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小保信箱     
"过劳死"应否属于工伤?小保:前不久外企一名年轻的中国员工李某突发心脏病猝死。去世前,他已连续加班一个月,每天23点以后下班。过度的工作导致其死亡,人称过劳死。眼下屈于各种压力,大城市白领处于"过劳"状态的接近六成,"过劳死"不仅威胁着生产线上劳作的普通职工,还呈现出向高科技领域、"白领"阶层蔓延的趋势。请问,过劳死应否属于工伤?  相似文献   

2.
正一个月加班时间190个小时,33岁的冲模设计工程师刘先军猝死在东莞市长安镇的出租屋内。记者追踪采访发现,超时加班在制造业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普遍存在,一些企业甚至以"加班文化"为企业文化。然而,这一职场灰文化在多次"过劳死"事件中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加班成为"企业文化",固然有国人以此衡量爱岗敬业的传统思维影响,但主要还是源于一些企业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为了降低用工成本,缓解订单压力,企业管理者一方面将加班标榜为企业理念,向员工大肆灌输,同时通过内部严格的考核制度,变相强迫员工加班。在资强劳弱的不对等博弈中,大多  相似文献   

3.
保证劳动者的休息权、让劳动者体面、有尊严地劳动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基本权益。然而,由于劳动者的弱势与法律在执行环节上的丑陋,现实中,强迫、变相强迫劳动者过度加班引发"过劳死"事件频频发生。一些用人单位以"过劳死"未入法为借口,将"过劳死"拒之于工伤门外。然而,过劳死毕竟与加班、与工作过度劳累有关,那么,法律绝不会坐视不管!  相似文献   

4.
中青年"过劳死"现象的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过劳死”现象屡见媒体,众多中青年也被卷入其中,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效应。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中青年“过劳死”现象的两个趋势及其形成的生理、心理、社会性根源,并从解压阀、管理制度和健康理念等角度提出了缓解中青年“过劳死”现象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加强其道德建设应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企业逐利的本质,它面临着市场原则与道德原则的冲突,因而企业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更由于在我国当前现实情况下,企业成份复杂,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三资”  相似文献   

6.
在肯定科学管理成果的基础上引入伦理精神,发挥道德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笔者认为不失为一条可行的道路。 道德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l.凝聚功能 一个企业的目标及其制度安排的道德价值合理性程度,往往影响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凝聚力。美国著名伦理学家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的企业来说也不例外。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企业的目标应合乎社会的利益。现代社会中,企业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人”。而且作为一个“社会人”,其…  相似文献   

7.
“过劳死”,指的是长期慢性疲劳后,诱发的猝死。几年前,“过劳死”这个名词在日本受到关切,因为日本企业高阶管理者猝死事件频传。当时统计,死于心脏病的21万名日本人中,至少有20%以上死于“过劳”,且多半是年轻力壮的中年人。近年来,著名艺术家陈逸飞、演员高秀敏等的辞世,引发了国人对“过劳死”一名词的关注。为什么会出现“过劳死”?工作过于辛劳、工作压力过大是主要原因,因此导致许多人长期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所谓亚健康状态是指介于健康与非健康之间的一种身体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总是感觉疲劳,经常失眠,容易烦躁、发火等等,而…  相似文献   

8.
本期话题     
"过劳死"与制度干预新闻事件:2006年5月,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5岁的工程师胡新宇因病去世。胡新宇成了一个"用生命加班"的符号。2007年3月7日,吉林延吉市北山小学年仅33岁的骨干教师杜继春忍  相似文献   

9.
开心一刻     
《人民公安》2012,(12):64-64
加班 国内某公司招了一个日本人当运营总监。上班第一天就对下属说:“我是个加班狂,希望大家配合我。”一个月之后他回日本了。最后一句话是:“你们这样加班是不人道的。”  相似文献   

10.
当下,过劳死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笔者透过梳理过劳死的相关背景,多角度分析了现阶段我国过劳死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对过劳死予以法律规制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1.
岗位是企业的细胞,是组成企业的基本要素。加强企业岗位道德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基础。加强企业岗位道德建设,是保证“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在企业每~个岗位落实的重要举措。只有加强企业岗位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2.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生存”方式以其特有的魅力冲击和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人类数千年来逐步凝结而成的道德体系在网络社会中也正面临着失范的考验。青少年作为网络时代的拓荒者.他们有条件、也有资格参与网络道德的建构,然而,相对社会主流道德而言,青少年的网络道德则属于“亚道德”范畴,它不能主导社会主流道德的方向,只能对其加以补充、提升,或者偏离、反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网络时代的道德规  相似文献   

13.
“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涵盖了社会道德、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针对性;但是就其道德要求的指向来说,则是把所有这些道德要求聚焦到一个“荣辱观”上来,集中点击两个字:荣与耻。这是不同寻常的。“八荣八耻”的内容体现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归于个人的荣耻则是对体现三观的每个人的良心的激发。这种良心的激发,按照中国传统道德的理解,可以集中到一点,就是“知耻”。把道德要求集中于知耻,就是直击道德实践主体的主体意识,点击每个人“彻头彻尾地隐遁在自身之中”的良心。这是使人摆脱狭隘…  相似文献   

14.
信用应成为个人和企业的“第二身份证” 封建时期道德的核心是忠诚,而现代社会道德的核心是信用 一个缺乏信誉的国家绝对不可能经济持续发展、民富国强 一个缺乏信誉的民族绝对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5.
春节,一些人由于工作需要,舍弃了阖家欢聚的机会,仍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劳动着、奉献着。假期加班,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总是件不那么愉快的事。幸好,作为补偿,三倍的加班费还是让“加班族”多少获得了些安慰。然而,一些劳动者却不是那么幸运了,一些企业给加班的劳动者设置了种种陷阱,想出种种借口来逃避支付加班费:或是以过节费替代加班费;或是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不符合规定;单位自定的加班工资标准低于法定标准;以调休的方式不支付加班工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此,笔者对如何支付春节加班工资进行详细介绍,并对加班费支付中的种种误区予以澄清,给“加班族”们提个醒。  相似文献   

16.
昨晚看新闻,一位年仅22岁的四川大学生单亮因为长期劳累而导致死亡,原因是家庭贫困,他不得不在读书期间在外兼了4份工作。看着他父母哭红的双眼,多少让人在不忍的同时,为这位即将步入社会的优秀学子感到深深的惋惜。据医生的介绍单亮患的是“产单核细胞李斯特氏菌”,这是一种因病菌侵袭身体多种器官引起的疾病,只有免疫力极低的人才可能患上这种病。医生分析,单亮是因为长期劳累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患上此病的,而医学上将过度劳累引起的死亡称为“过劳死”。“过劳死”——笔者最初知道这个词,是从一个关于日本的报道上看到的。日本人的拼命…  相似文献   

17.
法律的目标应该是“扬善抑恶” 《新周刊》:你如何看待中国社会出现的道德危机? 郑永年:什么叫社会呢?一个人不叫社会,三个人以上叫群体,群体要想生长在一起,就需要道德。没有道德的群体不叫社会,没有道德个人是生存不下去的。《新周刊》:道德国度却面临着道德危机,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社会发展迅速,企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过劳死"成为现代高学历高收入群体的代名词。我国没有对"过劳死"相关概念的系统规定,结合国外和国内一些针对高学历高收入群体"过劳死"现象的民事赔偿等处理方法,建议立法将"过劳死"纳入"职业病"目录,做好防范措施。现行劳动法规有不完善之处,应针对"过劳死"现象进行对策研究,以从本质上保护劳动者自身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19.
以下列举了69件小事测试你的态度。你的以下任何一种选择,都不触犯法律,也不违反道德。但,社会生态和人际关系,会因个体选择的量变而质变。 选A的人越多,社会的“体温”越高;从A到B到C到D,社会的“体温”从高到低。 一个又一个“你”,就组成了道德、体制和社会。  相似文献   

20.
“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因患肠癌去世”、“华为员工因病毒性脑炎被诊断死亡”……一幕幕“精英猝死”事件触目惊心!一条条“过劳死”新闻发人深思!而据北京慈济健康体检连锁机构“健康透支十大行业”调查显示,IT和企业高管亚健康比例分别高达91%和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