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分子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马列主义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同时,也阐述了知识分子问题。马列主义关于知识是劳动者争取解放的武器;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离不开知识分子;必须正确对待知识分子等重要观点,是对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贡献。马列主义知识分子问题理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知识分子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因而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知识分子问题。经过长期的艰苦探素,毛泽东建构了我国知识分子理论体系;邓小平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伟大气概和战略眼光,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精辟地阐述了新时期关于知识分子的许多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知识分子理论,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理论得以确立并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正确界定知识分子的阶级同性,为党在新时控制定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红定了思想认识善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知识分子不是独立…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的知识分子观,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我们进一步探究毛泽东的知识分子观及其实践  相似文献   

4.
关系着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成败的知识分子问题,是毛泽东、邓小平一贯重视和关注的问题。毛泽东作为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解决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方面,既有杰出贡献,也有过失误。邓小平作为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继承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的正确思想理论,纠正了晚年的偏差,使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知识分子之所以成为一个特殊的问题 ,作为政策的对象而被界定的特殊群体 ,是由中国革命的特殊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其实质 ,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近代科技和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度 ,作为革命和建设基本力量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关系问题 ,其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同知识分子的关系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知识分子问题得以解决 ,党与知识分子的关系渐入佳境。而且 ,随着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随着工农群众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知识分子”这个本来是作为政策对象而存在的“阶层”将会消亡 ,知识分子问题最终消解。  相似文献   

6.
知识分子是先知先觉的群体,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关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兴衰成败。抗战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日趋成熟,集中表现为从知识分子的地位、需求和任用三个维度,解决知识分子对党的政党认同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认同,解决其物质安全需要和价值实现问题,为新时代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创新发展提供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7.
中共知识分子政策关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兴衰成败。抗战时期中共知识分子政策日趋成熟,从知识分子的地位、需求和任用三个向度,解决了知识分子对中共的政党认同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认同以及知识分子物质安全需要和价值实现问题。现实启示:坚定不移地坚持其阶级定位,知识分子始终是党可以依靠的力量;与时俱进,把知识分子的个人价值追求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统一,服务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局;立足中国实际,从知识分子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提供政策优势和条件,建立优化知识分子社会功能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8.
知识分子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内容。抗战时期中共南方局以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为使命,在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创造性贯彻执行党的知识分子统战政策,广泛开展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团结和聚集了大批革命知识分子,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独特而杰出的贡献。对于新时期进一步做好党的知识分子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知识分子问题历来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统一战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人民政协自创建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分重视知识分子工作。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对知识分子的工作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创新工作方式,特别是对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物更要通过调查了解,掌握他们的政治表现和业务专长,切实做好举荐工作,充分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对于知识分子的理解和界定因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而存有差异。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与西方知识分子不同的一个特殊群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历史条件又使中国知识分子构成一个问题而存在“知识分子政策”。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中国知识分子队伍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周恩来始终重视知识分子问题,始终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作用,文章全面回顾和总结了周恩来一生为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做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杰出代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十分关心和重视知识分子问题,并作出了许多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精辟论述。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实事求是思想。他非常重视了解和分析中国国情,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在经济工作中,他也特别注意要实事求是。他还能够如实地对待知识分子以及他自己,特别是多次检讨他在革命工作中所犯的错误。  相似文献   

14.
尽管毛泽东晚年在知识分子问题上发生过偏差和失误 ,但他在科学判断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基础上 ,充分认识和肯定中国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之路。毛泽东科学的知识分子政策 ,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知识分子问题是革命和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性问 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具体实践 的结合中,必须正确认识和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 题。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 造者和领导人,在解决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方 面,有失误也有杰出贡献。在喜迎共和国50华诞的今 天,正确认识毛泽东的知识分子思想,对于迎接新世纪 的挑战和搞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业具有重要的现 实意义。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正确思想,是毛泽 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主要有三个来源: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近代知识分子和留学生。他们热情拥护“十月革命”,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并投身工农运动,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知识分子问题,历来是中国革命与建设中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建国后,毛泽东、周恩来在这一问题曾有过共识,但也有过不同的认识。本文主要分析了建国后毛泽东与周恩来在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地位作用以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等问题上的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18.
知识分子问题是马列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应当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造就宏大的知识分子队伍.邓小平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对我们在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困扰意大利革命的最根本的问题,即"根本没有革命的知识分子"问题,葛兰西开始了艰难的《狱中札记》的创作过程,并提出了"有机知识分子"的概念。他从有机知识分子产生的场域、有机知识分子发挥作用的中介、有机知识分子发挥作用的方式三个方面完善了其有机知识分子理论的逻辑架构,指出市民社会是其产生的场域,政党是其生成的中介,文化领导权是其发挥作用的方式。启示我们要注重构建知识分子建设的三维实践坐标:知识分子要注重加强自身修养;政府要为知识分子"咨政"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党内知识分子要注重同党外知识分子打交道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20.
知识分子问题是中国统一战线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邓小平理论中,有关知识分子问题的论述占有突出位置,特别是他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知识是劳动群众争取解放的武器;社会主义学说是由知识分子创造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就不能胜利等论述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创建了有中国特色的知识分子理论体系,正确制定了党在社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