"。黄山对我们今天来讲并不是十分陌生:在电视里看过无数次黄山的风光,云雾缭绕,山峦秀丽,但是人工选取的角度,多了几许匠气;在山水泼墨画中,欣赏了无数次的黄山独特的山貌,亲眼见了之后,觉得跟画别无二致,仿佛先有画而后有山;在文学作品中细细咀嚼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憧憬着"登黄山天下无山"的美景,而今真是体会到此言不虚,由衷地感受到不枉此行。  相似文献   

20.
暗记     
宽敞的画室里,静悄悄的。初夏的阳光从窗口射进来,洒满了窗前那张宽大的画案。画案上,平展着一幅装裱好并上了轴的山水中堂。右上角写着五个篆字作题:南岳风雨图。年届六十的知名画家石丁,手持一柄放大镜,极为细致地检查着画的每一个细处。他不能不认真,这幅得意之作是要寄往北京参展的。何况装裱这幅画的胡笛,是经友人介绍,第一次和他发生业务上的联系。画是几天前交给胡笛的。胡笛今年四十出头,美院毕业,原在一家幻灯厂当美术师,能画能写。后来下海了,在湘潭城开了一家小小的裱画店,既是老板又是装裱工。同事们都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