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媾疫在我省部分县时有流行,严重影响马、驴的繁殖和健康。我们于1968年用武汉医药工业研究所合成的贝尼尔(批号680401和680404混合应用)和1969年用宁夏化工研究所合成的贝尼尔(批号692)进行马媾疫的治疗试验,均获得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布氏锥虫伊氏亚种(Trypanosoma brucei evansi,T.b.e)体外药敏试验系统检查了国内6个T.b.e虫株和国外布氏锥虫指名亚种(T.b.b)对苏拉灭(Suramin)、贝尼尔(Berenil)、安锥赛(Antrycide)、咪唑苯脲(Imidocard)和硫胂聚氰胺(Cymelarsan)等5种抗锥虫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准确测定不同虫株对各种药物的敏感性,与小鼠治疗试验结果基本相符,发现了国内抗贝尼尔和苏拉灭的T.b.e虫株。  相似文献   

3.
马媾疫锥虫病在我国呈地方性流行,对种马危害严重。但不论采用临床诊断、显微镜检查或动物接种试验,都不易确诊。虽然在血清学检查方面补体结合反应具有明显的特异性,但操作复杂,费时费力。近年来应用微量间接血凝试验(MIHA)进行诊断已见有报告。本试验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法检测家兔人工感染马媾疫锥虫(Trypanosomaequiperdum)血清抗体,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目前国内尚未见有报道。  相似文献   

4.
一、病情:近几年来在几个养马地区,陆续发现马媾疫病,呈现蔓涎流行趋势。我县初步调查,马媾疫也有发生流行,危害极大。马骡一旦感染后,适令母马、母驴发情不正常,屡配不孕,呈现子宫炎阴门肿胀有痒感,频频排尿,有时流出白色脓样物。虽有食欲,但表现进行性消瘦。随着病程延长,病势日益加剧,腰背发硬,后肢易发跛行,逐渐颜面神经麻  相似文献   

5.
抗锥虫新药锥46的体外致突变性试验张魁华,沈杰,周勇志,王云飞(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200232)锥46(T46)是抗锥虫新药,经实验室试验,疗效好、副作用小、使用方便,是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新药。为评价该药的安全性,我们按照农业部颁布...  相似文献   

6.
马媾疫在我国东北、西北,解放前已有流行。近几年来陕西、河南、山西等省相继发现,在某些地方流行相当严重。在诊断马媾疫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依靠找出虫体的一般诊断方法是相当困难的。应用补体结合反应诊断,由于操作繁杂,不易推广到生产单位应用。 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一九六五年,我们为了探讨一种简便、灵敏的诊断方法,试用了琼脂扩散沉淀反应进行对人工感染马、驴、兔及自然感染马媾疫的患畜诊断试验,现将诊断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锥虫免疫抑制研究最早是由Goodwin于1970年报道的,他利用绵羊红细胞作为抗原来检查兔、鼠感染布氏锥虫后所产生的免疫抑制,以后其它学者也相继在刚果锥虫和活跃锥虫上进行过研究,并对其机制也进行了探讨。到目前还未见到国内外关于伊氏锥虫免疫抑制的研究报道,因此本试验旨在初步探索是否伊氏锥虫感染亦对机体产生免疫抑制,锥虫感染时间与免疫抑制有何关系以及抗锥虫药物治疗后又对其免疫有何影响?从而为伊氏锥虫研究以及为提高诊断和疫苗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骟骡感染马媾疫一例笔者临床工作多年,仅见一例骟骡感染马媾疫,实属罕见,亦未见有过报道。马媾疫多发生于公马和母马,通过交配传播,故多见于配种季节,因其潜伏期较长(约3个月),所以秋末冬初也有发生。马媾疫骡少见,而骟骡更罕见,此病例可能是由于接触或蚊蝇传...  相似文献   

9.
媾疫是只发生于马属动物的慢性锥虫病。因本病在临床上往往少发又不被注意,常常误诊,且报道尚少。笔者曾遇到一例马媾疫,由于诊断失误而最后病马全身衰竭死亡。现将从马媾疫诊治中受到的启发简要分析。 病例简介 某年4月份,吉林省某兽医院住院病马,营养下等,8岁,本地品种,白毛。经某兽医院久治无效,最后死亡。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不同地区媾疫锥虫的形态学及生物学特性观察刘俊华,阚金华,曹生福(解放军农牧大学军事兽医研究所长春130062)媾疫锥虫(Trypanosomaeqztiperdum)其形态与布氏锥虫(T.brztcei)、伊氏锥虫(T.evansi)及南美洲马锥...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我国5株伊氏锥虫的5种同工酶进行了初步研究。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了5株伊氏锥虫的苹果酸脱氢酶(MDH)、L-苹果酸辅酶Ⅱ氧化还原酶(ME)、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和已糖激酶(HK)。5株伊氏锥虫的MDHME同工酶谱均相同,而G6PD、GPI和HK的同工酶谱显示出差别。分析表明,尽管某些同工酶谱存在着差异,但从总体水平分析,这些伊氏锥虫同工酶谱仍具有较高的相同性,属同源种群。  相似文献   

12.
用鼠体继代的水牛伊氏锥虫进行体外培养。经试验证实,以RPMI_(1640)加入20mmolHEPES、2mmol L-谷氨酰胺、2mmol L-苏氨酸、1.5mg/mlD-葡萄糖、0.5%水解乳蛋白(LH)及10%灭活犊牛血清组成的CM_3培养基,并以牛睾丸原代细胞为饲养层细胞效果最好,在37℃下可较好地支持伊氏锥虫的生长,接种虫体起始浓度为10~5/ml左右,可于第2天增至10~6/ml,并可维持该浓度达5天之久,从第6天开始,虫体逐渐减少,虫体可在该系统中存活14天,将培养12天的培养物接种小鼠,对小鼠致病性不变,同时还测定了HEPES、D-葡萄糖、培养不同时间的细胞单层、虫体不同接种浓度等对锥虫体外培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伊氏锥虫不同虫株免疫抗原差异性试验1)周金林沈杰王云飞周勇志石滨海(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200232)伊氏锥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众多虫株,在进行免疫诊断时,用某株锥虫制成的抗原对其他株锥虫病的特异性不相同。王祥生等(1988)...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抗伊氏锥虫表膜抗原的单克隆抗体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健康、人工接虫及先用伊氏锥虫弱毒株免疫后用强毒株攻击马(骡)血清的循环抗原(CAg)进行了追踪检测,同时用常规ELISA法检测了相应的循环抗体(CAb),结果为:CAg与CAb不全呈平行关系;部分免疫马(骡)首次攻虫前CAg即可呈现阳性,CAb为阴性;免疫马(骡)攻虫后大多经1~3个CAg高峰而后健活,CAg逐渐转阴,CAb则上升较慢,上升后则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人工接虫马(骡)接虫后经1~2个CAg高峰而死,濒死前4/5动物CAg呈现阳性,而CAb在濒死前只有1/5呈现阳性;人工接虫马(骡)的CAg水平高于免疫马(骡),二次攻虫后的CAg水平高于首次。  相似文献   

15.
伊氏锥虫多因素致弱疫苗对家兔的免疫反应杨发青孙恩贵王祥生刘俊华(解放军农牧大学军事兽医研究所长春130062)伊氏锥虫病在我国华中、华南、西北17个省(区)的牛、马、骆驼等家畜中都有发生,对畜牧业危害严重。伊氏锥虫病免疫预防的研究,迄今尚无成功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DEAE纤维柱层析法从感染小鼠血液中分离得纯净锥虫,再通过超声乳化,制备锥虫可溶性抗原,用其免疫BALB/c小鼠,再以此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_2/o骨髓瘤细胞融合,采用Dot-ELISA和间接ELISA法筛选出7株分泌针对伊氏锥虫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株(IH_(10)、AE_7、EB_6、BE_5、AG_(11)、BA_5、GB_6),实验结果表明,间接ELISA和Dot-ELISA符合率良好。分泌的7种克隆抗体有5株属于IgG_1,2株属于IgG_(2a);用阴性血清封闭试验及交互抑制试验证实7株单抗都是针对伊氏锥虫的,并证明是针对不同决定簇的。  相似文献   

17.
把伊氏锥虫云南株动基体DNA微环重组于puc19质粒载体,转化入大肠杆菌JM103菌株,获得KDNA全微环克隆。用α-~(32)P-dATP经缺口翻译标记的重组质粒(PTK)能与伊氏锥虫及其KDNA杂交,而不与核DNA杂交。该质粒探针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能检测出10pg的KDNA和100个锥虫体,是快速鉴定伊氏锥虫的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18.
用从湖北当地水牛分离的伊氏锥虫制备伊氏锥虫灭活苗,在湖北省当阳市以10 mL/头剂量免疫接种役牛12 500头.免疫后1个月,随机抽取其中15头免疫牛,每头经皮下攻虫1×104条,仅有1头牛出现虫血症,保护率为99.33%(14/15).其余免疫牛中有22头出现虫血症,保护率为99.82%;免疫牛血清间接血凝效价为18~11280.药物预防组的12 407头牛中,有763头出现临床症状和虫血症,其中12头死亡,保护率为93.87%.  相似文献   

19.
用电泳法对七株伊氏锥虫蛋白酶的分析比较钟淑梅,周勇志,沈杰,郑韧坚,王云飞(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200232)蛋白酶不仅在寄生虫致病方面是重要的,而且在免疫治疗、化学治疗和血清学诊断方面提供了潜在的靶标(Mckerrow1989)。特...  相似文献   

20.
用无细胞培养系统培养我国3株水牛源布氏锥虫伊氏亚种取得成功。从开始培养的第7天起,向虫数已很少且不增殖的培养物中逐日补种少量滋养层细胞系统培养的培养日龄相同的同株锥虫,于10~17天间逐步建立了适应于无细胞系统的锥虫群体。整个适应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一过性生长期、生长停滞期、初步适应期和完全适应期。至今已连续培养9个月,虫密度一般保持在1×10~6/ml左右,最高可达1.9×10~6/ml。锥虫在培养物内有规律地呈现岛屿状密集分布。长期培养的锥虫仍保持单一细长形态,具表面被膜、对小白鼠有致病力。对已适应于无细胞系统的锥虫,成功地进行了克隆、冻存、复苏后可直接继续培养。实验表明,培养液中2-ME和马血清的适宜浓度分别为0.3mmol和20%,添加0.1mmol次黄嘌呤可使虫密度增加约1倍。用烛罐可取代CO_2-培养箱。基础培养基贮存于-20℃,至少可使用76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