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部天花板成为2009年党建十大热词之一,引发广泛讨论。在当今官场当中,一些人为了突破仕途天花板,常常不真抓实干,而总是想到投机取巧,运用一些华而不实的招数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些人的具体表现各有特点,可以称之为四客干部:跳客、秀客、谈客和看客。  相似文献   

2.
<正>"为什么会产生天花板现象","背后有哪些规律在主导","怎么能最有效的解决","天花板问题是不是个伪问题"、"干部年龄能不能一刀切"……1月19日,"干部‘天花板现象’"高级研讨会上,精彩观点纷呈,思想碰撞激烈。  相似文献   

3.
<正>看不清方向、找不到动力,弄不清楚为谁而"干",这是当前一部分"天花板"干部最真实的写照。笔者认为,破解"天花板"困局,重在打破"主观天花板"。这具体要做到两  相似文献   

4.
<正>与"天花板"官员对应的另一群体观察引言2009年12月上期《人民论坛》杂志推出了特别策划《官员"天花板"困局》,引起各界热烈讨论,尤其是在党政官员群体中。不少官员向本刊反映,对许多基层干部而言,能够触碰到仕途"天花板"或许还是一种幸运,他们更多的人只能在"地板"上原地踏步,一辈子都是"科员",可谓是名符其实的"地板干部"。"地板干部"大多默默无闻,但他们却是直接与公众打交道的主要群体,撑起了社会发展的基石,他们的生存状态和诉求更加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正>"天花板"现象为何如此受关注?人民论坛2009年第23期特别策划《官员"天花板"困局》专题共计6篇主要文章,由1篇调查报告《仕途"天花板":突不破的"围城"》和5篇专家分析文章《干部晋升困局求  相似文献   

6.
职业化管理让“两官分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焦点用行政技术手段就能解决"天花板"难题吗?国家行政学院领导人员考试测评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刘旭涛:破解干部"天花板"现象,必须彻底铲除"官本位"生存的土壤,公务员职业化管理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正>"天花板"现象为何如此受关注?人民论坛2009年第23期特别策划《官员"天花板"困局》专题共计6篇主要文章,由1篇调查报告《仕途"天花板":突不破的"围城"》和5篇专家分析文章《干部晋升困局求  相似文献   

8.
<正>焦点用行政技术手段就能解决"天花板"难题吗?国家行政学院领导人员考试测评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刘旭涛:破解干部"天花板"现象,必须彻底铲除"官本位"生存的土壤,公务员职业化管理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包括年轻化在内的干部队伍"四化"方针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这一方针的提出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当前,对干部年轻化存在一些认识误区,须加以纠正,干部年轻化不等于领导干部"青年化",不应成为用人标准上的年龄歧视,亦不应成为干部职业生涯发展的"天花板"。  相似文献   

10.
<正>从表面上看,干部"天花板"困局似乎都是些行政问题,例如干部提拔、晋升受制于不合理的年龄规定、资格规定、学历学位规定、职位职级规定等等,只要用行政技术手段——采取放宽或干脆取消的行政方法就可  相似文献   

11.
<正>从表面上看,干部"天花板"困局似乎都是些行政问题,例如干部提拔、晋升受制于不合理的年龄规定、资格规定、学历学位规定、职位职级规定等等,只要用行政技术手段——采取放宽或干脆取消的行政方法就可  相似文献   

12.
<正>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里,中国的发展需要身体健康(具有免疫力,即内生防腐)和有能力(效能)的政府。"干部天花板"现象反映政府组织的一种病态,是干部心态之疾、政府文化之疾、还是用人制度之疾,需要诊断治  相似文献   

13.
高标准与严要求的刚性"挤压"、物质利益上的"失落"、"天花板"阻隔与"旋转门"缺失,都是干部"职业倦怠症"的诱因。要客观认识干部的"职业倦怠症",不要视其为"洪水猛兽"。良好的政治生态是治疗干部"职业倦怠症"的灵丹妙药,要关心干部、爱护干部,从根本上消除干部"职业倦怠症"产生的土壤。  相似文献   

14.
何谓职业的“天花板”?据说是一些党政官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在达到一定级别后,晋升的空间越来越小,从而在不同阶段上遇到自身仕途的困局,故称“开花板”。还把处在这种情况下的干部称为“天花板”干部。  相似文献   

15.
正过去,对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放羊式"的管理造成了相当一部分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工作得过且过,纪律散漫现象。为彻底改变这种"慵、懒、散"的不良作风,南宁市马山县一改以往"隔靴搔痒"的监管态度,出台新制度铸就制度"钢铁笼子",同时引入激励打破晋升"天花板",进一步激活了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敢下‘棒子’,才会有规矩;不吝‘胡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我注意到了两则新闻:一是新一期《人民论坛》杂志关注了中国官场晋升的"天花板"现象。调查显示,在党政机关中,大约有四五十万的县处级干部,作为一个庞大的中层干部群体,他们中只有大概10%——15%能够在仕途上继续升迁,剩下的就形成了所谓的"天花板官员"群体。《人民论坛》的调查  相似文献   

17.
<正>焦点官场"天花板"现象为什么会成为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张荣臣: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但也要承认,干部制  相似文献   

18.
<正>焦点官场"天花板"现象为什么会成为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张荣臣: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但也要承认,干部制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会产生天花板现象,背后有哪些规律在主导,怎么能最有效的解决,天花板问题是不是个伪问题、干部年龄能不能一刀切……1月19日,干部‘天花板现象’高级研讨会上,精彩观点纷呈,思想碰撞激烈。  相似文献   

20.
如今的官场当中,好干部不少,他们淡泊名利、求真务实,深受群众爱戴。但也有一些人,当官却不好好干事,依据其表现的不同,可以分为跳客、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