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统制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被划入苏联的势力范围,并按斯大林模式建立起一套僵硬的计划经济体制。但没过多久,南斯拉夫就别树一帜,开始探索把计划经济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为了改变行政命令控制的计划体制所造成的低效率和对资源的巨大浪费,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肯定了利润和价值规律,从而部分地引进了市场机制。匈牙利、波兰等国的经济改革,则在更大的范围内推行了市场经济的原则,生产要素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市场化。匈牙利的产品和劳务部分实行市场化,这体现在不同的产品分别采用官方固定价、协议价和自由价等多种价格以及允许人们业余时间从事第二职业等。波兰也实行由官价、议价及调节价三种价格组成的国家计划价与市场价相结合的混合价格体制。波、匈两国都允许私营小企业和私营农业存在,并大量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  相似文献   

2.
(一) 波兰是东欧诸国中最早实行私有化的国家。早在1988年,当“私有化”在一些国家还是个新名词,许多人对它的概念还模糊不清的时候,波兰对于要不要把私有化作为经济改革的主要原则,作为改变所有制关系的主要方式等问题进行了全国性的公众大讨论。尽管在此之前“私有化”在波兰也是个禁词。直到1989年波兰改换了政权之后,私有化问题被正式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私有化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该年9月份起,波兰开始实  相似文献   

3.
1989年末,波兰和匈牙利在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后,在经济体制上也明确提出了取消计划经济建立市场经济的目标。两国在经济体制转轨中选择了不同的过渡方式,波兰与其他东欧国家实行了休克疗法,即激进战略,匈牙利则独树一帜地选择了渐进战略。  相似文献   

4.
在1994年后的时期里的不同经历,不仅区分波兰的社会意识和其他共产党国家的社会意识的差异。而且,波兰人是“历史性的民族”,从中世纪至十八世纪它有自己的国家,即15—17世纪波兰是东欧强国。从18世纪末至1918年,它多次武装起义,反抗三大瓜分国——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坚持着恢复独立的斗争。因此,波兰人的民族激情特别强烈。这在1918—1939年国家重建中  相似文献   

5.
何映宇  周玲 《新民周刊》2012,(26):68-70
由于西欧和俄罗斯这些文学大国的存在,东欧因为地缘政治东欧,一个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名词,一度被打入冷宫。谁还关心东欧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产的文学?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应该还要算上当年的民主德国,东欧社会主义阵营,曾经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成员,它们国家的文学,还在开出什么样...  相似文献   

6.
自1989年东欧政局发生剧变以来,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甚至包括罗马尼亚在内,都先后提出并开始实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所有制结构的变更。为此,上述五个东欧国家的领导人提出了形形色色的“非国有化”和“私有化”方案。继八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继出现私有  相似文献   

7.
当今,前苏联影响范围的中、东欧(CEEC)形成一类政治、经济都很不相同的国家。尽管俄罗斯面临着决定国家政治、经济前途关键的总统选举,波兰、匈牙利、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四个国家(以下简称“四国”)眼下明显的目标是,希望尽快成为欧洲联盟(EU)成员,甚至还在讨论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 表1是一份可信的中、东欧国家(CEEC_s)改革政策概要。从1(“小进展”)到4~*(“可与发达的西方工业国水平相比”)排列。此表提供了私有化市场、发展趋势、有关所有在CEEC寻求商业机会的公司的投资法规有效性方面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8.
新的东欧政权面临着经济改革,种族仇视和领土冲突等问题。正在建立的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蕴含着民族自决与经济生存的较量。分离的政治要求受到了经济上要求凝聚的制衡,这种凝聚将使后共产主义的东欧加入到“欧共体”走向欧洲一体化的行列中。矛盾的解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家们能否迅速掌握并重新谱写新的政治竞技的规则,取决于哪些政党能够生存,取决于现在深知有能力把不受欢迎的政治家赶下台的人们的不满与耐心的比值和军队不再干预政治。后共产主义东欧政坛有各种派系。在四个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和罗马尼亚)共产党是联合政府中的小伙伴;改革的共产党  相似文献   

9.
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过程和社会改革中,匈牙利是在政治多元化方面步子迈得最早,也是迈得最快的国家之一。它率先实行多党制并最终发生抛弃社会主义的蜕变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本文拟对它作一个简单的叙述和粗浅的分析。一、匈牙利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夕,1944年10月,匈牙利共产党开始进行公开活动。1944年12月,独立小农党、共产党、民族农民党、资产阶级民主党、社会民主党,以及工会的代表联合组成了匈牙利民族独立阵线,努力实现国家生活的民主化。1945年4月,苏联红军  相似文献   

10.
一自东欧经转轨以来,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同一目标情况下,一开始就出现两种不同的转轨方式:激进方式(即“休克疗法”)和渐进方式。迄今,除匈牙利以外,东欧其他各国(包括俄罗斯在内)几乎都在不同程度上采用激进方式。造成一边倒的局面有多种原因。1.东欧各国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是,既然中央管制的计划经济模式遭到失败,  相似文献   

11.
当今,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进行了改革。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已成为世界一大潮流。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中,苏联东欧的改革已引起世界人民的瞩目。尽管把苏联东欧改革放在一起讨论是不适宜的,因为各国国情不同,改革的具体道路、方法也就不同,改革起步先后不一,如南斯拉夫、匈牙利改革较早,苏联改革先从政治体制改革着手,但是它们的改革揭示了一些共同的普遍性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一些规律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1989年9月至1990年11月,在这人类历史的瞬间,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亚这东欧六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社会主义制度被推翻,执政的共产党下了台,工人阶级重新沦为雇佣劳动者。东欧剧变,不是因为发生了西方大国的高科技军事入侵,也不是因为这些国家爆发了壁垒分明的敌对阶级间的大血战,而是出现了工人群众起来反对理应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的奇特现象,这值得人们深思。波兰统一工人  相似文献   

13.
有些人认为东欧经济的恢复业已开始。其北部三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工业生产已经停止下降。而未陷于战争中的巴尔干半岛国家——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仍处于衰退之中。然而这三国继续由改革家领导着。在这个地区的所有国家中,看来恢复到以前的中央计划经济的状态似乎已不可能。除非巴尔干半岛的战争扩大,否则具有威胁性规模的社会动乱看来亦不可能发生。这种好消息的主要根源来自于其自身的坚定信心和目前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稳定计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东欧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地:(1)大多数国家通过立法提高法定退休年龄3-5岁;(2)实施养老保险金指数化调整;(3)严格保险金支付条件;(4)加强保险基金的征集与管理。尤其是波兰、匈牙利、捷克等国家实施了综合性的全面改革,开始构建第二、第三层次的养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七个经互会国家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它们是苏联、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东德、波兰、罗马尼亚和匈牙利。这篇文章只涉及这七个国家,而不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考虑在内,它们有不同于经互会国家的经济体制。在经互会国家,国际经济关系的公共机构框架有一些基本相似之处,但在不同国家又各具特色,差别是这些国家计划和管理体制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一九六八年匈牙利开始实行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至今已有十七个年头。在这段时期,匈牙利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需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匈牙利模式”成了世界经济界热烈讨论的话题。匈牙利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中央计划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承认企业集体利益的客观存在;在计划经济范围内同时发展多种经济成分。改革带  相似文献   

17.
民德强调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相统一的方针,指出发展经济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改善社会福利的一种手段。在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民德的经济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均占首位。按美国1975年价格计算,1980年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民德5,532美元、捷克4,908美元、苏联3,945美元,保加利亚3,437美元、波兰3,509美元、匈牙利3,816美元。1980年人均社会福利开支占有量分别为:民德940美元、捷克928美元、苏联556美元、保加利亚519美元、波兰544美元、匈牙利699美元。(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18.
在东欧各国中,波兰是第一个采取“休克疗法”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也是经济转轨国家中率先摆脱了经济衰退、步入稳定增长的国家。至1998年底,波兰是中东欧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也是该地区超过1989年剧  相似文献   

19.
近17年来东欧各国的犯罪状况和它的发展情况都发生了巨大的量变和质变。变化的性质在各个不同国家,各个不同的年代里是不同的。例如,在70年代,民主德国和匈牙利,犯罪率有所增长,而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则有所下降。到了80年代,除民主德国外,其它各国都有所增加。在民主德国,从1980至1986年,无论按10万人计算的犯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九年的东欧,风云变幻。罢工、学潮,“民主”运动,温和的、暴力的“革命”此起彼伏。变化之快,范围之广,令人目不暇接。就连老谋深算,久存和平演变之心的美国都惊呼跟不上东欧形势的剧变。在这场席卷东欧的风潮中,捷克和斯洛伐克继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之后,以68年“8.20”事件为契机引发了一场“温柔革命”。捷克斯洛伐克在经过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