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党员》2007,(7):35-35
近年来,重庆市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加大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度。在20个区县(自治县)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吸纳参保人员45万人。2006年已有10个区县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2007年在全市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建立了农村特困户最低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2.
建立统筹城乡发展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社会公平、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应从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人口医疗保障制度、农村青少年教育保障制度入手,加大农村社会保障的政策扶持体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体系,建立合理的保障基金筹措体系。  相似文献   

3.
略论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我国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1.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3.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认真研究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1992年我国开始了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探索和研究。然而,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相对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而言,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支持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5.
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我国目前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条件,提出了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点是:加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改进和创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6.
曾礼 《探索》2003,(4):125-127
西部农村是否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首先还是一个认识问题 ,现在制约西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根本因素是认识问题而非经济问题。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首先是针对低收入者的 ,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也应首先针对贫困地区的农民而不是富裕地区的农民。西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必要的、紧迫的 ,而且也是可行的。农村的特殊性决定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 ,突破口是最低生活保障。  相似文献   

7.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政府作为社会保障的主体当承担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责任,主要包括完善法律责任、提供财政支持的责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以及宣传教育的责任等。  相似文献   

8.
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保障是一国政府为全体国民因各种原因而失去收入来源、生活贫困时,向他们提供的生活保障。对城乡居民进行强制性的社会保障也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之一。我国目前正在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限于城镇地区。尽管从1991年开始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进行了商业性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试点,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地区仍是一个空白。无论是从哪一个角度看,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其迫切性及意义都不亚于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一、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1·农村的经济发展落后,决定了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则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国情,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逐步建立符合社会保障发展趋势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借助于法律的手段建立覆盖全国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实现社会保障的“全民化”。  相似文献   

10.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条件与必要前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农村税费改革的背景下 ,如何在减轻农民负担与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之间做出合理安排 ,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从制度变迁主体的角度分析社会保障制度在中国农村缺少可持续性的根本原因 ,并探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现实条件和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1.
穆森 《世纪桥》2008,(3):53-53,69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为农民工提供可靠的社会保障,才能不断促进农村刺余劳动力向社会转移,才能带来我国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目前,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建立农村劳务输出公司;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扩大资金来源渠道;采用分类分房办法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2.
杨秋艳 《奋斗》2007,(7):30-31
长期以来,与城市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相比.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缺少普惠长效的救助制度,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众望所归。我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刚刚推行,如何有效规避运行中的问题和困难,切实发挥其在农民生活中“防护网”的作用,应该继续在制度、政策和管理体制方面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3.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及建立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正旭 《探索》2001,(1):87-90
本文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进行了展示,回答了目前为什么要在农村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所依据的基本原则,详细阐述了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具体内容和基本框架,并就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该注意的几个关系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刘沛兵 《实践》2006,(11):38-39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为公民提供一系列基本生活保障,使公民在年老、疾病、失业、灾害及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下。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央政府及各级人民政府高度关注改善和提高广大农村牧区的农牧民生活水平,在农村牧区逐步推行了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灾害救助等制度,使农牧民有了基本的社会保障;但是,系统而高效的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却一直没有建立起来。改革开放以后,由于集体保障功能的弱化,同时伴随着农村牧区改革的深入,农村牧区的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突出地表现在受自然灾害、市场竞争的风险和家庭结构变化的影响,农牧民自身承担的风险在加大,而应对能力却未能随之提高,大多数农牧民面临着如何获得养老、医疔以及基本生活服务保障等难题。如到2002年底,我国医疗、养老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分别只占全体居民的18.3%、10.7%和13%,还没有达到国际上20%的最低标准,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广大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缺失所致。尽管近年来我国已开始在部分农村地区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试点,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广大农村牧区仍是空白。从内蒙古自治区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牧区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刚刚起步,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很小,农牧民因病致贫和返贫问题突出,农村牧区养老保险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15.
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政府职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克岭  李春明 《世纪桥》2005,(3):100-102
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严重滞后,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政府应承担起必要的职责,发挥主导作用,加快立法、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管理监督、建立健全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就是要把农村和城市社会保障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得城乡居民能够享受到平等的社会保障。这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保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加快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养老、医疗、救助和优抚等内容,其中前三项制度是整个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截止2004…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已初步建立起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但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与城市相比还比较薄弱,需进一步完善.逐步完善北京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有序接轨,是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一、浦东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建立的条件 社会保障制度从工业领域拓展到农业、从城市延展到农村,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具备了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条件后的必然产物。西方各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出农民社会保险并在实质上推进社会保障一体化,决不是偶然的。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一些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19.
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过分依赖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已无法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符合现代文明,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此,应摈弃“经济发展决定论”片面化的思想误区,着重建立健全二项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拓宽农村社保资金来源渠道,提升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20.
于欣洋 《奋斗》2007,(7):12-13
在我省第十次党代会上,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被列为“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切实解决民生问题”的一项重要任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最低层次的保障,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是由临时性社会救济向制度化社会保障转型的重要步骤,是从制度上保障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必要途径。目前.全国已有25个省市全面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我省自1998年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