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魏玛共和国(1919-1933)是德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也是政治教育制度化的最早时期。魏玛共和国的政治教育如同其短命的国家一样也是不成功的,尽管其政治教育工作设想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却为当代德国的民主政治教育积累了经验,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常瑞 《传承》2011,(20):74-76
为了挽救摇摇欲坠的满清政府,清政府不得已而实行了新政。然而,事与愿违,它并没有挽救清王朝反而加快了它的灭亡。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清末新政的性质是维护和封建统治,具有欺骗性质;新政所面临的资本阶级民主思想和国内财政的拮据给新政的实施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同时清政府在实施新政的过程中用人不当,形成了立新政而不易旧人的局面;再加上中央与地方权利的矛盾的深化,最终导致清政府这次至上而下的变法自强改革随着清王朝的灭亡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3.
张广俊 《创造》2020,(2):50-57
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大势,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压迫之下进行的,有其特殊的发展逻辑。国民党作为当时中国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在推进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由于未能把握中国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不能正确处理中外、党群、城乡等诸多方面的关系,不能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不能以统一的思想指导自身建设,最终失去了自身独立性和革命前途,被历史大潮淹没。  相似文献   

4.
论政治现代化的标准及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结构和功能不断变化,从传统向现代的演变过程,也是政治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各项机制的逐步健全过程。其标准主要包括政治结构分化,公民参与扩大化、世俗化,政府具有高效能和社会管理法制化等。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路径,应该结合中国实际,从以下方面入手:改善、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民主政治建设的全面性;树立全面发展观;坚持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注重对公民自由民主权利的保护;注重与中国国情的结合;选择已经具备条件的地区试点;选择渐进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与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是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的首要目标.近代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政治革命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完成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这一历史重任,也使中国政治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甲午战争以后,在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政体就一直是近代中国国家建设问题中争论的焦点。1903~1907年间,经过革命派与改良派在思想界的论战,革命的思想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建立一个资产阶级的共和国直接成为辛亥革命后国家政体建设的目标。但是,从民国初期共和制的实践来看,期间不仅经历了两次复辟,共和政府的基本精神也从未真正落实。民国初期共和制失败的原因相当复杂,若作一完整揭示,也必得跨越前后上百年历史,综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若仅从当时的政治现实来看,革命派在反满革命建立共和国的目标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建立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7.
任何国家的政治文化都是其历史发展的积淀和凝聚,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当前我国新型政治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务实、重民、伦理的特性,显现了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两重影响,从而使其具有进行现代化转换的合理性。整体批判性剥除消极因素和腐朽成分,局部创造性转化积极因素和精华成分,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实现现代化转换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基本目标是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实现,和公民政治参与息息相关。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过程离不开公民的政治参与。公民政治参与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是加强执政党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公民各项权利的重要基础。在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规范公民政治参与,促进国家政治体制改革;推动公民政治参与,促进党的执政能力;保障公民政治参与,实现公民的各项权利。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现代化风雨兼程50余年,留下非常丰富的经验和教训,给我们以重要启示:中国现代化不是部分地区的现代化,而是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不是某个层面的现代化,而是全面的、全方位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不能照搬别国模式,而应该走自己的路;中国现代化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该循序推进。这些经验教训和启示弥足珍贵,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21世纪顺利推进并最终实现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清朝末年引进、推广近代西方警察制度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权力运行机制中存在中央权力薄弱、官僚积习深重等问题 ;经费短缺 ;国人对于警察的认识存在缺陷 ;警政人才缺乏 ,等等。  相似文献   

11.
高燕宁 《思想战线》2001,27(2):15-18
政治现代化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政治现代化主要包括政治的转移和新政权的制度化等方面的内容.辛亥革命的功绩就是在于它通过暴力的手段推翻了中国现代化的最大障碍--清王朝的的封建统治,同时,对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从而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扫清了道路.  相似文献   

12.
何成学 《桂海论丛》2007,23(1):24-2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历史必然性:即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实现我们党的历史使命的客观需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进步要素具有价值契合点;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3.
政党的经费,是政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民国初期政党的经费筹集主要有三种来源:一是党员交纳的入门费;二是党员的常年捐;三是特别捐。由于经费来源根本无法满足政党的正常运作,所以,大部分政党不得不因为经费问题而改变自己的政治立场,并由此造成了政党政治的扭曲变异,这也是政党政治破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的哲学阐释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哲学角度对以人为本的内涵加以阐释,认为以人为本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是一种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是目的和人是手段的统一,就是坚持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就是坚持生存、发展和幸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赵志浩 《桂海论丛》2010,25(2):44-48
在中国近代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是被迫启动的,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接受了西方社会单线发展的历史观念。社会主义制度的选择以及后来的改革开放,都是在进步、进化等历史观的指导下开展现代化建设的,但也出现了一些像贫富差距之类的问题,追求个人之间的公平、民主和自由全面发展等问题提上了日程,此种情况下便需要在注重传统和现实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建立一个具有个性的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包含着各种政治要素在内的全方位的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势必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文章通过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历程的理性思考,从理论根基、实践探索、战略部署以及条件保障几方面对改革的经验启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要适应整个社会现代化和工作对象日益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给公安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内容上主要体现为要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含量 ;在形式和手段上要增强科技含量。只有把两者很好地结合 ,才能促进公安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8.
略论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下的政党关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作斌 《桂海论丛》2005,21(1):32-35
现代世界政党关系文明的主要表征是:以广泛的政党理念认同为基础,以强大的政党力量主导为支撑,以规范的政党体制运作为动力。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下的政党关系具有政治关系中的领导与被领导、政权关系中的执政与参政、政党关系中的亲密友党关系等特点。必须进一步改善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发挥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完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9.
李明伟 《桂海论丛》2004,20(6):84-87
清末社会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政治群体,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同盟会及其他进步社团,吸收了西方民主共和的新思想,形成了反封、排满、批判传统文化的革命政治文化,并利用舆论工具迅速传播,发挥了变革政治体系的功能和作用,对清末民初政局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具体分析了现代性、现代化、现代化建设三个名词的思想内涵,指明了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作者认为,现代性是一个哲学概念,代表着一种思想文化价值,而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代表着一种社会过程,现代化建设则是一个政治学概念,代表着一种政策取向。三个概念即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看到它们逻辑递进关系而避免肤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