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杨光 《湖北宣传》2006,(9):24-24
近些年来,曾经家喻户晓的“刘三姐”几乎被人们淡忘了,而《印象·刘三姐》的打造成功,却使更多的人想起了知道了刘三姐。《印象·刘三姐》是现代审美意识拓展传统人物记忆的一次成功。它启发人们:传统资源可以转化为优势产品,而不是仅仅将其以雕塑或者主题博物馆的方式进行延续。  相似文献   

2.
蒋桂斌 《当代广西》2004,(12):36-36
世界上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在桂林阳朔书童山下公演后,备受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杨宁宁 《当代广西》2008,(16):58-59
有关刘三姐的传说不仅在我国岭南地区的壮汉等民族间广为流传,甚至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和台湾、香港等地也有刘三姐的传说。岭南地区各民族多年来一直把刘三姐传颂为歌仙、女神。其中壮族有关刘三姐的故事、传说和民歌最多。从广西民族民间文学研究者覃桂清多年调查收集的资料看,广西有40个县、广东有22个县有关于刘三姐的故事和传说。  相似文献   

4.
地区传真     
<正>宜州将举办第六届刘三姐文化旅游节记者从9月2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期一个多月的宜州市第六届刘三姐文化旅游节将于10月18日拉开帷幕,活动内容包括千年古镇怀远赏中秋月暨怀远古镇开放仪式、广西宜州刘三姐故乡之旅、广西宜州刘三姐故乡民间绝技展示等23项。其中,新增广西宜州刘三姐故乡风光手机微信相册秀、宜州市传唱刘三姐歌谣歌咏比赛、"一带一路"视野下广西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黄伟林 《当代广西》2006,(12):34-36
梅帅元做出了一个他自己没有预料到的决定 为了做好对《印象&#183;刘三姐》这个采访,我反复阅读了有关资料,因此知道这台演出有两个关键人物,就是王潮歌和樊跃。王潮歌给我留下如此深的印象与宣传册上引用的一句评语有关。评语是这样说的:“‘第一次都是新的’,是王潮歌导演作品的又一特点。旺盛的、不枯竭的创作灵感,使她成为评论家笔下的‘最具创新精神的导演’。”  相似文献   

6.
由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担任总导演的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以阳朔书童山段方圆两公里的漓江水域为舞台,十二座山峰为背景,大写意地将刘三姐留在人们印象中的经典山歌、民族风情、漓江渔火等元素创新组合,不着痕迹地溶入山水,创造出“天人合一”的境界,被称为“与上帝合作之杰作”。该剧利用天然美景演绎广西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品,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及中国精英艺术家创作之大成。《印象·刘三姐》@黄吉遇  相似文献   

7.
华钢 《当代广西》2005,(18):62-63
近年来,经典改编热方兴未艾,《刘三姐》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继张艺谋等将《刘三姐》改编成大型实景歌舞演出《印象·刘三姐》之后,今年最吸引观众眼球的当然莫过于广西彩调剧团的新编2005年版歌舞剧《刘三姐》。  相似文献   

8.
2003年10月,《印象·刘三姐》面世,从那天起,它就以石破天惊的震撼力打动了每一个观众,这是用桂林山水、歌仙刘三姐、著名导演张艺谋三大品牌联合打造精品所产生的效应。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是“刘三姐歌圩”景区的核心节目,由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著名导演张艺谋出任总导演,历时五年制作完成。它的剧场坐落在离阳朔县城不远的书童山旁,漓江与田家河交汇处,占地  相似文献   

9.
陈星  范静 《今日广西》2010,(23):55-57
高明:职业经理人对“刘三姐”动“砍刀”置身漓江山水中,黄守新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静下心来对“实景歌剧刘三姐”项目进行仔细思量。经过深入研究,他认为最初的“实景歌剧刘三姐”这个项目太虚了,投资要2.5个亿,这么大的投资,回报周期太长不说,能够参与的单位和个人也太少了,这是犯了经济学原理大忌。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在桂林阳朔书童山下公演后,备受各界的关注。《印象·刘三姐》以方圆两公里的漓江水域为舞台,以12座山峰和广袤天穹为背景,将壮族歌仙刘三姐的山歌、广西少数民族风情、漓江渔火等多种元素创新组合,融入桂林山水之中,诠释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全场演出约  相似文献   

11.
著名演员黄婉秋是一个青春常驻的女强人。16岁时因主演电影《刘三姐》而成名。之后,黄婉秋一直在演歌剧、戏剧,先后主演过《夜半歌声》、《洪湖赤卫队》等剧目。1990年身为桂林市文化局副局长的黄婉秋在政府和海外侨胞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刘三姐艺术团”,重排了歌剧《刘三姐》和其他一批节目,先后10多次赴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演出,至今已演出2万余场,深受欢迎。  相似文献   

12.
于靖园 《小康》2023,(12):76-77
<正>黄婉秋一生为传承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精勤不怠,始终将自己的艺术人生与银幕形象紧紧相连。“永远的刘三姐人虽故去,歌声却永远留存。黄老师一路走好,到天外纵情放歌吧!”“一个时代,走好!黄老师!刘三姐!”“人民艺术家黄奶奶一路走好,您让刘三姐艺术精神在八桂大地上生根、长叶、开花,长成一棵蓊郁常青的艺术之树,一片郁郁苍苍的艺术之林。”  相似文献   

13.
正全国各个年代各种版本精美或简洁的《刘三姐》剧本、各地花样繁多的演出海报、与刘三姐相关的各种纪念币邮品唱片年画塑像……不同形象的"刘三姐"们荟萃一堂,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这位集真善美爱于一身的歌仙艺术形象——今年三月三期间,记者在广西博物馆展厅里欣赏到了1000多件和歌仙刘三姐有关的文献志书、  相似文献   

14.
阳秀琼 《当代广西》2009,(20):11-13
60年前,在世人眼中,广西不仅文化封闲而且人才匮缺。如今,这个边远省区却先后涌现了“刘三姐”、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印象·刘三姐”等一个个叫响全国的文化品牌;涌现了“中国第五代导演”、“文学新桂军”、“漓江画派”等生生不息的人才队伍。60年后,当我们追溯广西文化发展的艰难历程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将不再漠视这片文化沃土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文武 《今日广西》2010,(6):44-45
2010年3月3日晚,“刘三姐”嫁人了。确切地说,是“新一代刘三姐”陈春燕在绿城南宁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礼,把自己嫁了。在婚礼前,陈春燕很小女人地告诉笔者:她的他是个很有才气的人,她爱他,他当然也爱她。一个女孩子的一生有很多梦想,与相爱的人结婚,无疑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南宁铁路局结合行业特征和民族特色,打造"刘三姐"客运服务品牌,并按照"点—线—面"发展的原则推广,已形成14个子品牌,"刘三姐"品牌成为全局客运服务工作的标杆和对外靓丽的名片。一、明确定位,做好品牌规划设计1.把"刘三姐"品牌建成客运服务的示范窗口。针对站段服务品牌虽多,但覆盖面窄、影响力弱、示范性不够的实际,谋划打造一个全局性的服务品牌。歌仙"刘三姐"是人们广为认  相似文献   

17.
"刘三姐"是一个文化符号,对这个文化符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这些解读共同组成刘三姐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纵情下枧河     
“峰峦峥嵘奇特,江流碧绿如画”。被誉为宜州最为奇特,吸引人眼球的下枧河,像一首五彩的诗、一幅浓墨重彩的画,正成为中外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最初知晓下枧河是在小时候看过的那部风靡全国乃至东南亚的影片《刘三姐》里,伴随着优美山歌韵律的是风光旖旎的下枧河风光:奇峰万点、山光水影、碧水似玉、茂林修竹……而当我怀揣童年的梦幻走进刘三姐故里时,我才真正领略到它山美水秀的天成景致。  相似文献   

19.
林海 《传承》2009,(10):162-163
"刘三姐"是一个文化符号,对这个文化符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这些解读共同组成刘三姐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提起壮族的传统音乐,人们自然会想起刘三姐;提起壮族的当代音乐,人们就不能不想起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