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岳麓书院创办于唐末五代,为我国四大书院之一,被誉为"千年学府";现代远程教育是我国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产生于20世纪末。两者相距一千多年,但它们在办学形式上却有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
余东 《人事天地》2008,(10):16-16
游击队长 卡斯特罗从政之始,应该追溯到60多年前他进入古巴最高学府哈瓦那大学时期。那时,满腔革命热情的卡斯特罗,为了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学生组织了一个名为“铁手腕”的小组。  相似文献   

3.
感性活动之为马克思哲学主导原则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象性的活动”的提出 ,意味着马克思已经开始整合德国古典哲学的“活动”原则和“感性对象性”原理。随着对费尔巴哈的清算 ,马克思实现了从“对象性的活动”到“感性活动”的理论升华 ,并自觉地将感性活动作为自己哲学的主导原则 ,在根基处发动了一场顺应“时代愿望”并真正给予阐明的哲学革命  相似文献   

4.
武汉,大江大湖。武汉人,“江湖”儿女,大情大义。湖北省作协主席李修文评价武汉人:“从屈原到列祖列宗、英灵先烈,他们的心神和魂魄,都还活在今天的武汉人身上。”1911年,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敢拼敢做的武汉人,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  相似文献   

5.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优胜劣汰,新旧代谢,是其最一般的规律.一个不称心的、低质量的、不幸的家庭的解体,应该预示着两个称心如意的、高质量的、幸福的家庭的诞生,这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幸事.然而,离异女性的再婚却背离了上述规律,畸形发展.伴随着我国第一部《婚姻法》的颁布,从50年代初,在我国城乡发生过一场“婚姻革命”.许多“刘巧儿”,摆脱了父母包办,娃娃亲等婚姻关系,争取到自主的幸福婚姻,从而积极热情地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建国前后投身革命的相当一批干部中,自身素质的差异和其它历史原因,使得他们不满足于原有的婚姻,也加入到这场“婚姻革命”的行列  相似文献   

6.
党的“三大作风”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政治报告中系统提出的,到今天已整整60年了。重温“三大作风”,对今天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一“、三大作风”的提出,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当时党内对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上存在着不同认识,如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等思想。针对这些思想,毛泽东同志在报告中着重强调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提出了党的“三大作风”理论。…  相似文献   

7.
<正>天津在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史上,是一个有着重要影响和地位的城市,素有“近代历史看天津”之说。从在天津传播马克思主义伊始,到指导天津工人运动的开展、激发天津工人阶级的觉醒、培养天津早期党的领导骨干、开展天津早期党的活动,再到中国共产党天津地委的成立,无不凝聚了革命先驱李大钊的领导智慧和革命胆略。  相似文献   

8.
80年前,北京学生在黑夜沉沉的中国发出一声响亮的春雷,震动了中国,震惊了世界。他们在天安门集会的宣言中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集中代表了“五·四”青年的心声。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今天我们更清楚地体味到,“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爱祖国、求进步”,一直被一代代的青年承传下来,在一次又一次的青年革命运动中发扬光大。 “五·四”以来的80年中,每一次青年学生的革命运动都突出体现着“爱祖国、求进步”的精神和光辉。大革命时期,从南方的“小城春秋”到北方“保定二师学潮”,青年  相似文献   

9.
一、对正确认识新时期统一战线地位和作用的启示早在 193 9年 ,毛泽东就指出 :“中国无产阶级应该懂得 :他们自己虽然是一个最有觉悟和最有组织的阶级 ,但是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 ,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利 ,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 ,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①毛泽东还明确指出 :“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 ,党的建设 ,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 ,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②把统一战线当作一个重要法宝 ,这是党在延安时期的一条…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和邓恩铭烈士这两位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虽然只是在中共“一大”、“二大”召开时的上海(毛和邓都不是中共“二大”代表,但“二大”召开时两人都在上海并见过面)、“五大”上见过仅有的三次面,但却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友谊。究其原因是他们有着共同的革命信念、革命志向、阶级出身;中共“一大”会议期间在共同革命理想下的促膝长谈结成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在中共“二大”召开时的上海见面和中共“五大”时在共同革命信仰下的工作心得交流使得革命友谊进一步增强。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和邓思铭之间的革命友谊堪称光辉典范,为今天我们党员之间如何建立革命同志间的友谊树立了正确榜样。  相似文献   

11.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知识分子是拥有并利用知识为人类造福的主体。然而在“文革”期间,知识分子被称为“臭老九”,知识就是他们的原罪,“知识越多越反动”;大批的知识分子被下放到农村、工矿进行劳动教育和思想改造,给我国的知识分子群体、知识分子政策以及科技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和损失。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推进,知识和知识分子越来越重要,而对知识分子问题的研究并没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深入。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经历了几千年的农耕时代 ,经历了几百年的工业化过程。在新世纪、新千年到来之际 ,世界经济也正在经历着脱胎换骨的变化。这一变化的特点集中表现在九个方面 :从“短缺”到“过剩” ;从“物质”到“精神” ;信息化、网络化 ;知识化 ;全球化 ;可持续性 ;递增性 ;创新性 ;经济发展支柱的高科技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根据学院的功能定位,探索用音像教学的形式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受到了学员的好评,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已成为学院的一大教学特色。他们的主要做法是:在音像教学的内容上突出“红色”主题,在音像的形式上主要以电影、录像、音乐、舞蹈等为载体,在方法和手段上把音像教学“渗透”到学员的学习、生活、休闲之中,把音像教学与打造校园“红色”文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无神论思想的形成,既是对中国历代无神论思想与有神论思想斗争的继承与发展,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无神论思想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近代启蒙思想家的无神论思想、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无神论思想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无神论思想等几个发展阶段。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无神论思想为推翻几千年封建专制的辛亥革命造了舆论,为破除几千年来“君权神授”和“假天以治人”的封建专制精神支柱提供了批判的武器和理论依据。研究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无神论思想与辛亥革命问题,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共青团江西省委李建一同志在来稿中认为,革命传统是人们非常熟悉的概念,同时也是许多青年人不够明确的概念。提到革命传统,一些青年人仅联想到“穿草鞋”、“吃草根树皮”、“冲锋陷阵,不怕流血牺牲”等艰苦奋斗的情形。这种对革命传统狭义化的理解,不利于学习、继承和发扬革命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 “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中国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两个八十年。”这一精辟论述不仅全面科学地反映了中国人民的长期奋斗历程,也是对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历程中所进行的民主革命阶段的斗争做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在中国民主革命道路中,先后作为领导阶级的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如何领导和发动农民,如何进行反帝反封建这两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各自领导的革命结局也不同。  相似文献   

17.
井冈山斗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与共产国际、联共(布)究竟是什么关系,过去一直鲜为人知。共产国际解密档案公开出版后,这个问题才得以弄清。实际上,共产国际、联共(布)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热情关注、真诚支持的,他们关注“毛泽东的军队正在扩充”,认为“湘赣的形势相当好”,讨论了“援助朱毛问题”,表彰朱毛红军是“史诗般的英雄行动”,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盛赞“井冈山根据地是最强大的根据地之一”,还论述了“朱毛会师”、“永新困敌”、“大柏地战斗”等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8.
法国作家马尔罗的小说《人的命运》描述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和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这一时期的中国大革命。在这部小说中 ,他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描述了参加大革命的革命者以及他们的革命动机、革命思想、革命心理和采取的革命手段并展望了革命的前景。因此 ,研究马尔罗眼中的中国大革命对于我们研究中国革命史是一个极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9.
“七一”前夕,省人大机关离退休党员分别到革命老区冯白驹将军故居、红树林和文昌市的铜鼓岭开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2周年系列活动。 在冯白驹故居,离退休党员们参观了冯将军故居和陈列馆。  相似文献   

20.
“七一”前夕,省人大机关党委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到母瑞山革命圣地、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博鳌东屿岛亚洲论坛永久会址等地参观。他们重走红军路,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大家激情飞扬,有感而作,写下了许多感情挚深的诗句,献给党的八十二岁生日是,并参加省人大机关党委组织的“七一”征文比赛。 为此,本刊以“宝岛相知”栏目,集中刊登“七一”征文获得一、的诗歌作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