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一)口蹄疫病毒(FMDV)持续感染的特性1.生物学特性:体内和体外模型研究表明:在有抗体存在时,FMDV可持续感染,并发生演化(Youn-gner,1980;Gebauer and Torre,1988;Torre等,1988),演化后的病毒有不同于原来病毒的特性(Burrows,1966;Hyslop,1965;Sobinro等,1983;Torre等,1985)。从持续感染FMDV牛体内和体外培养的细胞上分离的病毒,在正常细胞上产生蚀斑的大小与原病毒的相比有减小的趋势(Seibold,1964;Straver等1970,1972;Torre等,1985)。但各型病毒在持续感染的不同时期其蚀斑大小变化不尽一致。通过冻融和  相似文献   

2.
80年代以来,单克隆抗体(McAb)技术被逐渐应用于真菌毒素的监测,先后制备出黄曲霉素M_1(Nancy等,1984),黄曲霉毒素B_1(Candlish等,1985)、T-2毒素(Feuersten等,1985)、赭曲霉毒素A(Cand-lish等,1986)、玉米赤霉烯酮(Dixon等,1987)、二醋酸藨草镰刀菌烯醇(Panly等,1988)、黄曲霉毒素B_2(Hastings等,1988)及露湿漆斑  相似文献   

3.
国外报道的绵羊微小型住肉孢子虫有2种,即Sarcocystis tenella和S.arieticanis。我国除发现S.arieticanis外,王光雷等(1988)还报道了S.microps新种。本文报道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S.tenella的形态学观察。  相似文献   

4.
关于苎麻根有效成分的安全毒性试验,南京药学院止血科组(1972)从叶中分离出氯原酸的分解产物咖啡酸二乙胺盐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LD_(50))为1583mg/kg体重;朱天倬等(1988)  相似文献   

5.
Tsang(1981)、陶义训(1983)和黄民贵(1988)等先后报道了尿素溶解性虫卵抗原(JEU)的提取、分离和在人血吸虫病免疫诊断上的应用,证明了JEU具有较高的活力和特异性。本文探索了JEU在耕牛血吸虫病免疫诊断上的应用价值。(一)材料和方法1.JEU和水溶性抗原(SEA)的制备: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6.
应用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检测伪狂犬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伪狂犬病的诊断方法主要为间接血凝(IHA)试验(潘乃珍等,1990;Hap-per等,1980),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蒋玉雯,1988)和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李克荣,1989)。有关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PHA)和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RPHI)在伪狂犬病诊断中的应用尚未见报道。现将应用单克隆抗体Mab_3致敏的绵羊红细胞(SRC_3)快速诊断伪狂犬病病毒(PRV)抗原和抗体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从1986年起,东盟国家(除文莱外)经济普遍复苏,1987年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1988年将会怎样?世界许多研究这个地区的专门机构和报刊杂志都纷纷进行预测。各家对这个地区经济发展前景存在两种不同的估计。一认为1988年“会保持下去”;二则“增长大大放慢”。要预测1988年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前景,必须回顾一下1987年的经济形势。 1987年,世界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东京银行等的估计,1987年  相似文献   

8.
采用布旗法与家畜体表捕捉法 ,在甘肃省 6个不同地理区划内的部分县、市、区采集硬蜱标本 ,共发现了 2 0种硬蜱 :河西走廊有草原革蜱 (Dermacentornuttalli)、银盾革蜱 (D .niveus)、亚洲璃眼蜱 (Hyalommaasiaticumasiaticum)、麻点璃眼蜱 (H .rufipes)、小亚璃眼蜱 (H .anatolicum )、亚东璃眼蜱 (H .asiaticum ) ;河西走廊南山地有草原革蜱、嗜驼璃眼蜱 (H .dromedarri)、小亚璃眼蜱、亚东璃眼蜱 ;河西荒漠高原有草原革蜱和残缘璃眼蜱 (H .detritum ) ;中部黄土高原有草原革蜱、森林革蜱 (D .silvarum )、日本血蜱 (H .japonica)、长角血蜱 (H .longicornis)、青海血蜱 (H .ginghaiensis)、卵形硬蜱 (Ixodesovatus) ;陇南山地有草原革蜱、长角血蜱、刻点血蜱 (H .puncta ta)、卵形硬蜱、全沟硬蜱 (I .persulcatus)、血红扇头蜱 (Rhipicephalussanguineus)、微小牛蜱(Boophilusmicroplus) ;甘南山地山原地区有草原革蜱、草原硬蜱 (I .crenulatus)、全沟硬蜱、钝跗硬蜱 (I .pomerantzevi)、青海血蜱、草原血蜱 (H .verticalis)。草原革蜱分布于甘肃省 6个地理区划 ,其他 19种硬蜱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特征  相似文献   

9.
我区绵羊在冬天非正常性脱毛的现象很普遍。症状为颈和躯干上的毛成片脱落,裸露的身体挡不住寒冷,引起消瘦和乏弱,甚至死亡。另外,羊毛的损失最亦相当大。为此,我们于1988年冬天起,对脱毛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和诊断,发现该病主要分布于淡灰钙土、灰钙土性质的荒漠草原,以及沼泽草甸土上。在灌淤土壤上的羊则不发病。与脱毛绵羊同群的山羊则不脱毛,但流产严重。经诊断,绵羊脱毛为缺铜所致。(一)流行病学调查1.流行情况:该病50年代就有发生,后来随着大规模的防疫和驱虫,该病发病率不知原因的下降。近10年来又增高,脱毛率达10%~45%不等。  相似文献   

10.
我市某肉用鸡场,在1988年流行鸡呼吸道疾病期间,笔者从病死鸡分离出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O_(78):K_(80)。用分离出的O_(78)菌株的肉汤纯培养物制备甲醛灭活疫苗,在实验室条件下做免疫保护试验,对免疫组鸡用同型菌株气管内攻毒,保护率为96%;做现场免疫试验,在发生呼吸道疾病后,免疫鸡群比非免疫对照鸡群因大肠杆菌致死鸡数下降了62%,出栏平均体重增加300g/只.(一)流行病学调查 某集体养鸡场,利用塑料大棚饲养宝星肉用鸡。1988年5~10月,先后进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许多国家接连 爆发一种新的传染病——“猪 神秘病”。虽然报道内容不尽 相同,但发病情况基本相似。其特征为感染猪厌食,发热,繁殖障碍,呼吸障碍并造成死亡。因其病因一时不能确定,故称之为“猪神秘病”(mystery swine disease,MSD,Dea等,1990; Hill,1990),又因为部分患猪耳部因发绀而变蓝,故又称之为“猪蓝耳病”(blueeared pig disease,Wensvoort等,1991)。该病最早发现于美国(Dea等,1987),此后相继在加拿大(Dea等,1988)、德国(Kacr-ok等;Hill,1990)、法国(Albina等,1991)、荷兰(Wensvoort等,1991)和英国(Wensvoort等,1991)等国爆发流行,其他国家如比利时(Wensvoort等,1991)、西班牙、(Tondeur,  相似文献   

12.
1988~1989年,我们采用间接血凝和间接补反法对荆州地区的鸡、鸭、鹅的衣原体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并对阳性的鸡、鸭、鹅的病原追踪和分离。 (一)血清学调查1.血清:来源于12个县市鸡、鸭、鹅,随机采样供检。2.抗原及阳性、阴性血清:间接血凝(IHA)和间接补反(ICF)的抗原及阳性、阴性血清均由湖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提供;溶血素、冻干补体由成都生物药械厂提供;绵羊红细胞由本站供给。3.操作方法:间接血凝反应:操作按《畜禽衣原体病间接红细胞凝集反应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判定标准:被检血清效价≥1:64(廿)为阳性,  相似文献   

13.
China Disabled Persons‘ Federation (CDPF), founded in Beijing in 1988, is a national organization of/for all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PWDs) of different categories in China. Mr. Deng Pufang is currently the Chairman.  相似文献   

14.
国际马立克氏病研讨会曾由欧洲共同体(第1次)及美国(第2次)主持召开,第3次会议将于1988年9月13日至16日在日本大阪召开。内容主要研讨马立克氏病病毒性状、寄主与宿主关系、机体防御机构、病理发生、免疫学、预防及治疗等专题。 继1984年在芬兰召开的第17次万国家禽会议之后的第18次会议将于1988年9月4日至10日在日本名古屋召开。会议内容有各种特别讲演及各种展览,并研讨世界各地疫苗接种程序,还特邀美国的R. L. Witter,  相似文献   

15.
我们从1988年开始,应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BA-ELISA法,对295头份牛血清进行了检测,并同时与常规ELISA方法在敏感性、特异性、稳定性等进行了对比试验。均取得了满意结果。(一)材料和方法1.试剂:①结核杆菌纯蛋白衍生物(PPD)抗原,由北京中国生物药品检定所提供。本品批号:0083。②生物素化葡萄球菌A蛋白(B-SPA);③抗生物素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A-HRP);④兔抗牛IgG;⑤牛血清白蛋白;⑥小牛血清,以上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提供。⑦聚合“OT”,由湖北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提供。  相似文献   

16.
鸭疫巴氏杆菌(Pasteurella anatipestifer,简称PA)是引起鸭群传染性浆膜炎的重要病原菌。国内从1980年以来,先后在北京和广州发现本菌存在。福建至今未见资料报道。此次作者等从3只突然死亡的康贝尔鸭中,分离出3株鸭疫巴氏杆菌,现将分离鉴定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标本来源:1988年1月中旬,福州市某鸭场送检3只7周龄病死鸭(康贝尔种)。以无菌操作解剖,取心血和肝、脾、气囊等脏器作分离培养。  相似文献   

17.
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近年来,世界各地尤其是北美和西欧均发现经食品感染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氏菌病患者呈增加趋势。国内食品中李氏菌的污染也相当严重,直接影响着人民的健康。食品中单核细胞的检测,一直采用分离培养法,从采样到获得结果需要几周时间。Datta等(1988)、Bessesen等(1990)和Deneer等(1991)分别应用同位素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和  相似文献   

18.
牛巴贝斯虫主要寄生于牛的红细胞内,可随血液分布于各个器官组织,但各器官组织分布多少则有所不同。Callow和McGavin(1963),Callow和Johnston(1963)分别对牛脑等组织器官内的巴贝斯虫(Babesia SPP)进行了研究。Wright等(1979)和Commins等(1988)对感染虫体的红细胞在毛细血管中停滞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本试验对患牛巴贝斯虫病的水牛体内的虫体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关于大熊猫组织器官微量元素的研究近几年来已有报道。王能明等(1986)分析了正常和患疾病大熊猫的毛发和肝脏的微量元素;温玉田等(1987,1988)分析了野外203只大熊猫毛发中Cu、Fe、Zn、Mg、Ca、K和Mn的含量;刘德益等(1988)用催化极谱技术分析了野外大熊猫毛发中Pb、Cd、Co、Ni、Mo、Se、As、Mg、Cu、Zn的含量。但还没有见到关于大熊猫毛发中微量元素分布与体内代谢水平关系的研究。目前,在一此实验动物和人体的研究已征实,Cu、Zn、Mn、Cr、V、Se、Pb等元素是较好的指标元素,它们在毛  相似文献   

20.
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具体地说是从1988年到1995年)是泰国经济有史以来最繁荣的时期.1988—1995年期间,泰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0.4%,是世界上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物价年平均仅上涨5.3%,出口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8%.到了1996年,泰国经济的上空便阴云密布,各种经济衰退的迹象出现了.1997年7月泰国引发了亚洲地区的货币、金融危机,经济濒临破产边缘.这种180度的转变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当前泰国的经济形势又如何?本文拟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