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跑得快的羊     
汪亭 《党政论坛》2012,(20):35-35
团结乡要召开农民运动会,陈乡长在动员大会上告诉各村村长:“农民运动会就是要有农民和农村的特色,跟什么奥运会全运会是有很大区别的!”之后,乡文教助理详细地介绍了这些特色项目:有插秧抛秧,有农机具快速检修,有家猪负重越野,有山羊100米赛跑等等。  相似文献   

2.
农民盼望今春早打三假编辑同志:日前笔者到农村调查工作了解到,由于近年来假农药、假种子、假化肥的泛滥成灾,农民们现在购买种子、化肥、农药时总是提心吊胆:买也不放心,不买又急用,生怕万一上当受害,大半年的汗水就会化为泡影。更让农民们不满的是,即使在一些比...  相似文献   

3.
今年七月以来,河北省一些运输专业户和想买汽车搞运输的农民,给中央办公厅信访局写信,反映在国家放宽政策、允许农民买汽车跑运输以后,遇到的买车难、买油难和行路难等各种问题,吁请有关部门为他们排忧解难。中央负责同志阅读了这些信件之后,希望有关部门能为农民说说话,帮助他们解决具体困难。 最近,我们带着农民的呼声,走访了河北省交通厅、物资局和工商行政管理局等有关部门。 党对农村的经济政策放宽以后,河北省的广大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很高。近年来,许多农  相似文献   

4.
春节回乡探亲,一位远房叔伯让我为他买几盒反映眼下农民生活的VCD,当时我一口应承下来,可回到城里,找遍大半个城市,尽管各种流行歌曲应有尽有,但要找到一盒反映农村生活的VCD,却非常困难。 现在四十岁左右的农民,没有不熟悉《在希望的田野上》那首激动人心的农村歌曲。然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精神面貌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真正为农民喜闻乐见的农村歌曲却不多,在电视荧屏上,反映农村生活和农民心声的歌曲也不多。 进一步看,如果没有健康文明的东西来充实农民的精神生活,歪门斜…  相似文献   

5.
唐敏 《瞭望》2001,(12)
农产品买难、卖难,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在农产品摆脱短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日益突出。全国 2 4亿农户迫切需要一个将千家万户的农民引入千变万化市场的合作经济组织,原本“面广腿长”的供销系统却因长期亏损、历史包袱沉重,在农村的阵地渐渐丢失。进入 2001年,供销系统终于摘掉了连续 8年亏损的帽子,重新塑造了为农服务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6.
王芳 《党政论坛》2008,(12):18-19
记者:您心目中的中国新农村是什么样子的? 党国英:我心目中的中国新农村,是农民人数大规模减少并实现充分就业的农村:又是充满竞争活力、市场发育成熟的农村;也是农村社区事务由农民民主协商解决、农民保持相对保守的文化传统的农村;更是农民生产生活环境融入优美田园风光的农村。  相似文献   

7.
刘献利 《求知》2000,(12):24-24
抓好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直接影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延缓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目前农民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记者近年在农村采访。常听到农民为买难卖难叫苦。他们要求改革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供销社。最近记者从四川省广汉县农村供销体制改革中看到了希望。这个县去年对供销社不合理的体制连砍“三刀”,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第一刀——恢复合作商业性质。供销社本来是由农民投资入股办起来的合作经济,后来逐步变成了全民性质经济。许多农民五十年  相似文献   

9.
帮助农民增收减负是党在农村加强和改善领导的当务之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中国的农业和农村问题,实质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利益问题。农民利益问题直接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增收,二是减负。前者是增加农民的绝对收入,后者是增加农民...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在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取得很大发展,乡镇企业也相继崛起,农民生活水平因此而大大提高,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农村还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过程中,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又突现了出来。一是农业生产不能与市场衔接,出现农民买难卖难的问题,农业的增长方式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小农产规模的经济,单纯农业性生产比较效益低,没有竞争力,难以进入社会化大市场;二是部门分割、条块分割与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  相似文献   

11.
走向市场:困惑中展现出希望河北省部分平原县农业调查孟宪俊,张述忱,于绍良编者按:在农业走向市场的今天,农村里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农民们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本刊三位记者来到我国北方著名粮仓──河北省10多个平原县、市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2.
乡村干部要多为农民着想编者按:“土地不要动,负担不要重,粮价别太低,干部别太凶。”这几句顺口溜眼下在农村流传颇广。这是农民对党的农村工作的基本要求。这里三封来信,反映了农村工作中这方面的一些情况和问题,应引起各级政府和农村工作者的重视。编辑同志:下乡...  相似文献   

13.
韩芸  周常春 《团结》2008,(1):34-35
小农生产:市场经济汪洋大海中颠簸的小舟 1978年末,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在大包干协议上按下了手印,揭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推广,促进全国农民不断走上富裕的道路。30年过去了,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粮食购销市场化等一系列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已基本确立。  相似文献   

14.
年初,针对部分农村存在的民间借贷行为和非法基金会的出现,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改进农村信贷服务,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些意见能不能得到落实,为广大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所关注。那么,为什么民间借贷、农村基金会在部分农村经济较发达地区比较活跃呢?在...  相似文献   

15.
周宜斌 《学理论》2009,(10):102-102,134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农村改革的各项改革措施,必须尊重农民真实意愿,坚持农村合作组织自治,发挥农民首创精神。要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长久保护农民的土地使用与收益权,为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全力满足农民对生活的基本需求,切实加强农民工各项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16.
农民有四盼     
农民有四盼马小林编辑同志: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业有了较大发展,农民最先得到了实惠。十几年过去了,改革的重点已由农村转向城市。如今,农业的情况如何?农民在想着什么?因工作关系,笔者与农民接触较多,常常听到他们的呼声。现在,农民收入有很大提高。但...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3G     
《求知》2006,(7):44-44
新型农民 一号文件给新型农民做了3个界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为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国家将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相似文献   

18.
城乡结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就是留在农村的农民当不好农民。转出去的农民又当不成市民。这两个问题也是我国农村发展到今天遇到的最深层问题。具体而言:一是改革30年,小农经营的格局基本没有改变。二是规模庞大的农民工长期在城乡之间流动,无法真正变成市民。在目前的政策框架下,我们也看不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巩玉涛 《党政论坛》2008,(15):50-51
在新农村建没过程中.新型农民将取代传统农民,关于新型农民,党在《推进新农村建没若干意见》中指出:“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没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邓小燕  贾晓明 《各界》2011,(7):20-22
在世人眼中,邓子恢是一位农民运动和农村工作专家,他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道路倾注了毕生精力:而在女儿眼中,邓子恢却是一位身着农民服装、过着俭朴的农民生活、凡事必深入农民群体中调查、处处为农民着想的睿智而乐观的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