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张铁军 《理论研究》2010,(5):64-64,F0003
当前,失地农民虽基本实现了户籍身份的转变,但其对城市的适应还存在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经济生存边缘化、社会交往困难、心理认同不适应等方面。突破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困境,需要政府、社会以及失地农民自身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其尽快融入城市生活,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化。  相似文献   

2.
失地农民虽基本实现了户籍身份的转变,但其对城市的适应还存在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经济生存边缘化、社会交往困难、心理认同不适应等方面。突破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困境,需要政府、社会以及失地农民自身三方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其尽快融入城市生活,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化。  相似文献   

3.
杭州市城郊失地农民社会认同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认同是衡量个体融入主体社会程度的一个重要维度。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杭州市城郊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具有模糊的身份认同、略偏向于负面的经济认同、失衡的制度认同和滞后的城市生活方式认同的特点。因此,建议政府要通过完善征地安置补偿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就业政策、撤村建居政策和教育政策,提高失地农民在城市生活中的生活能力,夯实失地农民在城市生活的基础,落实失地农民的市民待遇,促进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4.
杨永  朱春雷 《唯实》2007,(6):79-83
公民参与不仅包括政治参与,而且还涉及到社会参与。农民工在城市的公民参与状况直接关系到农民工个人权利的实现、政府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以及城市社会的和谐发展。根据在武汉市的调查,当前农民工的公民参与度较低,处于城市的边缘状态。农民工的公民参与状况与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生存状况、城市认同心理、组织化水平、公民参与的动员机制等因素密切相关。提高农民工的公民参与水平,必须采取多方面措施建立农民工公民参与制度及其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无法在当前的农村转型中发挥作用。农民在思想观念、心理状态、社会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已经说明农民正在发生认同上的危机。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提升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现农民的价值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培养出新时代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6.
从“游民”到市民: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融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间的特殊产物,农民工向城市大规模移民作为城市化的一种必然现象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而占农民工群体主流的,长期滞留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游离于农村和城市两端极易变成"游民",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将产生不良影响。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有经济、社会和文化心理三个依次递进的层次,只有心理文化的适应,才说明农民工完全融入于城市社会。新生代农民城市文化融入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交往的隔离,生活方式的隔离和心理的隔离三个方面,实现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融入必须从自身完善构建、城市接纳包容、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7.
当前江西农民心态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绍林  万振凡 《求实》2001,(12):58-60
当前江西农民心态主流是积极的 ,但是却存在几种不容忽视的不良心态 ,尤其是农民对乡村干部腐败、农民负担过重、农村社会治安状况恶化等问题的不满情绪正在逐渐积累着 ,如果任其发展 ,必将导致农民反社会行动的总爆发 ,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从根本上来说 ,农民的各种心态都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种种社会问题的反映 ,因此 ,只有从根本上消除导致农民不良心态产生的社会因素 ,才能形成有利于农村社会改革与发展的社会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农民市民化不仅是身份的转变、职业的改变,也不仅是生活空间的转移,而是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全方位变迁随着新型城镇化不断加速,大批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他们已不再依赖土地而生存。但当来自农村的传统生活观念与现代都市生活发生"亲密接触"时,一些进城农民感到了不适应,甚至由此产生了焦虑。农民市民化可以分为经济、社会、文化三个层面的适应,当他们对城市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在心理上获得  相似文献   

9.
城市农民工行为失范的法社会学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明光 《理论学刊》2004,(12):121-123
在转型期 ,中国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 ,推进了中国乡村“城镇化”以及城镇“城市化”的步伐。在城市化、生存压力和城市生活机会的驱动下 ,大量农民开始涌入各个快速发展的城市 ,形成了大规模的农民工流动。由于劳动力素质偏低 ,就业趋向差异性小 ,导致就业机会相对短缺 ,竞争压力激烈 ,生活环境恶劣 ,其结果是 ,进入城市的农民并没有因为地域的流转而发生经济意义上的改变 ,大批的农民在缺乏工作机会 ,或从事着低报酬高强度劳动 ,缺乏法律保障 ,缺乏城市生活保障和没有“城市名片”状况下 ,沦为城市的新贫困群体和新的弱势群体。生活境遇的剧…  相似文献   

10.
认同是基于人的心理、思想与信仰形成的,其逻辑起点源于人的自我认知。所谓政治认同,即社会成员在一定的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强有力的政治认同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前提。作为党内政治生活认同重要内容的理想信念动摇、滑坡的问题目前尤为突出,必须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1.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这是很有道理的。一亿多农民进城务工,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新鲜血液,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为城市生活的现代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也为改善农民的生活,推动农村现代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部分农民工的子女随父母进城,他们在入学、生活、课外教育、文化娱乐、学习用具、交友等方面却遇到一系列的困难,难以及时融入城市群体,更难以平等地享有应有的教育资源,有的甚至失学。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使他们的状况有所改善,但这方面的努力还应继续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2.
农村邻里关系的状况是衡量农村社会和谐程度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农村社会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和社会转型进入加速期,农民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范围、社会心理等都发生了诸多的变化,农村邻里在生产生活互助、人的社会化、社会控制、情感交流等方面应有的社会功能也随之呈现弱化的趋势。在和谐农村建设中,需要通过改善邻里关系,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对邻里关系的社会功能进行重建和强化。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治理过程中,不断提高人的生活品质是"杭州经验"的一个根本理念。生活品质引领着城市消费的品质化趋势,体现了个人日常生活的风格化和艺术化,展示了城市社会认同的核心和集体消费的精髓。从消费社会学的视角对"杭州经验"中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可以发现,城市消费品质化具有消费品质的体验性、消费方式的包容性与消费生活的审美性等特征。此外,杭州在"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包含着打造一种城市生活的新美学、开创一种城市生活的新秩序和建构一种城市生活的新认同等新的意涵。可以说,城市消费品质化是一场日常生活的新变革,是通向"明日的田园城市"的一个大胆实践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机制是指社会成员政治心理、道德心理、学习心理和社会心理中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等因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进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心体悟、心理认同和自觉践行,主要包括理性认同机制、情感认同机制、利益互动机制和自律转化机制。分析、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机制在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的价值,对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和深化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引领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8月15日石家庄市政府正式回应为标志,闹哄了几天的“石家庄改名”之争终于消停下来。在“改名热”沉寂多年,政府从来没有改名动议,社会大众对随意改名的负面影响已有清楚认识的情况下,“改名”竟一时成为个别媒体的焦点,凸显了石家庄城市文化认同缺失这样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城市认同是城市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是城市成员从内心深处产生的一种对所在城市的心理依恋感、文化归属感,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机制是指社会成员政治心理、道德心理、学习心理和社会心理中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等因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进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心体悟、心理认同和自觉践行,主要包括理性认同机制、情感认同机制、利益互动机制和自律转化机制.分析、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机制在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的价值,对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和深化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引领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出现了大批农民进城,由此也催生了农民城市适应性问题.特别是在城乡统筹进程中由于被征地拆迁或者生态移民而由政府集中安置的农民,也被称作“新市民”,虽然实现了社会身份的转变,但并不意味着这些新市民完全适应城市生活,即完全融入城市的发展,良好的城市适应还包括价值观、社会权利、心理层面、外部的、内在的等因素的统一转变.文章将以成都市龙泉驿区怡和新城为研究样本,通过城市适应性理论维度分析,调查研究新市民城市适应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新市民尽快融入城市,尽快真正实现市民化,同时也为政府、社区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黄柳新 《世纪桥》2014,(6):94-96
政治认同是政治生活中重要的现象,它与政治稳定密切相关。基于我们在通山县调查的数据,当前我国农民的政治认同的主要特征为:农民的政治认同类型从经济利益型政治认同转向民主权利型政治认同;农民的法律意识已经觉醒,但水平相对低下;农民的政治自主性逐渐增强,但政治参与的渠道比较复;对当前基层政府的不满意度较大,但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强和改善农民政治认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科学取向,也是对当前中国政治和社会状况的积极应对.和谐社会建设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自然等各个领域自身及相互的均衡和协调.政治认同作为政治生活的核心,是政治系统最为重要的价值目标,是政治系统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政治共识和聚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社会成员普遍、高度、稳定的政治认同为基础和前提的.政治认同是政治和谐、社会和谐的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政治认同建设中,既要形成、践行共识的政治价值,又要不断推进政治体系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建设;既要有效统筹经济、文化、社会、生态领域的合力,又要预防和消弭政治、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20.
陈丰 《求实》2013,(2):69-71
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和冲突不断增加,需要更好地发挥信访制度的功能。政治认同是信访制度的政治心理基础,信访制度运行状况对社会公众的政治认同产生着双重影响;政治参与则是基于政治心理的政治行为,是实现公民信访权利的重要方式,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信访实践及其结果的影响。当前应当不断完善信访制度,使其发挥较好的制度绩效,这样才能有助于公民形成良好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认同,并且积极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