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安 《学习导报》2013,(15):60-61
在苏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列宁非常强调争取人民群众认同和支持的重要性,认为执政党应该实行反映大多数人的意志和愿望的政策,给大多数人带来实际成效。这是列宁的基本观点。在他看来,“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他还强调,要“用事实向他们标明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究竟带来了什么好处”。  相似文献   

2.
曹阳飞 《唯实》2012,(12):100-103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维系多民族国家统一完整的重要因素,深入研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问题,有助于丰富完善相关学科理论,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党员干部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离不开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这种信任和支持,实质上是一种认同。群众认同包含多方面内容,但主要的是利益认同、感情认同、理念认同。利益认同是出发点。老百姓在利益上认同你,就会信服你、认同你的努力;反之,就会陷入"塔西佗陷阱",即使你讲真话,人家也不信。获得群众的利益认同,需要搞清楚什么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公共管理的舞台上,领导者与群众打交道,须臾离不开语言的交流和沟通,而成功的交流与沟通是以充分认同为前提的。何谓认同?《现代汉语词典》给定两种解释:一种是认为和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一种是承认、认可。领导说让群众认  相似文献   

5.
领导与群众的关系应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是领导对群众呼声的认真回应,另一方面是群众对领导号召的积极响应。对群众的回应力越强,党和政府的领导威望越高,就越有影响力和号召力。响应与回应的有效互动,可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回应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执政水平、检验执政理念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6.
“四个认同”即 :对祖国的认同 ,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四个认同”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的具体体现 ,是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7.
激励干部更好地干事创业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制度效能的重要基础。相较于外激励而言,内激励有助于强化干部内在工作动机和增加积极工作投入,因而更为根本和有效。角色认同是实现从角色规定到角色自觉转变的基础,是决定干部内激励效果的关键。为此,一是需要强化“我是谁”的角色意识,遵循既要律己也要利他的内在规定,增强“人民公仆”的角色使命;二是立足于“怎么做”的角色标准,规范角色行为;三是提升专业化的角色能力,履行角色责任。  相似文献   

8.
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的执政能力和人民群众的认同是相互促进的.执政能力越强,越容易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人民群众认可的程度越高,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越能顺利地得到贯彻执行从而大大降低执政成本.要想成为先进的有作为的执政党,就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地丰富和扩大人民认同的资源.要自觉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根本目的,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国内国际各种风险的能力,以保持党长期执政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当代》2011,(4):54-54
2月11日的《人民日报》刊登了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日前在上海市九届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俞正声在讲话中说,当前,群众利益多样,维权意识增强,社会矛盾增多,合理与不合理诉求或合理但暂时不具备解决条件的诉求混杂,加之分配差距较大,使处理社会问题的难度增加。  相似文献   

10.
群众认同资源是执政党的基础性资源。从党群关系、党的先进性、实践标准等不同视角解读执政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认同资源,有助于我们在转型期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进一步开发执政资源。  相似文献   

11.
周清 《求实》2004,(11):18-20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必须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 ,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党的执政能力能否真正提高 ,必须由实践来检验 ,由群众认同来检验。自执政以来 ,中国共产党人就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认同作为检验党执政能力的根本标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必须按照群众认同标准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2.
试论群众认同标准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清 《探索》2004,(5):32-34
党的十六大指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党的执政能力能否真正提高,必须由实践来检验,由群众认同来检验。自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就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认同作为检验党执政能力的根本标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按照群众认同标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国家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必须加大反腐力度,增强全党拒腐防变的能力;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党的群众利益代表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3.
群众认同资源是党执政的基础性资源。从党群关系、党的先进性、实践标准等不同视角解读党执政的群众认同资源,有助于我们在转型期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进一步开发执政资源。  相似文献   

14.
肖毓  张立保 《世纪桥》2009,(9):30-32
当今时代,人类文化发展在全球化中呈现出了文化普遍主义与文化特殊主义两种相互对立的取向。这两种对立都不利于人类文化的发展。从人类文化实践的必然趋向来看文化认同是一种必将超越两极对立的新兴文化样态。文化认同超越两极对立的关键在于世界公民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政治认同对高校的稳定和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有着重大的作用。在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度过程中文化的认同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由于受西方普世价值及其强势政治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建构面临着严重挑战。要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必须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出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关注青年亚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群众工作力,顾名思义,就是政党及其成员有效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央明确提出,要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四风”问题,全面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相似文献   

17.
对在校本科生的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程度较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增强“0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同感,在思想政治认同主体方面,应提升“0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思想政治认同方式方面,应构建“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认同方式体系;在思想政治认同载体方面,应加强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在思想政治认同保障方面,应强化“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中国梦”的高度认同,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梦”的认同具有层次性,从认同主体、认同内容、认同过程等三个方面进行层次分析,可以清晰地把握“中国梦”的认同问题.我们要针对各层次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对策机制,从而为“中国梦”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传播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4,(3):36-37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转型期,同时也是社会利益的深刻调整期,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导致部分地区干群关系紧张,甚至发生严重冲突和极端事件。虽然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客观因素有很多,但重要的一点是党员干部没有及时解决群众的疑问,没有及时将群众心中的问号“拉直”,群众不了解真相,当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碰撞时,才会误信误判、产生怨气,从而爆发各种各样的矛盾。因此,及时将群众心中的问号“拉直”,是当前做好群众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广大干部直接面对人民群众。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主要是通过干部与群众的联系来实现。但目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干群关系不和谐问题十分突出。现阶段我国社会利益问题凸显是干群关系恶化的客观因素;而"干"、"群"两个主体自身原因是干群关系恶化的主观因素,也是关键因素。对此,应从提升干部与群众的道德责任感、完善将干部置于群众监督之下的民主监督制度、转变工作作风以促进干群和谐等几方面着手,通过构建和谐干群关系,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