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1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北大红楼)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位于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2021年,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依托北大红楼旧址建成。北京大学红楼是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进步思想的重要场所,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营垒、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神圣殿堂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2021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同志来到北大红楼,参观“光辉伟业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大红楼同建党紧密相关,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也是我们党在北京早期革命活动的历史见证地,在建党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要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尊重历史事实,准确评价历史,正确学史用史。”  相似文献   

3.
《实践》2021,(10)
正今天,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内容是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这次集体学习是中央政治局带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安排。刚才,我们参观了北大红楼、丰泽园毛主席故居,这两个地方在党的历史上都具有标志性意义。北大红楼同建党紧密相关,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也是我们党在北京早期革命活动的历史见证地,  相似文献   

4.
陈翔 《北京党史》2011,(4):25-27
1918年8月.一座融中西建筑风格的大楼在北京沙滩的汉花园拔地而起。大楼用红砖砌成.人们形象的称之为“红楼”.这是国立北京大学的文科、图书馆及校部所在地。这一年.文科学长陈独秀迁至红楼二层办公:图书馆主任李大钊组织了北大图书馆的搬迁.他的办公室位于红楼一层的东南角。中国共产党未来的两位主要领导人“南陈北李”同在一座楼罩共事:马克思主义已开始在这里传播;一批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在这里成长。这一切都预示着.北大红楼注定要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湘潮》2021,(10)
正10年前,我参观有关新文化运动的展览。站在北大红楼一层的毛泽东在北大红楼工作处——"新闻纸阅览室",第一感觉是,这里整洁而简约。桌子、报架、椅子破旧到有些寒酸。百年前的堂堂国立北京大学的图书馆,就是这个样子?这里的资深研究员告诉我,毛泽东在红楼办公地点并非只此一处。红楼一层东头的图书馆主任室的外间,也是毛泽东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毛泽东在此帮助李大钊整理材料虽然时间短暂,但由于近距离接触,李大钊对毛泽东的影响是非常特殊的。  相似文献   

6.
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开园之际,电视台有一组介绍的镜头。其中一个镜头匆匆晃过那座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浮雕,看得不太真切。选了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专程游览皇城根遗址公园,从南到北走到北大红楼东侧五四大街一端,站在浮雕前,仔细欣赏这一“杰作”。  相似文献   

7.
李实 《奋斗》2001,(12):56-56
不是北大的。一提北大的红楼,就知是知识的圣殿,让人想起一串闪光的名字,一串足以令中国历史厚重、使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名字。也不是曹雪芹的,曹雪芹的红楼一梦,一传数百年,是世界文学不可多得的瑰宝。说来有点难以启齿,这里说的,竟是制造贪官的大行家,赖昌星的红楼。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红色建筑,这就是北京大学红楼。北京大学红楼始建于1916年,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10月,北京大学红楼挂牌成立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成为党员干部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9.
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纪念馆是依托北京大学“红楼”建立的一座革命旧址纪念馆。北大“红楼”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一些重要活动也在这里举行,它见证了近代中国的风雨历程。  相似文献   

10.
正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原北京大学红楼旧址。北京大学的前身是始创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称国立北京大学。从1916年开始,北京大学在沙滩兴建学生宿舍楼,因大楼用红砖砌成,故称红楼。1918年落成后,改作北京大学校部、图书馆和文科教室,组成文学院。红楼为"工"字形,共4层,墙体为红砖,屋顶用红瓦建成。红楼建成后,以当时"雄视一  相似文献   

11.
孙迪 《党建》2023,(2):67-68
<正>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和北河沿大街的交口处,矗立着一座建成于1918年的四层建筑,这里是当年北京大学文科教室、图书馆和校部所在。因这座楼由红砖砌筑、红瓦铺顶,故被惯称为红楼。走进红楼,我们便会发现,它不仅披着红色外衣,更承载着红色历史、浸染着红色精神。1917年,陈独秀应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之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红楼建成后,他就在二层办公室办公,这里也逐渐成为陈独秀提倡新文化、传播新思想的阵地。  相似文献   

12.
我叫陈沫,是北京大学的学生。提起北大,最容易让人想起的就是"五四运动",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至今都让人难忘。"爱国"是北大的传统,更是北京这座城市与生俱来的气质。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十几年的时间,身边的变化实在太大了!远的不说,就说我的老家高碑店村吧。高碑店村在东长安街延长线上,要说地理位置那是没得挑。  相似文献   

13.
正我叫陈沫,是北京大学的学生。提起北大,最容易让人想起的就是"五四运动",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至今都让人难忘。"爱国"是北大的传统,更是北京这座城市与生俱来的气质。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十几年的时间,身边的变化实在太大了!远的不说,就说我的老家高碑店村吧。高碑店村在东长安街延长线上,要说地理位置那是没得挑。这里  相似文献   

14.
《新长征》2012,(1):65-F0003
在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中,陈独秀、李大钊影响甚巨,当时被誉为"南陈北李",他们二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当时北大校园里的青年学生中曾流传这样两首诗:"北大红楼两巨人,纷传北李与南陈;独秀孤松(李大钊笔名)如椽笔,日月双悬照古今。""北李南陈,两大星辰;漫漫黑夜,吾辈仰承。"  相似文献   

15.
附录:《红楼解梦》内容简介《红楼解梦》是霍国玲、霍纪平、霍力君三人合著的一本“红学”论著。该书1989年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后又经作者补充修改,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红楼解梦》增订本第一集(据作者说该书增订本分为四集,目前还未出齐)。该书提出了“...  相似文献   

16.
《新长征》2021,(1)
在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中,陈独秀、李大钊影响甚巨,当时被誉为"南陈北李",他们二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当时北大校园里的青年学生中曾流传这样两首诗:"北大红楼两巨人,纷传北李与南陈;独秀孤松(李大钊笔名)如椽笔,日月双悬照古今。""北李南陈,两大星辰;漫漫黑夜,吾辈仰承。"这两首诗把陈独秀、李大钊联结在一起,并比拟为"悬照古今"、被一代人仰承的"日月星辰"。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9月9日晚,北大哲学系终身教授、《儒藏》总编纂汤一介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就在今年的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去北大考察,行程中的一项重要安排便是拜访汤一介。作为久负盛名的哲学史家,从上世纪80年代创建中华文化书院推动"文化热",到90年代最早提倡"国学";从2008年担任北京奥运会文化总顾问,到《儒藏》工程的首席专家,汤一介通常被外界看作北大哲学系的"头牌",但他从不以"哲学家"或"国学大师"自居。  相似文献   

18.
在北京五四大街,有一处红砖红瓦的建筑,它就是著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祥地、中国最早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阵地之一——北京大学"红楼"。如今这里被开辟为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相似文献   

19.
北京滋味     
陈建功 《学习导报》2013,(10):59-60
我是到28岁时才开始“读”北京的,因为那一年我上了北大,听了第一次讲座,由侯仁之教授主讲。此前我已经在北京生活了21年,听了侯教授的,我才知道,前21年基本白活。因为北京太有意思,而我,却只是在北京“活着”而已。讲座结束后的次日,我流连于北大勺园,想米万钟,又想到侯教授的老师洪煨莲。到了星期日,我跑到永定河畔,感受这几近枯竭的河水当年如何孕育出一个聚居点,  相似文献   

20.
李大钊是马叙伦早期相识的共产党人之一.“5·4”运动时期他们都在北大任教,由于“5·4”运动,特别是“5·4”以后的共同斗争,关系更趋密切.李大钊和马叙伦一起领导了1920年北京的第二次索薪和争取教育经费独立的斗争,马叙伦和李大钊分别被推选为北京国立大专以上八校的教职员联合会主席和书记.在著名的“六·三”事件中,李大钊、马叙伦和北大教授沈士远一同走在游行请愿队伍的最前面.在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