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不忍受辱回国抗日 在南京大学院主持蔡元培的帮助下,刘开渠以驻国外著作员的身份,于1928年被派往法国巴黎,月薪80元.1929年他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雕塑系.  相似文献   

2.
11月25日至26日,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举全省之力,用两个五年的时间把贵州的教育搞上去,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推动贵州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3.
要点快递     
<正>高层传声胡锦涛: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7月14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出5项要求。一是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相似文献   

4.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民主革命家和学者。他一生重视教育 ,为改革中国的教育制度 ,为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建立了不可磨灭的业绩。他的教育理论与改革实践 ,始终是同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表率 ,为新文化运动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肥沃的土壤 ,在打破封建束缚 ,传播民主科学、唤醒中国人民方面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正如梁漱溟所言 :他“从思想学术上为国人开导出一新潮流 ,冲破了社会旧习俗 ,推动了大局政治 ,为中国历史揭开新的一页。” ①蔡元培 ,字鹤卿 ,号孑民 ,1868年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他的青少年时代 ,正处在中国半…  相似文献   

5.
1917年1月,蔡元培任北大校长,莅任之初,便聘请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长。陈独秀以其拔山盖世的气概,向旧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宣战,改革北大文科。诚如蔡元培所言:"自陈独秀君来任学长,胡适之、刘半农、周豫才、周启明诸君来任教员,而文学革命、思想自由的风气,遂大流行。"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高等教育肇始于北京的京师大学堂,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则是蔡元培先生任校长后的北京大学。蔡元培先生对中国近代政治、学术文化及教育方面的贡献是独特的,他是中国现代大学的接生者,他“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气魄和胸怀,尤使其声誉恒远而不朽。蔡元培为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培养了许多栋梁之才,毛泽东、邓中夏等都曾是蔡元培的学生。1940年蔡元培逝世后,毛泽东高度评价他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辛亥革命后,面对国事的衰微,很多有识之士认为袁世凯的称帝、复古是国民的愚昧所致。蔡元培也认为“吾人倘从教育入手,未尝不会使国…  相似文献   

7.
蔡元培用人     
蔡元培是中国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在每一个岗位上都显示出卓越的管理才能,政绩斐然,在用人方面,也表现出精湛的艺术。一、洗革时弊,唯才是举辛亥革命前的清“学部”和其他官僚机构一样,盘根错节,弊窦丛生,非门生故旧、党僚同阀,无以进身。作为辛亥革命后的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清醒地认识到要洗  相似文献   

8.
高层传声     
《党员干部之友》2010,(8):14-14
胡锦涛: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7月14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出5项要求。一是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积极推动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中央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我国的高等学校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囊括大典,网罗人才之所在。”(蔡元培)是传承文明、沟通未来的学府。正因为如此,高等学校的教师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坚持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占领课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去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关键。各地各高校要以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简称《条例》)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院(系)党的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院(系)党组织必须深刻认识面临情势的重大变化,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精心捕捉新形势下院(系)党的工作着力点,准确把握院(系)工作性质和对象的特殊性,努力提高党的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推进大学院(系)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12.
<正>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创始于1900年,常规每5年一届,素有"史学奧林匹克"之誉。中国自1905年即关注大会,向达、蔡元培、傅斯年、胡适、顾颉刚、刘大年、季羡林等几代学者都积极推动过中国与大会的交流。《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影像史料》将陆续公布这方面的珍贵内容。  相似文献   

13.
蔡元培(1868-1940),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早在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时,他就毅然起来反对清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开始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近代科学知识。1917年至1923年他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中国历史经历了轰轰烈烈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五四运动的掀起和爆发,应该说北京大学爱国师生是发起者和首倡者。五四运动前后,作为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竭力废除封建腐朽的教育制度,大力倡导近代民主和科学的教育思想,选用大批具有先进思想和博学多才的知名学者专家…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去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关键."各地各高校要以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简称<条例>)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4月21日,省委书记王国生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全国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精神,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我省《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实施方案》。会议指出,习近平  相似文献   

16.
蔡元培是一位值得研究的历史人物。八十年代以来,大陆学术界教育界开始重视对蔡元培的研究,并逐步发展成为这一时期十分活跃的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领域。梁柱教授所著《蔡元培与北京大学》一书,就是其中一个具有特色的、为人称道的成果。乍一接触,觉得写一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大概总是条陈例举,难免落套乏味。及至读来,顿觉有如暑日一冽甘泉,一扫沉闷抑郁之象,使人心旷神恰。这确是一本能给人以享受,以启迪,以遐思和奋进的好书。我愿将自己读后的一孔之得,将这本书推荐给广大读者。一、主旨明晰,再现盛况。蔡元培一生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邓小平紧紧抓住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这两个基本方面,明确提出“我们的目标是‘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早在1985年,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就提出:“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1987年,他在《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一文中又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提出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四有’就是有理想、有…  相似文献   

18.
蔡元培不聘请陈独秀、李大钊,北大就不会成为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地方。蔡元培任校长前,北京大学—仍晚清封建衙门的旧习,可谓陈腐不堪,改革旧北大成为他义不容辞的使命。北大改革千头万绪,文科改革理应率先垂范。可是,文科学长久乏其人,蔡元培为此犯愁。一次,他走访北京医专汤尔和与北大教授沈尹默时,谈及此事,汤、沈二人不约而同地向他推荐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并以10多本《新青年》相赠,称陈独秀“确可为青年的指导者”。蔡元培和陈独秀有过交往,他们都曾是爱国协会会员,同在上海的一家实验…  相似文献   

19.
同文化教育界人士座谈《正处》讲话 ,是毛泽东对他几个月来形成的一系列重要思想的比较系统的阐发。但他并不认为问题已经解决。在他的建议下 ,1 957年 3月 6日至 1 3日 ,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宣传工作会议 ,而且破例地邀请党外人士参加。会议邀请科学、教育、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方面的党外人士约 1 60多人 ,占了全部与会者的五分之一。会议的主要议题 ,是传达贯彻毛泽东的《正处》讲话 ,研究思想动向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 ,认真贯彻“双百”方针。会议首先听了《正处》讲话录音 ,然后分组讨论。毛泽东没有马上发表讲话 ,而是利用会…  相似文献   

20.
记者:赵部长,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去年底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了科学的人才观。您认为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对做好北京人才工作有什么重要的现实意义?赵家骐:去年底,中央专门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这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曾庆红同志分别发表了重要讲话,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和《决定》对科学人才观作了深刻阐述。我们着重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只要具有一定的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