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白臻贤 《求索》2010,(6):122-124
本真的存在关系被主体的虚置和客体的消隐所遮蔽,而且,在对存在的叙事中,语言成为缺席的他者。人活在语言中,语言不是客体而是主体,语言使存在的意义显现,是存在的家园。  相似文献   

2.
能动的对象性是马克思主义主体概念的重要规定,也是马克思说义在理解主客体关系上,不同于旧哲学,特别是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点。一、旧哲学主体对象性的局限性包括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在内,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受动性方面理解主体,忽视了主体的实践本质,对象性仅是人作为自然实体的受动性。在它看来,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实践不是在主体一客体的结构中进行,而仅仅是在客体>主体的受动“关系”发生。主体的对象性仅是从客体的方面去理解,而没有从主体的能动性方面去理解,没有把主体与客体及主体自身作为一种实践关系来理解。因而,“主体…  相似文献   

3.
究竟什么是价值事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事实存在于主体客体相互作用的运动之中。它包括关于客体对象事实,主体人的需要等内在规定性事实,客体事实和主体事实之间关系事实,以及由此决定的对客体如何改造的事实,人们进行的价值活动的事实,价值物在主体身上引起的效应和结果的事实,所有这一切事实的总和才是价值事实。  相似文献   

4.
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和类存在物决定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对象性的关系。在这种对象性的关系中 ,人以自身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之成为历史客体 ,而历史客体又是人直观自身本质力量的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 ,人可以直观自身的物质本质力量、思维能力、情感力量和意志力量  相似文献   

5.
从历史的、实践的方面来说,“客体的主体化”和“主体的客体化”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统一关系的最概括的科学表述。人类的一切活动、尤其是实践活动,本质上就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能动而现实的互为转化、即双向对象化过程。尽管如此,人们却对“客体的主体化”和“主体的客体化”的基本内容缺乏系统而具体的了解。本文拟就“主体的客体化”的基本内容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与认识论领域里的主客体研究相对立,社会历史理论中的主客体问题即历史主客体问题也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学术界对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这一对概念的理解虽然还存在分歧,但一般说来,历史主体即是在历史中活动着的现实的人,而历史客体则是社会历史领域里的一切对象性存在,主要是人们所处于其中的社会结构体系。历史主客体  相似文献   

7.
人的本体价值刍议庄穆一从主体的需要和满足主体需要的客体及客体的属性之间的关系来界定价值和价值关系,是价值问题上价值关系说一派的观点。它可以解释经验范围内和显在领域中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世界的种种价值问题.从价值发生的角度看,价值的产生离不开主体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能否对以人为本主体、客体、内容以及范围领域的全面而正确的认识,成为践行以人为本的难点。因此对主体认识以人为本的要求、主体的构成和特点、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本的内容以及以人为本的领域范围等问题加以澄清,才能真正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无意识认识胡敏中我们知道,认识就是认识主体通过认识工具观念地再现、接收和把握认识客体的过程,认识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观念形态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就达到了主体和客体在观念上的统一。人是认识的主体,人之所以能成为认识主体,就在于人在认识中...  相似文献   

10.
主体性问题,说到底是主体能动性和客体制约性的关系问题,也就是,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不能离开客体的制约和限制,怎样在客体制约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能动性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这就是能不能坚持主观符合客观的唯物主义原则,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问题。一、必须从唯物主义物质一元论出发来理解主体能动性与客体制约性的关系。离开哲学基本问题的正确解决,是无法科学地理解主体能动性与客体制约性的关系问题的。坚持唯物主义物质一元论原则,科学认识主体能动性与客体制约性的关系,具体来说,要从这几个层次上来理解:  相似文献   

11.
对依法治国的主客体关系和制约环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哲学角度探讨了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认为法治主体的客体化运动使法律成为物化的法治主体 ,而法治客体的主体化运动产生了客体的主体化超越问题 ,并提出了通过法治的程序化和程序的法律化进行制约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其主体和客体都是人,是主体通过一定方式将一定的政治观念、思想体系和道德规范对客体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之成为符合时代要求、推进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力量。因此,它是主体和客体心灵和情感的互动,思想政治工作者个人的人格魅力、政治信仰和价值取向等直接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心理、思想状况及其相互关系同样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3.
价值是一种关系概念,它所表示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需要与满足需要之间的关系。人生价值也是这样,它包含着人生过程及其目标满足主体自身需要的关系。由于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人生活动过程在各种社会关系的互动中进行,所以人和价  相似文献   

14.
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概念与价值论中的"价值"概念具有同一性。世界可以划分为物理形态世界与价值形态世界。劳动既有改变物理形态世界的意蕴也有改变价值形态世界的意蕴。在价值论的视域中,物只有客体尺度;而人既有主体尺度,也有客体尺度。客体及其属性与主体尺度相符合、相一致的性质固然属于价值关系;主体及其属性与主体尺度相符合、相一致的性质同样属于价值关系。前者可以称为手段价值关系,而后者则可以称为目的价值关系。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既有纯粹的物理关系,也有手段价值关系和目的价值关系。劳动的二重性并不改变事物的物理形态,而是改变事物的价值形态。具体劳动改变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手段价值关系,抽象劳动则改变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目的价值关系。抽象劳动的物化凝结为商品价值,意味着商品价值在本质上是物化了目的价值关系。在此意义的基础上,劳动凝结的价值,无论是使用价值还是价值都属于价值论意蕴中的价值范畴。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权力的监督与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周学军一、社会主义权力的本质和监督权力的主体与客体权力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支配力量。在各种形态的社会中,支配权力的主体总要利用这一力量驾驭客体,迫使客体服从自己,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统治和根本的经济利益。任何权力关系实质上都是人对人...  相似文献   

16.
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客体对增强主体本质力量的作用的统一就是价值的本质,这个统一是主体和客体在实践关系中形成的。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是在能动性作用下的主体在实践关系中认识价值本质的过程。客体对增强主体本质力量的作用就是主体在科学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关系促使客体按照主体愿望而满足主体的效应。因而,从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两个维度出发,比较能够深刻把握价值本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这两个维度中深刻体现了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关系、认识关系的根本特性。  相似文献   

17.
以往的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只是片面地强调客体尺度,忽视了人的主体尺度。“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因而不能科学地说明认识的主体能动性。与此相反,唯心主义片面地强调了人的主体尺度,忽视了客体尺度,只是以精神外化的形式考察事物,考察人与事物、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因而不能科学地说  相似文献   

18.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之间的效应关系,即客体对主体需要是有利还是有害的关系。事物对主体有无价值,主要依主体的内在尺度(主体的客观需要和利益)而定。因此,在价值关系中,主体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需要和利益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价值评价标准。谁是价值的主体和评价的主体,以谁的利益和要求作为价值标准。这个问题在任何价值观念体系中都是一个根本问题,也是历史上不同价值观念体系相互区别的根本所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体现在价值观上,就…  相似文献   

19.
李瑛 《前沿》1999,(10)
全面准确地把握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和基本属性,对于正确地揭示刑事法律关系的本质,从而认识刑事法律关系在刑法理论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都是一种矛盾运动。在刑事法律关系中,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客体的矛盾运动构成了刑事法律关系产生、发展、消亡的原因。主体客体矛盾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刑事权利和义务。主体客体矛盾斗争的过程,也是主体实现刑事权利履行刑事义务的过程。这种刑事权利和义务的发展变化,推动了刑事法律关系的发展变化,没有刑事主体的权利义务运动,…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中的一个理论难题。这个难题伴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产生而产生,至今主要形成了"单主体说""双主体说""主体间性说"三大经典论争和"抛弃说""统一说""破解说"三大最新论争。概括来说,这些论争的主要症结在于"能否将人理解为客体"和"客体能否安顿主体性"两大方面。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解决这个理论难题的"可能方案"是,将"主体—客体"分析框架进一步明确为"主体—中介客体—目标客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